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鄉(xiāng)建設用地增減掛鉤政策評估標準初探及實證分析
本文關鍵詞:城鄉(xiāng)建設用地增減掛鉤政策評估標準初探及實證分析 出處:《國土資源科技管理》2014年03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更多相關文章: 城鄉(xiāng)建設用地 增減掛鉤 政策評估 評估標準 實證分析
【摘要】:城鄉(xiāng)建設用地增減掛鉤政策評估是城鄉(xiāng)建設用地增減掛鉤政策的重要組成部分,關系到政策的執(zhí)行和終止,而在評估過程中是否采用了客觀公正的評估標準成為政策評估的關鍵。根據城鄉(xiāng)建設用地增減掛鉤政策評估實際,認為城鄉(xiāng)建設用地增減掛鉤政策實施評估標準應包括目標標準、效益標準、效率標準、公平性標準、公民參與回應政策的程度、適應性標準、可信度標準,并做了實證分析。
[Abstract]:Evaluation of land policy of urban and rural constructio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linked policies related to urban and rural construction, policy execution and termination, and in the evaluation process is the objective and fair assessment of the standard has become the key of policy evaluation. According to the urban and rural construction land linked to policy evaluation practice, that urban and rural construction land linked to changes in policy implementation of the assessment standard should include the target standard, efficiency standards, efficiency standards, fairness criterion, citizen participation in the policy response to the degree of adaptability, reliability, and do empirical analysis.
【作者單位】: 貴州大學資源與環(huán)境工程學院;貴州省國土資源勘測規(guī)劃研究院;
【分類號】:F299.23;F301.2
【正文快照】: 自2006年4月,國土資源部確定天津市等5省(市)的9個項目區(qū)成為第1批“城鄉(xiāng)建設用地增減掛鉤(以下簡稱“增減掛鉤”)試點”以來,全國陸續(xù)增加了增減掛鉤試點,隨著項目大范圍的開展,各學者主要對增減掛鉤的實施動態(tài)、實施效果、存在的問題做了評價和分析[1-3]。在已有關于增減掛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尹兵;;城鄉(xiāng)建設用地增減掛鉤政策的實施評價——以河南省洛陽市吉利區(qū)為例[J];現(xiàn)代農業(yè)科技;2011年13期
2 楊娜娜;張前進;;建設用地掛鉤政策實施效果分析——以天津市為例[J];中國城市經濟;2011年02期
3 向小丹;;關于建立公共政策評估標準的若干思考[J];湖南社會科學;2009年04期
4 鄭保章,王楠;我國民間公共政策分析機構發(fā)展的必然性分析[J];河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年02期
5 何宏澤;張仁陟;陳英;;基于普通邏輯原理的土地政策評價概念的界定[J];黑龍江農業(yè)科學;2010年02期
6 姜愛林;論土地政策效果評價的幾個問題[J];廣西經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2年02期
7 曹堂哲;中國加入WTO后政府公共政策的適應性問題[J];江海學刊;2002年04期
8 徐筱雯;;論貨幣政策的可信度問題[J];金融縱橫;2006年10期
9 吳勇;;公共政策評估標準初探[J];科技管理研究;2007年03期
10 孟治剛,段夫貴;推進公共政策評估事業(yè)的若干構想[J];河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1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芳;;芻議責任型政府的制度性責任——基于“企業(yè)家政府”原理的分析[J];合肥師范學院學報;2008年04期
2 桂在泓;王平;;論當代中國政府能動性的發(fā)生與制約[J];合肥師范學院學報;2010年01期
3 閆超;;公共政策執(zhí)行偏差問題的執(zhí)行主體因素研究[J];安徽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1年01期
4 黃元龍;;我國政府社會管理的現(xiàn)狀及其完善[J];安徽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6年02期
5 劉宗連;;新農村建設背景下農村土地整理研究[J];安徽農學通報;2006年11期
6 范蘭軍;潘元慶;吳宗貞;;淺談農地整理項目規(guī)劃設計方法[J];安徽農學通報;2006年12期
7 梁啟學;;我國土地整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安徽農學通報;2007年24期
8 項桂娥;;新農村建設中公共物品治理模式選擇[J];安徽農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1期
