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交易型虛擬社區(qū)用戶體驗對持續(xù)使用意向的影響研究
本文關鍵詞:非交易型虛擬社區(qū)用戶體驗對持續(xù)使用意向的影響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虛擬社區(qū) 用戶體驗 持續(xù)使用意向 非交易型
【摘要】:近年來,隨著虛擬社區(qū)數量的增多和虛擬社區(qū)參與自愿性的特點,保留現存用戶并鼓勵他們持續(xù)參與對虛擬社區(qū)建設者來說是一個很大的挑戰(zhàn)。本研究從體驗的視角提出了非交易型虛擬社區(qū)用戶持續(xù)使用意向的研究模型。實證研究的結果表明,虛擬社區(qū)的功利體驗、享樂體驗和社交體驗直接影響感知個人收益和用戶滿意,最終影響用戶持續(xù)獲取信息和持續(xù)提供信息的意向。此外,研究結果還發(fā)現大部分用戶使用虛擬社區(qū)偏重信息的持續(xù)獲取,小部分用戶偏重信息的持續(xù)提供。社交體驗在三種體驗的維度中對感知個人收益的影響權重最大,表明用戶參與虛擬社區(qū)最重視社交功能。上述結論對管理實踐具有一定的啟示意義。
【作者單位】: 天津大學管理與經濟學部;天津大學仁愛學院;
【關鍵詞】: 虛擬社區(qū) 用戶體驗 持續(xù)使用意向 非交易型
【基金】:科技部科技支撐計劃基金資助項目“綠色智能化和諧社區(qū)運營及管理關鍵技術開發(fā)與示范”(編號:2012BAC13B05)
【分類號】:F49
【正文快照】: Qu Fei1,2Zhang Huiying1(1.Faculty of Management and Economics,Tianjin University,Tianjin 300072;2.Renai College,Tianjin University,Tianjin 301636)0引言虛擬社區(qū)是互聯網上出現的社會集合體,在這個集合體中,人們經常討論共同的話題,成員之間有情感交流并形成人際關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7條
1 寧連舉;馮鑫;;基于虛擬社區(qū)體驗的四元互惠戰(zhàn)略模式[J];科研管理;2013年09期
2 陳瑤;邵培基;;信息系統(tǒng)持續(xù)使用的實證研究綜述[J];管理學家(學術版);2010年04期
3 賈志福;艾時鐘;;非交易類虛擬社區(qū)成員參與動機與鎖定效應實證研究[J];情報雜志;2010年10期
4 張明立;涂劍波;;虛擬社區(qū)共創(chuàng)用戶體驗對用戶共創(chuàng)價值的影響[J];同濟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4年07期
5 沙振權;蔣雨薇;溫飛;;虛擬品牌社區(qū)體驗對社區(qū)成員品牌認同影響的實證研究[J];管理評論;2010年12期
6 趙欣;周密;于玲玲;劉倩;;基于情感依戀視角的虛擬社區(qū)持續(xù)使用模型構建——超越認知判斷范式[J];預測;2012年05期
7 樓天陽;褚榮偉;李儀凡;陸雄文;;虛擬社區(qū)成員參與心理機制研究述評[J];外國經濟與管理;2011年05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王永貴;馬雙;;虛擬品牌社區(qū)顧客互動的驅動因素及對顧客滿意影響的實證研究[J];管理學報;2013年09期
2 張明立;涂劍波;王崇彩;;廣義虛擬經濟視角下的顧客體驗質量對共創(chuàng)價值的影響研究[J];廣義虛擬經濟研究;2013年03期
3 范鈞;付沙沙;湯錦旦;;虛擬品牌社區(qū)互動對顧客公民行為的影響[J];商業(yè)研究;2014年02期
4 劉志明;;P2P網絡信貸模式出借行為分析——基于說服的雙過程模型[J];金融論壇;2014年03期
5 翟森競;黃沛;高維和;;企業(yè)間關系研究的新范式:心理契約對“期望/義務”的刻畫[J];商業(yè)研究;2014年03期
6 李朝輝;;虛擬品牌社區(qū)環(huán)境下顧客參與價值共創(chuàng)對品牌體驗的影響[J];財經論叢;2014年07期
7 徐俊華;;虛擬品牌社區(qū)對消費者行為的影響分析[J];電子商務;2014年11期
8 范志國;郭靖麗;;虛擬品牌社群體驗對消費者購買意愿影響的實證研究——基于感知不確定性的中介效應[J];工業(yè)技術經濟;2014年11期
9 羅昕;許倩婷;;虛擬社群信任網絡的生成與維系:以廣州兩個跑群為例[J];國際新聞界;2014年09期
10 王秀麗;;網絡社區(qū)意見領袖影響機制研究——以社會化問答社區(qū)“知乎”為例[J];國際新聞界;2014年09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5條
