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P2P網絡信貸的發(fā)展與監(jiān)管研究
本文關鍵詞:我國P2P網絡信貸的發(fā)展與監(jiān)管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湖南大學》 2013年
我國P2P網絡信貸的發(fā)展與監(jiān)管研究
楊華
【摘要】:P2P網絡信貸平臺是互聯(lián)網金融與民間金融相互結合的產物,,它超越了傳統(tǒng)熟人社會的限制,將傳統(tǒng)民間借貸的范圍延伸,彌補了傳統(tǒng)金融的短板,對普惠金融和民主金融價值的實現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自2007年8月中國首家P2P網絡借貸平臺拍拍貸成立以來,國內P2P網絡借貸迅速興起。不過,其發(fā)展呈現“野蠻生長”狀態(tài),面臨著諸多風險。如何對行業(yè)進行有效監(jiān)管,是擺在所有金融人面前的一個重要課題。 本文首先梳理了P2P網絡信貸平臺發(fā)展的四大理論基礎,包括網絡金融理論、民間金融理論、金融風險理論和金融監(jiān)管理論;然后對國內外P2P網絡信貸行業(yè)的發(fā)展現狀進行了詳細描述,并通過拍拍貸、紅嶺創(chuàng)投、宜信的案例分析對其中的主要經營模式進行了比較分析;在現狀分析的基礎上,透視行業(yè)發(fā)展過程中潛在的風險暴露,著重對其中的信用風險、經營風險、市場風險以及法律風險進行了解釋;為了促進我國P2P網絡信貸行業(yè)的健康發(fā)展,有必要將其納入我國金融監(jiān)管范圍。為此,本文在確立合理的監(jiān)管評價標準前提下,提出了行業(yè)自律、審慎監(jiān)管和監(jiān)管容忍度三大監(jiān)管原則,進而設立了一套以市場準入規(guī)則、個人征信體系、信息披露規(guī)范、市場退出機制為主要內容的行之有效的監(jiān)管制度,最后借鑒美國經驗提出了監(jiān)管模式的設計方案。
【關鍵詞】:
【學位授予單位】:湖南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3
【分類號】:F832.4;F49
【目錄】:
下載全文 更多同類文獻
CAJ全文下載
(如何獲取全文? 歡迎:購買知網充值卡、在線充值、在線咨詢)
CAJViewer閱讀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劉文雅;晏鋼;;我國發(fā)展P2P網絡信貸問題探究[J];北方經濟;2011年14期
2 錢金葉;楊飛;;中國P2P網絡借貸的發(fā)展現狀及前景[J];金融論壇;2012年01期
3 王艷;陳小輝;邢增藝;;網絡借貸中的監(jiān)管空白及完善[J];當代經濟;2009年24期
4 吳曉光;曹一;;論加強P2P網絡借貸平臺的監(jiān)管[J];南方金融;2011年04期
5 劉志峰;蔣茜;;民間資本陽光化的制度安排[J];甘肅社會科學;2012年02期
6 仲德濤;;金融監(jiān)管問題研究[J];黑龍江對外經貿;2008年10期
7 莫易嫻;;P2P網絡借貸國內外理論與實踐研究文獻綜述[J];金融理論與實踐;2011年12期
8 吳曉光;;論P2P網絡借貸平臺的客戶權益保護[J];金融理論與實踐;2012年02期
9 鈕明;;“草根”金融P2P信貸模式探究[J];金融理論與實踐;2012年02期
10 楊曉敏;韓廷春;;制度變遷、金融結構與經濟增長——基于中國的實證研究[J];金融與經濟;2006年06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劉文雅;晏鋼;;我國發(fā)展P2P網絡信貸問題探究[J];北方經濟;2011年14期
2 蹤家峰;熊行;周聰;;區(qū)域金融結構與經濟增長[J];財經科學;2009年09期
3 錢金葉;楊飛;;中國P2P網絡借貸的發(fā)展現狀及前景[J];金融論壇;2012年01期
4 吳曉光;曹一;;論加強P2P網絡借貸平臺的監(jiān)管[J];南方金融;2011年04期
5 張娜;;P2P在線借貸研究述評[J];經營管理者;2010年08期
6 沈鳳池;;面向小微企業(yè)的點對點網絡信貸平臺的規(guī)范化管理[J];北方經濟;2012年20期
7 王振;;P2P網絡借貸模式洗錢風險及應對措施探析[J];南方金融;2012年11期
8 徐軍輝;;從誘致性制度變遷到強制性制度變遷:溫州民間金融改革[J];貴州社會科學;2013年01期
9 徐偉新;;談P2P網絡借貸模式與非法集資犯罪[J];電子商務;2013年02期
10 伍興龍;;我國網絡借貸發(fā)展現狀與監(jiān)管路徑探析[J];南方金融;2013年03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2條
1 蔡瑞媛;溫小霓;;現代信用借貸的創(chuàng)新模式:P2P網絡借貸平臺[A];第九屆中國軟科學學術年會論文集(下冊)[C];2013年
2 李愛君;馬翹楚;;民間借貸網絡平臺法律問題研究[A];金融法學家(第二輯)[C];2010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5條
1 郭姝宇;中國農業(yè)機械化制度變遷及政策評價[D];吉林大學;2011年
2 雒春雨;P2P網絡借貸中的投資決策模型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2年
3 Md.Abdul Majid Pramanik;小額信貸與農村生計[D];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13年
4 魏嵐;農村金融產品與服務創(chuàng)新研究[D];吉林大學;2013年
