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經濟論文 > 資本論文 >

金融市場不當行為歷史分析及啟示

發(fā)布時間:2021-03-23 19:07
  利用聚類分析方法,對全球26個國家1792年至今的390起金融市場不當行為案件進行研究發(fā)現,金融市場不當行為種類有限,且在世界范圍內反復出現。金融產品創(chuàng)新并未導致不當行為增多,技術和新媒體則為其提供了便利。金融市場不當行為無法徹底消除,需綜合考慮合理定性。應構建不當行為分析預警模型和快速反應處理機制,鼓勵金融市場中的企業(yè)強化對不當行為的內部控制和風險管理。 

【文章來源】:金融發(fā)展研究. 2019,(02)北大核心

【文章頁數】:6 頁

【文章目錄】:
一、引言
二、金融市場不當行為
    (一) 價格操縱
        1. 誤導性報撤單和分層交易。
        2. 發(fā)行和收購支持。
        3. 哄抬價格。
        4. 逼倉和擠軋。
        5. 多頭襲擊和空頭襲擊——散布虛假信息。
    (二) 循環(huán)交易
        1. 洗售、對敲和補償交易。
        2. 隱性/秘密交易。
    (三) 串謀與情報交換
        1. 聯(lián)合操縱。
        2. 事前安排交易。
        3. 情報交換。
    (四) 內幕信息
    (五) 影響參考價格
    (六) 不當的指令處理
        1. 非法預先交易。
        2. 擇優(yōu)挑選。
        3. 止損或限價相關指令濫用。
        4. 基準匯率相關的指令處理。
        5. 程式交易相關的執(zhí)行沖突。
    (七) 誤導客戶
        1. 隱性擔保。
        2. 特定時點的價格操縱。
三、基本結論
    (一) 金融市場不當行為種類有限, 且在世界范圍內反復出現
    (二) 金融產品創(chuàng)新并未導致不當行為增多
    (三) 技術和新媒體為金融市場不當行為提供了便利
四、啟示性建議
    (一) 金融市場不當行為無法徹底消除, 需綜合考慮合理定性
    (二) 構建金融市場不當行為分析預警模型和快速反應處理機制
    (三) 鼓勵金融市場中的企業(yè)強化對不當行為的內部控制和風險管理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加強金融反欺詐能力建設[J]. 蘇保祥.  中國金融. 2018(10)
[2]銀行業(yè)不當行為風險、行為成本與金融穩(wěn)定——全球金融行為監(jiān)管和風險治理的焦點領域[J]. 馮乾,高洋.  上海財經大學學報. 2017(04)
[3]數字普惠金融欺詐的表現形式及潛在規(guī)律研究——基于典型案例的分析[J]. 蘭王盛,鄧舒仁.  浙江金融. 2016(12)
[4]一起互聯(lián)網金融欺詐典型案例的啟示[J]. 王璐.  中國城市金融. 2016(01)
[5]金融衍生品案例研究:高盛金融欺詐案[J]. 李欣婷,閆妍,薛欣.  管理評論. 2012(12)
[6]金融商品的不當銷售行為與金融消費者保護[J]. 董安生,樸淑京.  理論界. 2012(09)
[7]經典金融騙術“十二頭”之風險防范[J]. 金其高.  法治研究. 2011(05)
[8]金融欺詐的犯罪化限度及路徑[J]. 劉遠.  法治研究. 2010(10)
[9]金融詐騙為何屢屢得手[J]. 薛艷麗.  金融經濟. 2010(07)
[10]金融欺詐被害人的研究[J]. 王大為.  公安研究. 1996(05)

碩士論文
[1]論金融消費領域中不當勸誘行為的認定和處理[D]. 鄢琴.西南政法大學 2015
[2]金融商品不當推介銷售行為法律規(guī)制研究[D]. 陳燕鳳.福州大學 2014



本文編號:3096276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ngjilunwen/zbyz/3096276.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All Rights Reserved | 網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e6857***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