1 易法敏;盧翠琴;;感知服務質量與用戶忠誠——基于關系型虛擬社區(qū)的研究[A];2012中國信息經濟學年會會議論文集[C];2012年
2 閆強;孟躍;;在線評論的感知有用性影響因素——基于在線影評的實證研究[A];“兩型社會”建設與管理創(chuàng)新——第十五屆中國管理科學學術年會論文集(上)[C];2013年
3 孫凱;劉魯川;;微博用戶的需求滿足與持續(xù)使用行為[A];2013中國信息經濟學會學術年會暨博士生論壇論文集[C];2013年
4 周軍杰;;虛擬社區(qū)內不同群體的知識貢獻行為:一項對比研究[A];2013中國信息經濟學會學術年會暨博士生論壇論文集[C];2013年
5 鄧朝華;蒙江;;在線醫(yī)療健康社區(qū)知識共享行為研究[A];第十五屆全國計算機模擬與信息技術學術會議論文集[C];2015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吳亮;物聯網技術服務采納與個人隱私信息影響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11年
2 溫飛;消費者情感依戀的形成機理及杠桿作用[D];華南理工大學;2011年
3 馬慧;面向虛擬交易社區(qū)競爭的多渠道協(xié)調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2年
4 李啟庚;品牌體驗的形成及對品牌資產的影響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12年
5 鐘雪爿;消費者在社交購物網站中的光顧及購買意愿研究[D];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13年
6 陳謝平;基層黨政干部的自律品質研究[D];西南大學;2013年
7 鄧運;虛擬社區(qū)用戶后繼參與行為以及持續(xù)參與行為的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3年
8 謝英香;“90后”大學生網絡社交中信任關系的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3年
9 李朝輝;基于顧客參與視角的虛擬品牌社區(qū)價值共創(chuàng)研究[D];北京郵電大學;2013年
10 張舒;基于消費者類型的購物中心關聯購買行為研究[D];吉林大學;2013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陳瑤;社交網站用戶持續(xù)使用意向的模型構建及實證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11年
2 田瑞;關于電視節(jié)目“中國MBA營銷大賽”的策劃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11年
3 周二玲;基于網絡效應的移動LBS用戶的動機與行為關系的實證研究[D];北京郵電大學;2012年
4 湯錦旦;品牌虛擬社區(qū)互動對顧客公民行為的影響[D];浙江工商大學;2011年
5 湯錦旦;品牌虛擬社區(qū)互動對顧客公民行為的影響—顧客組織社會化視角[D];浙江工商大學;2012年
6 龐穎;基于共詞分析虛擬社區(qū)中有效需求信息獲取研究[D];重慶大學;2012年
7 杜敏;參與動機對虛擬社群品牌忠誠度的影響研究[D];東北財經大學;2012年
8 邱瑜;虛擬品牌社區(qū)感知特性對女性成員知識共享行為的影響[D];浙江工商大學;2013年
9 張希風;消費者持續(xù)使用電子商務網站意愿的模型構建及實證研究[D];浙江工商大學;2013年
10 薛瑩;3G業(yè)務用戶持續(xù)使用意向的實證研究[D];南京大學;2013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郭朝陽;呂秋霞;;成員參與動機對虛擬社區(qū)商業(yè)模式的影響[J];中國工業(yè)經濟;2009年01期
2 范曉屏;;非交易類虛擬社區(qū)成員參與動機:實證研究與管理啟示[J];管理工程學報;2009年01期
3 衛(wèi)海英;駱紫薇;;社會互動中的品牌至愛生成機制——基于釋義學的研究[J];中國工業(yè)經濟;2012年11期
4 常亞平;劉興菊;閻俊;張金隆;;虛擬社區(qū)知識共享之于消費者購買意向的研究[J];管理科學學報;2011年04期
5 付麗麗;呂本富;裴瑞敏;;關系型虛擬社區(qū)用戶參與機制研究[J];經濟管理;2009年05期
6 劉龍;關于網絡經濟中虛擬社區(qū)與品牌塑造的研究[J];經濟問題探索;2002年09期
7 常靜;楊建梅;;百度百科用戶參與行為與參與動機關系的實證研究[J];科學學研究;2009年08期
8 李儀凡;陸雄文;;虛擬社區(qū)成員參與動機的實證研究——以網絡游戲為例[J];南開管理評論;2007年05期