9 賀譯葶;;決策、執(zhí)行、監(jiān)察:效能政府建設的三步曲[J];安徽農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1期
10 陳超,盧榮安,孫彥偉;關于土地開發(fā)整理如何提高農業(yè)綜合生產能力的探討[J];安徽農業(yè)科學;2005年07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李春;;城市社區(qū)公共服務多元協(xié)作組織研究[A];科學發(fā)展:社會管理與社會和諧——2011學術前沿論叢(下)[C];2011年
2 潘元慶;谷志云;李保賢;葛利玲;楊華;;淺析土地整理中的產權和經濟關系[A];河南省地質調查與研究通報2007年卷(下冊)[C];2007年
3 李鳴慧;潘元慶;熊廣成;;對土地整理發(fā)展的幾點看法[A];河南地球科學通報2008年卷(下冊)[C];2008年
4 周紅桔;;廣東高新技術企業(yè)專利政策分析[A];2011廣東社會科學學術年會——地方政府職能與社會公共管理論文集[C];2011年
5 韓升;;我國責權統(tǒng)一的服務型政府的基本內涵[A];中國行政管理學會2011年年會暨“加強行政管理研究,推動政府體制改革”研討會論文集[C];2011年
6 劉恒;;試論社會管理中的公眾參與[A];中國行政管理學會2011年年會暨“加強行政管理研究,推動政府體制改革”研討會論文集[C];2011年
7 鄧集文;;論中國政府公共信息服務問責制改革的推進戰(zhàn)略[A];中國行政管理學會2011年年會暨“加強行政管理研究,,推動政府體制改革”研討會論文集[C];2011年
8 王銳;;和諧社會視域中政府職能轉變與管理體制創(chuàng)新[A];中國行政管理學會2011年年會暨“加強行政管理研究,推動政府體制改革”研討會論文集[C];2011年
9 虞崇勝;鄭迎春;;政通才能人和——服務型政府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必然選擇[A];服務型政府與和諧社會[C];2005年
10 胡寧生;;和諧社會建設中的地方政府治理——以南京市構建公共服務型政府為例[A];服務型政府與和諧社會[C];2005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宿勝;土地整理項目的經濟學分析[D];山東農業(yè)大學;2010年
2 仉巍;我國司法機關人力資源績效管理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0年
3 武輝;公共政策分析視角下會計準則的政策過程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10年
4 盧迎春;論當代中國大眾傳媒的政治功能[D];蘇州大學;2010年
5 錢玉英;制度建設與中國地方政府決策機制優(yōu)化[D];蘇州大學;2010年
6 劉國慶;我國藥品購銷模式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0年
7 楊云;林權抵押貸款運行機制及其績效評價研究[D];福建農林大學;2010年
8 李霞;新疆農村基本公共產品供給機制研究[D];新疆農業(yè)大學;2010年
9 張映芹;制度理性與福利公正[D];陜西師范大學;2010年
10 陳紹志;公益林建設市場化研究[D];北京林業(yè)大學;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劉浩;土地整理項目后效益測算研究[D];華中農業(yè)大學;2010年
2 梁勇;青島市城市生活垃圾處理制度完善研究[D];山東科技大學;2010年
3 周曉郁;論我國服務型政府的建構[D];長春理工大學;2010年
4 周建輝;基于3S技術的土地開發(fā)整理規(guī)劃研究[D];廣西師范學院;2010年
5 汪德榮;北部灣港口產業(yè)集群發(fā)展中的政府治理問題研究[D];廣西師范學院;2010年
6 胡優(yōu)玄;廣西民族文化資本化中的政府政策研究[D];廣西師范學院;2010年
7 熊巍;我國民用機場管理體制與運營模式改革反思[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8 聶志平;土地開發(fā)整理項目實施效果評價及工程后期管護初探[D];山東農業(yè)大學;2010年
9 劉春萌;新時期農村公共服務供給狀況的調查研究[D];山東農業(yè)大學;2010年
10 王慶芳;丘陵區(qū)土地整理對土壤質量的影響研究[D];山東農業(yè)大學;2010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楊巧玲;;對城鎮(zhèn)與農村建設用地掛鉤政策的探討[J];安徽農業(yè)科學;2007年02期
2 陳學彬;貨幣政策可信度的決定及其影響分析[J];財經研究;1998年05期
3 姜愛林;論土地政策效果評價的方法與步驟[J];地質技術經濟管理;2002年02期
4 羅明,龍花樓;“土地整理理論”初探[J];地理與地理信息科學;2003年06期
5 朱紅波;;深入開展土地整理的幾點思考[J];國土資源科技管理;2008年01期
6 張國慶;;公共行政典則規(guī)范更新替代與政府行政制度創(chuàng)新——兼論中國政府新公共行政典范的確立[J];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年02期
7 朱立言;孫健;;適應性管理的興起及其理念[J];湖南社會科學;2008年06期
8 黃斌;現(xiàn)代政策研究組織探析[J];福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年02期
9 羅旭剛;郭苦成;;積極開展城鄉(xiāng)建設用地增減掛鉤 助推節(jié)約集約用地[J];資源與人居環(huán)境;2008年18期
10 徐紹史;;深入開展農村土地整治 搭建新農村建設和城鄉(xiāng)統(tǒng)籌發(fā)展新平臺[J];國土資源通訊;2009年08期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條
