我國保障性住房供需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10-14 22:23
我國是典型的人多地少的國家,土地資源嚴重短缺。經(jīng)過多年的努力,我國已初步建立起了以經(jīng)濟適用房和廉租房為主的住房保障體系。經(jīng)濟適用房和廉租房為滿足城鎮(zhèn)居民住房需求發(fā)揮了積極的作用,圓了許多中低收入者多年的住房夢,改善了住房條件,一定程度上促進了中國房地產(chǎn)業(yè)的健康發(fā)展、拉動了內(nèi)需、刺激了消費,也為我國GDP的增長作出了一定的貢獻。但在實施過程中也出現(xiàn)了諸多問題,譬如住房體制不成熟導致的保障對象界定標準混亂、缺乏有效的收入監(jiān)測機制、建設規(guī)劃不合理、保障資金匱乏、房源不足等等都嚴重影響著保障房制度社會功能的發(fā)揮。本文采用文獻法、比較法等研究方法,界定了各類保障房的概念,比較了不同保障房的特點,闡述了建立保障性住房制度的重大意義和理論基礎,分析了我國保障性住房制度的政策軌跡和發(fā)展歷程。本文還通過GM (1,1)方法預測了2011年—2016年我國保障性住房的供給和需求量,并對預測數(shù)據(jù)進行對比后發(fā)現(xiàn),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我國將出現(xiàn)嚴重的保障房供給缺口,通過借鑒國內(nèi)、國外先進經(jīng)驗,結合我國國情,提出了建立完備的法律體系、充分發(fā)揮政府職能、改革補貼模式、增加資金來源渠道、規(guī)范建設標準、合理確定保障對...
【文章來源】:長安大學陜西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59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緒論
1.1 研究背景
1.2 問題的提出
1.3 研究思路與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論文創(chuàng)新之處
1.5 本章小結
第二章 保障性住房的基本理論和存在問題
2.1 保障性住房的分類及相關概念
2.1.1 經(jīng)濟適用房
2.1.2 廉租房
2.1.3 限價商品房
2.2 我國保障性住房基本理論
2.2.1 我國保障性住房發(fā)展歷程
2.2.2 我國保障性住房的政策軌跡
2.2.3 我國保障性住房的理論基礎
2.2.4 我國保障性住房的供求現(xiàn)狀
2.2.5 我國保障性住房的社會功能
2.3 我國保障性住房存在問題
2.3.1 住房體制不成熟
2.3.2 保障對象界定標準混亂,缺乏有效監(jiān)測機制
2.3.3 建設規(guī)劃不合理
2.3.4 保障房建設資金匱乏
2.3.5 房源嚴重不足
2.4 本章小結
第三章 國內(nèi)外保障性住房制度及啟示
3.1 發(fā)達國家住房保障制度概述
3.1.1 美國的公共住房政策
3.1.2 英國的住房保障制度概述
3.1.3 日本的公共住房政策
3.1.4 新加坡的住房保障制度概述
3.1.5 香港的住房保障制度概述
3.2 國內(nèi)住房保障制度概述
3.2.1 “廈門模式”
3.2.2 “日照模式”
3.2.3 “鄭州模式”
3.3 本章小結
第四章 未來我國保障性住房供需分析
4.1 未來我國保障性住房供給預測
4.1.1 我國保障性住房供給預測的基本思路
4.1.2 未來五年我國保障性住房供給量預測
4.2 我國保障性住房需求預測
4.2.1 影響我國保障性住房需求的因素分析
4.2.2 我國保障性住房需求量預測
4.3 我國保障性住房供給對未來房地產(chǎn)市場的影響
4.4 本章小結
第五章 確保我國保障性住房供需平衡的政策建議
5.1 建立完備的法律保障體系
5.2 政府是構建和實施住房保障制度的主體
5.3 綜合運用各種保障房“補貼”模式
5.4 大力發(fā)展住房金融,增加資金來源渠道
5.5 建立住房保障的“準入”及“退出”機制,合理確定保障對象
5.6 規(guī)范保障房建設標準
5.7 本章小結
第六章 結論
6.1 結論
6.2 論文的不足及有待進一步研究的問題
參考文獻
攻讀學位期間的成果
致謝
本文編號:3436927
【文章來源】:長安大學陜西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59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緒論
1.1 研究背景
1.2 問題的提出
1.3 研究思路與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論文創(chuàng)新之處
1.5 本章小結
第二章 保障性住房的基本理論和存在問題
2.1 保障性住房的分類及相關概念
2.1.1 經(jīng)濟適用房
2.1.2 廉租房
2.1.3 限價商品房
2.2 我國保障性住房基本理論
2.2.1 我國保障性住房發(fā)展歷程
2.2.2 我國保障性住房的政策軌跡
2.2.3 我國保障性住房的理論基礎
2.2.4 我國保障性住房的供求現(xiàn)狀
2.2.5 我國保障性住房的社會功能
2.3 我國保障性住房存在問題
2.3.1 住房體制不成熟
2.3.2 保障對象界定標準混亂,缺乏有效監(jiān)測機制
2.3.3 建設規(guī)劃不合理
2.3.4 保障房建設資金匱乏
2.3.5 房源嚴重不足
2.4 本章小結
第三章 國內(nèi)外保障性住房制度及啟示
3.1 發(fā)達國家住房保障制度概述
3.1.1 美國的公共住房政策
3.1.2 英國的住房保障制度概述
3.1.3 日本的公共住房政策
3.1.4 新加坡的住房保障制度概述
3.1.5 香港的住房保障制度概述
3.2 國內(nèi)住房保障制度概述
3.2.1 “廈門模式”
3.2.2 “日照模式”
3.2.3 “鄭州模式”
3.3 本章小結
第四章 未來我國保障性住房供需分析
4.1 未來我國保障性住房供給預測
4.1.1 我國保障性住房供給預測的基本思路
4.1.2 未來五年我國保障性住房供給量預測
4.2 我國保障性住房需求預測
4.2.1 影響我國保障性住房需求的因素分析
4.2.2 我國保障性住房需求量預測
4.3 我國保障性住房供給對未來房地產(chǎn)市場的影響
4.4 本章小結
第五章 確保我國保障性住房供需平衡的政策建議
5.1 建立完備的法律保障體系
5.2 政府是構建和實施住房保障制度的主體
5.3 綜合運用各種保障房“補貼”模式
5.4 大力發(fā)展住房金融,增加資金來源渠道
5.5 建立住房保障的“準入”及“退出”機制,合理確定保障對象
5.6 規(guī)范保障房建設標準
5.7 本章小結
第六章 結論
6.1 結論
6.2 論文的不足及有待進一步研究的問題
參考文獻
攻讀學位期間的成果
致謝
本文編號:343692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ngjilunwen/zbyz/3436927.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