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收支視角下金融風險傳染機制探討
本文選題:后危機時代 切入點:金融風險傳染 出處:《國際論壇》2014年04期
【摘要】:金融危機的頻繁爆發(fā)使金融風險傳染問題引發(fā)了更多的關注,后危機時代金融風險傳染呈現(xiàn)出突發(fā)事件的二維性、傳染效應的復雜性和傳染區(qū)域的多元化等特點。針對這些新的特點,本文以國際收支理論為基礎嘗試構建金融風險傳染的宏觀分析框架,得到了以下研究結論:首先在經(jīng)常項目下,金融風險溢出主要依賴于國際貿易渠道,此時國民收入和匯率水平的變動都是影響進出口的重要因素;其次在資本和金融項目下,直接金融市場和間接金融市場構成了金融風險傳染的主要渠道。通過比較金融風險傳染在國際收支不同項目下的差別,認為在經(jīng)濟一體化背景下更應對資本和金融項目上的金融風險進行重點防范。
[Abstract]:The frequent outbreak of financial crisis has caused more attention to the problem of financial risk contagion. In the post-crisis era, financial risk contagion presents the two-dimensional nature of unexpected events. Based on the theory of balance of payments, this paper tries to construct the macro analysis framework of financial risk contagion. The main conclusions are as follows: firstly, under current account, financial risk spillovers mainly depend on international trade channels, and the changes of national income and exchange rate are important factors influencing import and export. Direct financial markets and indirect financial markets constitute the main channels of financial risk contagion.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economic integration, we should focus on the prevention of financial risks in capital and financial projects.
【作者單位】: 東南大學經(jīng)濟管理學院;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基于復雜網(wǎng)絡與M ulti-Agent融合的金融市場間風險溢出效應研究》(項目編號:71371051) 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后金融危機時代中國銀行業(yè)系統(tǒng)性風險測度與預警研究》(項目編號:12YJC630101)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分類號】:F832.6;F832.5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志丹;;市場流動性與金融危機傳遞的關系[J];中國外資;2011年04期
2 龍濤;;多元化金融控股集團風險管理的重點及難點[J];經(jīng)濟師;2010年07期
3 劉文財;;中國股指期貨市場的理念與實踐[J];上海金融;2010年12期
4 郭晨;宋清華;;宏觀經(jīng)濟變量沖擊與我國銀行間市場風險傳染[J];湖北經(jīng)濟學院學報;2010年03期
5 楊廷干;;關于宏觀金融風險及其管理的幾點思考[J];金融與經(jīng)濟;2010年03期
6 王芙蓉;吳奉剛;;國內外黃金市場風險傳染的實證研究[J];上海金融學院學報;2008年04期
7 吳奉剛;王芙蓉;;國內外黃金市場風險傳染的實證研究[J];山東經(jīng)濟;2009年02期
8 張?zhí)?李衛(wèi)林;;吸取次貸危機教訓 加強銀行流動性管理[J];西部金融;2009年07期
9 楊廷干;;宏觀金融風險:沖擊、傳染及其管理[J];江西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9年04期
10 吳寶;李正衛(wèi);池仁勇;;社會資本、融資結網(wǎng)與企業(yè)間風險傳染——浙江案例研究[J];社會學研究;2011年03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彭;證券市場第三產(chǎn)業(yè)板塊行業(yè)間信用風險傳染研究[D];湖南大學;2014年
2 萬陽松;銀行間市場風險傳染機制與免疫策略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07年
3 羅明華;我國宏觀經(jīng)濟政策沖擊下的跨市場效應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12年
4 丁慧;我國銀行集團內部交叉風險及其監(jiān)管研究[D];清華大學;2013年
5 靳飛;中國股票市場的風險傳染和投資轉移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10年
6 馬彥平;區(qū)域性商業(yè)銀行風險及監(jiān)管創(chuàng)新[D];南開大學;2013年
7 吳寶;企業(yè)融資結網(wǎng)與風險傳染問題研究[D];浙江工業(yè)大學;2012年
8 童磊;基于宏觀審慎監(jiān)管的銀行業(yè)流動性壓力測試研究[D];湖南大學;2013年
9 袁闖;中國證券行業(yè)宏觀審慎監(jiān)管研究[D];湖南大學;2012年
10 王世雄;供應鏈突發(fā)風險傳染機理與控制策略研究[D];東華大學;201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路婷;基于風險傳染角度下銀行系統(tǒng)性風險測度研究[D];蘇州大學;2009年
2 陳奕播;基于Copula方法的金融危機風險傳染模型與應用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09年
3 張鵬;次貸危機對香港、內地股市關系影響的研究[D];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10年
4 李頌;我國系統(tǒng)重要性銀行的評估與風險傳染性分析[D];天津財經(jīng)大學;2013年
5 劉燕;流動性沖擊下的系統(tǒng)風險與流動性救助策略[D];西南財經(jīng)大學;2012年
6 孫文婷;中國內地與香港銀行業(yè)系統(tǒng)性風險測度[D];南京師范大學;2013年
7 趙燕杰;我國商業(yè)銀行風險傳染效應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13年
8 王璐;金融網(wǎng)絡穩(wěn)健性及風險機制研究[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13年
9 徐漾;我國股票市場內的流動性溢價、風險傳染和流動性投資轉移現(xiàn)象研究[D];湘潭大學;2012年
10 鹿雯;我國銀行間市場的風險傳染效應研究[D];南京理工大學;2014年
,本文編號:166439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ngjilunwen/zbyz/16643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