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聯網產業(yè)背景下閩臺高校合作新取向
[Abstract]:By compar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net of things industry between Fujian and Taiwan, and analyzing the new opportunities brought by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net of things industry to the cooperation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between Fujian and Taiwan, we can see that the advanced technology of the Internet of things provides technical support for the new educational cooperation model of Fujian and Taiwan. The policy of promoting the Internet of things industry provides a new platform for teachers' cooperation in R & D projects in Fujian and Taiwan, and the lack of talents in the Internet of things increases the impetus for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Fujian and Taiwan to cooperate in the cultivation of talents. The cooperation between Fujian and Taiwa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 be oriented towards diversity of cooperation carriers, convenience of cooperation modes, effectiveness of cooperation projects, scale of cooperative groups and stability of cooperation mechanism.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Internet of things, the cooperation between Fujian and Taiwan universities can take the video docking between the two sides as the carrier to improve the convenience of the cooperation between the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of Fujian and Taiwan, and improve the scale and effectiveness of the people's communication between the two sides of the Taiwan Strait through the way of teachers and students on both sides of the Taiwan Strait. Through the cooperation mode of Fujian and Taiwan, we can realize the stability of the cooperation mechanism of Fujian and Taiwan technical and vocational colleges.
【作者單位】: 福建信息職業(yè)技術學院;
【基金】:福建省教育科學“十一五”規(guī)劃課題《物聯網產業(yè)發(fā)展背景下閩臺技職高校合作新取向》(201005)
【分類號】:G647;F49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6條
1 李瑜芳;;關于海峽兩岸高校實施雙聯制的調研報告[J];福建省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09年01期
2 李瑜芳;;閩臺區(qū)域合作完善的價值取向與合作模式——以閩臺區(qū)域信息產業(yè)人才合作培育為例[J];福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年03期
3 詹志華;;閩臺科技產業(yè)合作的相關因素及對策[J];福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年04期
4 李瑜芳;;福建信息產業(yè)高職人才校企合作培養(yǎng)機制研究[J];教育與職業(yè);2008年15期
5 李瑜芳;;臺灣地區(qū)技職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研究[J];教育與職業(yè);2009年36期
6 呂九一;陳楠;;無線傳感器網絡的應用與發(fā)展概述[J];科技廣場;2011年03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胡洪坡;宋孝先;張軍;余大波;;無線傳感器網絡綜述[J];電信快報;2011年12期
2 林中燕;陳永正;;海峽兩岸高等院校本科教育交流與合作模式研究[J];閩江學院學報;2010年03期
3 張慶守;;臺灣實踐大學的教育特色及經驗探析[J];閩江學院學報;2011年04期
4 焦信敏;;臺灣地區(qū)技職院校項目研究類產學合作現狀及啟示[J];福建信息技術教育;2011年02期
5 李瑜芳;;閩臺區(qū)域合作完善的價值取向與合作模式——以閩臺區(qū)域信息產業(yè)人才合作培育為例[J];福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年03期
6 張寶貴;陜陽忠;;海峽兩岸高等教育合作發(fā)展的策略研究[J];復旦教育論壇;2011年05期
7 金玨;;構建“雙師素質”教師培養(yǎng)長效機制的探索與實踐[J];廣西教育;2009年09期
