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期-審計】大數據、云計算技術對審計的影響研究
本文關鍵詞:大數據、云計算技術對審計的影響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一、專業(yè)詞匯解釋
大數據,或稱巨量資料,指的是所涉及的數據量規(guī)模大到無法利用現行主流軟件工具,在一定的時期內實現收集、分析、處理或轉化成為幫助決策者決策的有用信息。
云計算,美國國家標準技術研究院2009年關于云計算的定義是:云計算是一種按使用量付費的模式,這種模式提供可用的、便捷的、按需的網絡訪問,進入可配置的資源共享池,這些資源能夠被快速提供,只需投入很少的管理工作,或與服務供應商進行很少的交互。
審計抽樣風險,是指注冊會計師根據樣本得出的結論,可能不同于如果對整個總體實施與樣本相同的審計程序得出的結論的風險。抽樣風險是由抽樣引起的,與樣本規(guī)模和抽樣方法相關。
審計證據,是指注冊會計師為了得出審計結論、形成審計意見而使用的所有信息。審計證據包括構成財務報表基礎的會計記錄所含有的信息和其他信息。
二、提綱
(一)大數據、云計算的涵義與特征
1.大數據的涵義與特征
2.云計算的涵義與特征
3.大數據與云計算的關系
(二)大數據、云計算技術對審計的影響分析
1.大數據、云計算技術促進持續(xù)審計方式的發(fā)展
2.大數據、云計算促進總體審計模式的應用
3.大數據、云計算技術促進審計成果的綜合應用
4.大數據、云計算技術促進相關關系證據的應用
5.大數據、云計算技術促進高效數據審計的發(fā)展
6.大數據、云計算技術促進大數據審計師的發(fā)展
(三)強化大數據、云計算技術審計應用的建議
三、文章內容
(一)理論基礎
隨著云計算技術的出現,大數據吸引了全世界越來越多的關注。哈佛大學社會學教授加里金(2012)說:“這是一場革命,龐大的數據資源使得各個領域開始了量化進程,無論學術界、商界還是政府,所有領域都將開始這種進程!2009年,“大數據”概念才逐漸開始在社會上傳播。而“大數據”概念變得真正火熱,,卻是因為美國奧巴馬政府在2012年高調宣布了其“大數據研究和開發(fā)計劃”。
2006年8月9日,Google首席執(zhí)行官埃里克施密特在搜索引擎大會首次提出“云計算”的概念。
(二)文章創(chuàng)新
在大數據、云計算的新趨勢下,作者站在審計的角度全面分析了該趨勢對當前傳統的審計方式、審計抽樣技術、審計報告搜集等形成的新挑戰(zhàn),表明當前形勢下實施總體審計模式的可行性,提出“審計人員應開始從一個比以前更大、更全面的角度理解被審計單位,將“樣本=總體”植入審計人員的思維中!边@一顛覆傳統審計模式的新觀點。
四、文章結論
“大數據”“云計算”技術的產生和發(fā)展,不斷影響審計技術和方法的發(fā)展。審計組織和審計人員在大數據、云計算技術的沖擊下將發(fā)生重大的技術和方法的變革,審計技術和方法朝著數據化、及時性、智能化和預見性方向轉變和發(fā)展。為了應對“大數據”“云計算”技術對審計技術和方法發(fā)展的影響,審計理論界、實務界和行業(yè)組織應未雨綢繆,采取各種措施積極應對。
五、研究方法
文獻研究法,是根據一定的研究目的或課題,通過調查文獻來獲得資料,從而全面地、正確地了解掌握所要研究問題的一種方法。文獻研究法被廣泛用于各種學科研究中。其作用有:
(一)能了解有關問題的歷史和現狀,幫助確定研究課題。
(二)能形成關于研究對象的一般印象,有助于觀察和訪問。
(三)能得到現實資料的比較資料。
(四)有助于了解事物的全貌。
六、參考文獻
鄧川,楊文鶯.2012.云審計對會計事務所的機遇、挑戰(zhàn)與對策[J].財會研究(2):12-14
馬革.2012.云會計:會計信息化的新變革[J].中國總會計師(8):23-24
Michael Mike,姜進磊譯.云計算[M].機械工業(yè)出版社.
秦榮生.2013.云計算對會計審計的挑戰(zhàn)與對策[J].當代財經(1):76-79
維克托 邁爾-舍恩伯格著,盛楊燕,周濤譯.大數據時代——生活、工作與思維的大變革[M].浙江人民出版社.
文峰.2011.云計算與云審計——關于未來審計的概念與框架的一些思考[J].中國注冊會計師(2):34-36.
張為民.2009.云計算:深刻改變未來[M].科學出版社.
黨亞男、李繼龍整理自《審計研究》2014年第6期,作者:秦榮生
本文關鍵詞:大數據、云計算技術對審計的影響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19260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ngjilunwen/xxjj/1926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