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寫作行為影響因素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06-15 14:03
本文關鍵詞:博客寫作行為影響因素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博客自2002年8月傳入中國后,取得了迅猛發(fā)展;與此同時,博客運營商對博客用戶的爭奪也日益白熱化,但影響網(wǎng)民博客使用的各方面因素至今仍沒有較準確的定位。本論文便將研究目光聚焦在了對博客寫作行為的影響因素的分析上,,試圖找出其中的關鍵的影響因素,從而為博客運營商提供實務和營銷上的建議。 本研究認為博客質量、博客用戶個體差異、社會影響方面的因素會影響博客用戶的寫作行為。通過大量文獻探討,本研究選取技術接受模型作為理論基礎,結合暢理論,從博客用戶對博客的功能認知—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寫作時的心理體驗—暢體驗兩方面來探討博客質量、博客用戶個體差異、社會影響對博客寫作行為的影響方式。在博客質量的研究上,筆者參照了系統(tǒng)質量的有關文獻,結合博客的特點,提出了可靠性、互動性、技術兼容性、界面自定義和編輯性等五個具有代表性的博客質量構面;在博客用戶個體差異和社會影響的研究上,筆者參照了理性行為理論、計劃行為理論和技術接受模型等相關文獻,選取了電腦自我效能作為有代表性的博客用戶個體差異因素和主觀規(guī)范作為有代表性的社會影響因素。 通過對大范圍的博客用戶的問卷調查,在對回收的193份有效問卷的數(shù)據(jù)統(tǒng)計分析的基礎上,得出了如下主要研究結論: (1)博客的可靠性質量越好,博客用戶寫作時的暢體驗就越強,寫作意向和寫作頻率也就越高。 (2)博客的互動性質量越好,博客用戶對博客的感知易用程度就越高、寫作時的暢體驗就越強,寫作意向和寫作頻率也就越高。 (3)博客的技術兼容性質量越好,博客用戶對博客的感知易用程度和感知有用程度就越高、寫作時的暢體驗就越強,寫作意向和寫作頻率也就越高。 (4)博客的界面自定義質量越好,博客用戶對博客的感知有用程度就越高、寫作時的暢體驗就越強,寫作意向和寫作頻率也就越高。 (5)博客的編輯性質量越好,博客用戶對博客的感知有用程度就越高,寫作意向和寫作頻率也就越高。 (6)博客用戶的電腦自我效能感越強,博客用戶對博客的感知易用程度和感知有用程度就越高、寫作時的暢體驗就越強,寫作意向和寫作頻率也就越高。 (7)主觀規(guī)范越正向,博客用戶對博客的感知有用程度就越高,寫作意向和寫作頻率也就越高。
【關鍵詞】:博客寫作 技術接受模型 暢理論
【學位授予單位】:浙江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6
【分類號】:F49
【目錄】:
- 摘要2-3
- ABSTRACT3-8
- 1 導言8-14
- 1.1 研究背景8-10
- 1.2 研究問題10-11
- 1.3 研究意義11-12
- 1.4 研究創(chuàng)新12
- 1.5 研究框架12-14
- 2 文獻綜述14-44
- 2.1 博客14-21
- 2.1.1 博客的定義14-15
- 2.1.2 博客的分類15-16
- 2.1.3 博客的特性16-17
- 2.1.4 博客與個人網(wǎng)頁和 BBS的區(qū)別17-19
- 2.1.5 博客的價值19-20
- 2.1.6 博客的理論研究與實務應用概況20-21
- 2.2 技術接受模型21-27
- 2.2.1 理性行為理論22-23
- 2.2.2 計劃行為理論23-24
- 2.2.3 技術接受模型24-25
- 2.2.4 計劃行為理論和技術接受模型的對比分析25-26
- 2.2.5 技術接受模型的外部變量26-27
- 2.3 博客質量27-32
- 2.3.1 信息系統(tǒng)成功模型27-29
- 2.3.2 系統(tǒng)質量29-30
- 2.3.3 博客質量30-32
- 2.4 暢體驗32-39
- 2.4.1 暢體驗的定義和特征32-33
- 2.4.2 暢體驗渠道模型33-34
- 2.4.3 網(wǎng)絡環(huán)境下暢體驗的相關研究34-38
- 2.4.4 暢體驗與技術接受模型的整合研究38-39
- 2.5 電腦自我效能39-42
- 2.5.1 自我效能39-41
- 2.5.2 電腦自我效能41
- 2.5.3 電腦自我效能作為技術接受模型外部變量的研究41-42