9 樓天陽;陸雄文;;虛擬社區(qū)與成員心理聯結機制的實證研究:基于認同與紐帶視角[J];南開管理評論;2011年02期
10 陳瑤;邵培基;;信息系統(tǒng)持續(xù)使用的實證研究綜述[J];管理學家(學術版);2010年04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楊曉東;服務業(yè)顧客體驗對顧客忠誠的影響研究[D];吉林大學;2007年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劉志洪;;試論交易型受賄中的若干問題[J];商場現代化;2009年10期
2 ;德國試點:牛刀小試的成功[J];商務周刊;2007年02期
3 胡振華;李奰俠;;基于方向型和交易型障礙的校企合作影響因素的實證研究[J];預測;2012年03期
4 張建鳳;;大學生與交易型虛擬社區(qū)口碑傳播——以淘寶網為例[J];湖北經濟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2年12期
5 楊華;包振宇;蔣敏;;論交易型受賄中明顯偏離市場價格的認定標準——從外觀公正原則出發(fā)[J];福建論壇(社科教育版);2011年08期
6 鄭震;;準交易型雇傭關系有存在的價值嗎?——基于能力戰(zhàn)略差異的視角[J];生產力研究;2012年05期
7 陳艷瑩;原毅軍;王麗麗;;中介機構、尋租網絡與交易型腐敗:中國省份面板數據的實證研究[J];南開經濟研究;2010年02期
8 張濟榮;對實施外部交易型戰(zhàn)略的認識[J];煤炭經濟研究;1998年07期
9 ;銀華日利交易型貨幣基金——隔夜回購的首選替代品[J];股市動態(tài)分析;2014年17期
10 無鳴;;世界上第一家全交易型網絡銀行[J];廣東金融電腦;1999年1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付海賓;王明輝;;理念型貨幣:心理契約中第三種交換[A];第十一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07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證券時報記者 楊磊;市場4個月新增10只交易型基金[N];證券時報;2009年
2 楊光;不妨允許交易型貨基質押[N];中國證券報;2014年
3 朱淑枝 中山大學嶺南學院經濟學系副教授;交易型政商關系的治理:權力與商業(yè)的回歸[N];東方早報;2014年
4 重慶市綦江縣檢察院 夏思揚;對交易型受賄有必要規(guī)定價格比[N];檢察日報;2007年
5 河南省盧氏縣人民檢察院檢察長 趙榮;明顯低于市場價格房產交易型受賄三大問題[N];檢察日報;2009年
6 王明星 河南省紀委法規(guī)室;對交易型受賄違紀的認定探析[N];中國紀檢監(jiān)察報;2008年
7 武漢市人民檢察院檢察長 孫應征 武漢市人民檢察院 羅永鑫;“增設中間環(huán)節(jié)交易型受賄”如何認定[N];檢察日報;2013年
8 本報記者 吳貽伙 通訊員 湯恒明;揭開交易型受賄的面紗[N];檢察日報;2014年
9 記者 宋婭;交易型指基年末密集上報[N];北京商報;2012年
10 上海市寶山區(qū)檢察院 謝杰邋王振棟 李偉;如何界定交易型受賄犯罪數額計算的基準時間[N];檢察日報;2007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解琳琳;交易型受賄問題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9年
2 王文霞;交易型受賄研究[D];山東大學;2012年
3 胡冰;論交易型受賄[D];西南政法大學;2010年
4 董澤;交易型受賄在司法認定中的適用[D];廣西師范大學;2013年
5 閆春曉;交易型虛擬社區(qū)成員提供個人信息意愿的影響因素研究[D];北京郵電大學;2014年
6 張煒;論交易型受賄[D];華東政法大學;2008年
7 張榮榮;移動交易型虛擬社區(qū)大學生用戶的使用需求與意愿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13年
8 陳旭;關聯交易型資金占用法律治理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07年
9 丁權君;交易型受賄犯罪的數額界定[D];蘇州大學;2010年
10 譚加云;交易型受財行為的定性[D];湘潭大學;2009年
,本文編號:94573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ngjilunwen/xxjj/9457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