1 記者 丁全利;[N];中國國土資源報;2010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白常凱;公共政策評估程式的研究[D];復旦大學;2004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楊立國;向清成;;懷化市城鄉(xiāng)建設用地空間合理布局研究[J];衡陽師范學院學報;2009年03期
2 陳廣權;許映月;張江天;鄭娟爾;;統(tǒng)籌城鄉(xiāng)發(fā)展背景下城鄉(xiāng)建設用地利用研究——以山西省晉中市為例[J];中國國土資源經濟;2008年12期
3 周雅雯;肖李靜;朱增洪;;基于灰色-馬爾可夫鏈的城鄉(xiāng)建設用地需求量預測研究[J];科技廣場;2008年02期
4 吳正紅;葉劍平;;城鄉(xiāng)建設用地節(jié)約集約利用的路徑選擇[J];城市問題;2007年05期
5 馬兵;歐名豪;;城市化進程中城鄉(xiāng)建設用地存在問題與對策探討——以揚州市為例[J];安徽農業(yè)科學;2007年32期
6 馬兵;歐名豪;;城市化進程中城鄉(xiāng)建設用地存在問題與對策探討——以揚州市為例[J];廣東土地科學;2007年05期
7 張永康;李世平;夏顯力;;寶雞市城鄉(xiāng)建設用地規(guī);疑到y(tǒng)模型預測[J];安徽農業(yè)科學;2009年04期
8 王麗英;;關于城鄉(xiāng)建設用地增減掛鉤的思考[J];國土資源科技管理;2007年06期
9 買曉森;楊慶媛;馬寅華;王兆林;魯春陽;;城鄉(xiāng)建設用地增減掛鉤分析——以重慶市沙坪壩區(qū)為例[J];安徽農業(yè)科學;2007年08期
10 郭玉燕;;江蘇城鄉(xiāng)建設用地特征及對策研究[J];中國國土資源經濟;2011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3條
1 楊紅英;;中國城市化發(fā)展困境:淺析中國式拆遷存在的問題與對策[A];“新一輪西部大開發(fā)與貴州社會發(fā)展”學術研討會暨貴州省社會學學會2010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0年
2 李智國;鄧航;;西南邊疆山區(qū)耕地資源與城市化發(fā)展的計量和協(xié)調性分析——以云南省為例[A];中國山區(qū)土地資源開發(fā)利用與人地協(xié)調發(fā)展研究[C];2010年
3 金明強;李憲坡;;全域城市化的戰(zhàn)略內涵與實施路徑——以寧波市鎮(zhèn)海區(qū)為例[A];轉型與重構——2011中國城市規(guī)劃年會論文集[C];2011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武永清 齊向真;萬柏林區(qū)的“加法”[N];太原日報;2011年
2 江蘇省東臺市國土資源局 巴競 林四海;創(chuàng)新管理思路 細化試點規(guī)則[N];中國國土資源報;2011年
3 記者 王立彬;豈能以“農村大拆”養(yǎng)“城市大建”[N];新華每日電訊;2011年
4 章林曉;供地指標缺口巨大癥結何在?[N];中國房地產報;2011年
5 高路;城市化別讓農民有被剝奪感[N];南方日報;2010年
6 焦秀俠;過熱的“偽城市化”該降溫了[N];民主與法制時報;2011年
7 記者 王少勇;轉變發(fā)展方式 實現(xiàn)城鄉(xiāng)統(tǒng)籌[N];中國國土資源報;2011年
8 記者 楊同山 通訊員 郭滿;遂平縣國土局以農村土地綜合整治推動城鄉(xiāng)統(tǒng)籌發(fā)展[N];駐馬店日報;2011年
9 本報特約記者 劉旭 王亞鵬;科學謀劃 創(chuàng)新機制 協(xié)調發(fā)展[N];長治日報;2011年
10 記者 一丁;為科學發(fā)展提供基礎保障[N];遵義日報;2011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滕明君;快速城市化地區(qū)生態(tài)安全格局構建研究[D];華中農業(yè)大學;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秦莉茹;江蘇省城鄉(xiāng)建設用地擴展的模擬與調控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1年
2 毛麗杰;城鄉(xiāng)建設用地結構與布局優(yōu)化研究[D];華中農業(yè)大學;2011年
3 張烙;湘鄉(xiāng)市城鄉(xiāng)建設用地結構優(yōu)化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3年
4 嵇金鑫;土地利用規(guī)劃中城鄉(xiāng)建設用地規(guī)模的預測與實證研究[D];寧波大學;2010年
5 胡映;DSR框架下的黃山市城鄉(xiāng)建設用地時空演變格局研究[D];安徽師范大學;2012年
6 趙博洋;托克托縣城鄉(xiāng)建設用地需求預測與空間布局研究[D];內蒙古師范大學;2013年
7 劉瑜鈴;農戶參與“掛鉤”意愿及其影響因素分析[D];西南大學;2012年
8 尹瓊;益陽市城鄉(xiāng)建設用地空間布局優(yōu)化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7年
9 李國寧;臨沂市城鄉(xiāng)建設用地結構與布局優(yōu)化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07年
10 吳正祥;政府約束條件下的土地利用優(yōu)化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137412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ngjilunwen/zbyz/13741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