8 郭榮;;基于校企合作的港口物流實訓模式的探究與實踐[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3年09期
9 張寶貴;陜陽忠;;海峽兩岸職業(yè)教育合作發(fā)展的策略研究[J];河北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1年01期
10 張海偉;李茹;;“雙師型”教師技能培養(yǎng)研究與實踐[J];機械職業(yè)教育;2010年08期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6條
1 趙楚;基于ZigBee的無線傳感器網絡能耗監(jiān)測系統(tǒng)的設計與實現[D];沈陽師范大學;2012年
2 王建輝;基于ZigBee的網關多點信息采集系統(tǒng)的研究與設計[D];鄭州大學;2012年
3 韋東麗;基于群智能算法的WSN路由技術研究[D];廣東工業(yè)大學;2012年
4 王艷;基于物聯網的森林病蟲害防治智能傳感系統(tǒng)研究[D];南京林業(yè)大學;2012年
5 王瑩;福建省高等教育供給問題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2年
6 董浩;無線傳感器網絡在智能電網中的應用研究[D];南京郵電大學;2013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肖健,呂愛琴,陳吉忠,朱明華;無線傳感器網絡技術中的關鍵性問題[J];傳感器世界;2004年07期
2 李瑜芳;;中國公辦高職校企合作模式、產學結合難點與對策[J];中國電子教育;2006年04期
3 李瑜芳;;關于海峽兩岸高校實施雙聯制的調研報告[J];福建省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09年01期
4 連希;;立足海峽西岸 創(chuàng)新閩臺科技交流合作互動機制的思考[J];技術與市場;2010年04期
5 李瑜芳;;試論“知行融通”型高職教材建設[J];教育與職業(yè);2007年27期
6 李瑜芳;;福建信息產業(yè)高職人才校企合作培養(yǎng)機制研究[J];教育與職業(yè);2008年15期
7 李瑜芳;;臺灣地區(qū)技職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研究[J];教育與職業(yè);2009年36期
8 林萍萍;;福建省開展閩臺高科技產業(yè)合作的SWOT分析[J];現代企業(yè);2009年11期
9 陳雄;杜以書;唐國新;;無線傳感器網絡的研究現狀及發(fā)展趨勢[J];系統(tǒng)仿真技術;2005年02期
10 張向前;劉璇璇;劉林峰;;閩臺產業(yè)經濟合作促進海峽西岸經濟區(qū)發(fā)展研究[J];中國科技論壇;2010年01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姜書漢;;高校爭設物聯網專業(yè) 緩解畢業(yè)生就業(yè)之殤[J];物聯網技術;2011年04期
2 王孝琴;徐秀云;;物聯網在大學生日常管理工作中的應用[J];大家;2010年24期
3 李鏵;;基于物聯網產業(yè)下的高校專業(yè)整合[J];張家口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0年04期
4 徐秀云;王孝琴;;物聯網在大學生日常管理工作中的應用[J];大家;2011年10期
5 張越煒;;物聯網技術在大學校園管理中的應用研究[J];湖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1年08期
6 ;全國大學生條碼自動識別知識競賽 西安歐亞學院榮獲團體總決賽本科組金獎[J];物聯網技術;2011年04期
7 ;天津大學加強與海外高校合作[J];北京教育(高教版);1994年02期
8 ;河北省召開“‘信息化與電子政務培訓’項目與高校合作說明會”[J];河北科技圖苑;2003年06期
9 劉憲軍;高校合作與合并辦學的資源配置問題研究[J];事業(yè)財會;2004年01期
10 費振新;;生態(tài)學視域下地方高校的合作與競爭[J];揚州大學學報(高教研究版);2008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條
1 藍榮聰;郗永勤;;閩臺高等教育協(xié)同發(fā)展的比較研究[A];第12屆中國科協(xié)年會第31分會場海峽兩岸區(qū)域合作與協(xié)同發(fā)展論壇論文集[C];2010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記者 戴嵐嵐 通訊員 陳小環(huán);漳州師院今年首次招收 171名閩臺合作項目學生[N];閩南日報;2011年
2 記者 鄭璜 通訊員 唐紅波;首個閩臺合作“數字創(chuàng)意學院”掛牌成立[N];福建日報;2010年
3 藍云;閩臺合作大學生創(chuàng)業(yè)培訓圓夢工程啟動[N];福建日報;2008年
4 孟曉蕊;閩臺合作:播撒大學生創(chuàng)業(yè)的種子[N];中國勞動保障報;2008年
5 宋金萍;六大優(yōu)惠政策推進我省國際合作辦學[N];新華日報;2005年
6 記者 潘繡文;福建中醫(yī)學院喜迎五十周年華誕[N];福建日報;2008年
7 本報記者 李珂 關建東;大學生創(chuàng)業(yè)期待更多“綠色通道”[N];福建日報;2009年
8 繆海林 吳恩海;建立高端人才培養(yǎng)機制 服務高新技術產業(yè)發(fā)展[N];中國高新技術產業(yè)導報;2005年
9 記者 林世雄;我省民辦高校學生首次赴臺訪學[N];福建日報;2010年
10 ;十年建成省內一流應用型本科大學[N];廈門日報;201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韓靖;山東省高校合作機制研究[D];山東理工大學;2008年
2 楊海英;物聯網技術在高校實驗室管理中的研究[D];復旦大學;2011年
3 趙毅;閩臺合作辦學學生教育管理模式探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2年
,本文編號:216435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ngjilunwen/xxjj/21643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