- 2.6 主觀規(guī)范42-44
- 2.6.1 主觀規(guī)范的定義和影響力來源42
- 2.6.2 主觀規(guī)范對感知有用性和使用意向的影響42-44
- 3 理論模型與研究方法44-52
- 3.1 研究構思和變量定義44-46
- 3.2 研究問題與假設46-47
- 3.3 調研設計47-49
- 3.3.1 研究范圍的界定47
- 3.3.2 調查問卷的設計47-48
- 3.3.3 調查對象的界定48-49
- 3.3.4 問卷的發(fā)放與回收49
- 3.4 數(shù)據(jù)統(tǒng)計方法49-52
- 4 數(shù)據(jù)分析52-72
- 4.1 樣本構成統(tǒng)計52-53
- 4.2 樣本描述統(tǒng)計53-55
- 4.3 信度分析和效度分析55-59
- 4.3.1 信度分析55-57
- 4.3.2 因子分析57-59
- 4.4 相關分析59-63
- 4.4.1 博客質量與中間變量的相關分析59-60
- 4.4.2 電腦自我效能、主觀規(guī)范與中間變量的相關分析60
- 4.4.3 中間變量與博客寫作意向的相關分析60-61
- 4.4.4 感知易用性與感知有用性的相關分析61
- 4.4.5 博客寫作意向與寫作行為的相關分析61-63
- 4.5 回歸分析63-72
- 4.5.1 博客質量對中間變量的回歸分析63-66
- 4.5.2 電腦自我效能、主觀規(guī)范對中間變量的回歸分析66-68
- 4.5.3 中間變量對博客寫作意向的回歸分析68-70
- 4.5.4 感知易用性對感知有用性的回歸分析70
- 4.5.5 博客寫作意向對寫作行為的回歸分析70-72
- 5 研究總結與實務營銷建議72-82
- 5.1 實證結果分析與討論72-77
- 5.1.1 初始變量與中間變量的關系總結72-74
- 5.1.2 中間變量與博客寫作意向的關系總結74
- 5.1.3 感知易用性和感知有用性的關系總結74-75
- 5.1.4 博客寫作意向和博客寫作行為的關系總結75-76
- 5.1.5 假設檢驗結果總結和研究模型修正76-77
- 5.2 主要研究結論與實務營銷建議77-81
- 5.2.1 主要研究結論77-78
- 5.2.2 實務營銷建議78-81
- 5.3 研究不足與后續(xù)研究建議81-82
- 5.3.1 研究不足81
- 5.3.2 后續(xù)研究建議81-82
- 參考文獻82-90
- 附錄: 調查問卷90-94
- 致謝94
【引證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干聯(lián)香;;試論博客與教師專業(yè)的發(fā)展[J];職業(yè)教育研究;2007年12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杜惠英;3G增值業(yè)務采納行為及安全信任機制研究[D];北京郵電大學;2011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9條
1 肖丹;淺析博客傳播者的自我暴露心理[D];華中科技大學;2010年
2 邱航明;博客圈的社會網(wǎng)絡分析[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08年
3 馬衛(wèi)民;網(wǎng)絡教研行為影響因素研究[D];河北大學;2009年
4 李蘭(KAROLINA SVENCBIR);中國作家博客——作家身份轉換的分析[D];北京語言大學;2008年
5 張海靜;網(wǎng)絡學習環(huán)境下技術接受影響因素及模型研究[D];河北大學;2010年
6 韓曉然;情感咨詢類博客的特色分析[D];中國青年政治學院;2010年
7 王偉;應用博客提高中學生寫作能力淺探[D];河北師范大學;2011年
8 黎斌;微博用戶持續(xù)使用意愿影響因素研究[D];浙江大學;2012年
9 忻莉騫;管理類課程中影響信息技術使用的因素分析[D];東華大學;2012年
本文關鍵詞:博客寫作行為影響因素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45259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ngjilunwen/xxjj/452593.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