5 萬校基;網絡借貸(P2P)平臺的成長模型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3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于源;遼寧縣域經濟發(fā)展的金融支持研究[D];東北財經大學;2010年
2 經青;區(qū)域金融結構與區(qū)域經濟增長[D];浙江大學;2011年
3 馬翹楚;民間借貸網絡平臺法律問題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11年
4 王曉娟;公司登記不實的法律問題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1年
5 解薇薇;我國建立公務員財產申報制度的對策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11年
6 高智松;縣域財政與金融支持經濟增長的實證研究[D];安徽大學;2011年
7 王旭;金融組織結構變遷的動因分析[D];湖南大學;2009年
8 韓煦;由消費金融公司的運營風險論我國個人信用體系的完善[D];西安科技大學;2011年
9 郭弈;P2P網絡借貸市場的融資成本與融資可獲得性研究[D];西南財經大學;2011年
10 張娜;P2P網絡信貸行為研究[D];西南財經大學;2011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杜曉山,孫若梅;農村小額信貸:國際經驗與國內扶貧社試點[J];財貿經濟;1997年09期
2 李增福;李杭芝;;關于中小企業(yè)網絡聯(lián)保信貸模式的探討[J];金融論壇;2010年03期
3 王艷;陳小輝;邢增藝;;網絡借貸中的監(jiān)管空白及完善[J];當代經濟;2009年24期
4 石晶;在我國建立個人信用制度問題初探[J];當代經濟研究;2000年07期
5 王碩平,陳志剛;我國最后貸款人制度改革問題探討[J];南方金融;2004年10期
6 吳曉光;曹一;;論加強P2P網絡借貸平臺的監(jiān)管[J];南方金融;2011年04期
7 張娜;;P2P在線借貸研究述評[J];經營管理者;2010年08期
8 蘇同華;金融開放與我國有效金融安全網建設[J];華東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年03期
9 張立杰;;規(guī)范發(fā)展網絡借貸的對策思考[J];黑龍江金融;2010年11期
10 楊宇良;;財路還是陷阱——網絡信貸AB面[J];互聯(lián)網天地;2010年10期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張永青;我國小額信貸商業(yè)化發(fā)展研究[D];西南財經大學;2006年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劉福禮;P2P技術在電子商務中的應用[J];黑龍江對外經貿;2005年10期
2 任利成;;P2P電子商務價值創(chuàng)造研究[J];太原科技大學學報;2006年02期
3 張偉峰;瞿彭志;;基于P2P技術的供應鏈信息共享應用模式探討[J];商業(yè)時代;2007年28期
4 方園;;P2P網絡電視廣告投放的優(yōu)勢[J];新聞天地(下半月刊);2011年02期
5 胡偉莉;黃華文;丁成忠;;普通高校網絡繼續(xù)教育管理信息化的研究[J];產業(yè)與科技論壇;2007年01期
6 王靜;;P2P合法化的途徑探索[J];現代商貿工業(yè);2008年12期
7 王清水;;校園網絡流量的分析和控制[J];消費導刊;2009年05期
8 王進軍;;P2P流媒體直播技術在網絡教育中的應用研究[J];魅力中國;2010年17期
9 李潔;;商業(yè)化使P2P從草根走向殿堂[J];信息與電腦(理論版);2010年04期
10 朱少林;王振兵;;P2P與B2B電子商務新模式[J];電子商務;2007年07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袁野;王國仁;張瑩;;P2P環(huán)境下度量空間中的相似查詢處理[A];第二十五屆中國數據庫學術會議論文集(二)[C];2008年
2 李鈞;王新;;P2P存儲網絡中的冗余維持[A];第15屆全國信息存儲技術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8年
3 徐陳鋒;奚宏生;江琦;殷保群;;一類分層非結構化P2P系統(tǒng)的隨機優(yōu)化[A];第二十六屆中國控制會議論文集[C];2007年
4 唐晨;孫立峰;楊士強;;基于減小切換延遲的P2P流媒體服務器帶寬分配研究[A];第六屆和諧人機環(huán)境聯(lián)合學術會議(HHME2010)、第19屆全國多媒體學術會議(NCMT2010)、第6屆全國人機交互學術會議(CHCI2010)、第5屆全國普適計算學術會議(PCC2010)論文集[C];2010年
5 張建標;張濤;;一種基于流量行為的P2P協(xié)議識別方法[A];CCF NCSC 2011——第二屆中國計算機學會服務計算學術會議論文集[C];2011年
6 楊艷春;孟祥武;;P2P網絡服務環(huán)境中的節(jié)點相似性度量研究[A];CCF NCSC 2011——第二屆中國計算機學會服務計算學術會議論文集[C];2011年
7 張娜娜;;P2P流量識別方法研究[A];江蘇省電子學會2010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0年
8 蔡文淵;夏添;徐林昊;錢衛(wèi)寧;周水庚;周傲英;;P2P環(huán)境下的視圖選擇[A];第二十屆全國數據庫學術會議論文集(技術報告篇)[C];2003年
9 丁婕;古永紅;陳冬宇;;交易信任、心理感知與出借意愿——P2P在線借貸平臺的出借意愿影響因素分析[A];第五屆(2010)中國管理學年會——信息管理分會場論文集[C];2010年
10 茍紅玲;孫衛(wèi)喜;;P2P對等網絡信任模型研究[A];2011高等職業(yè)教育電子信息類專業(yè)學術暨教學研討會論文集[C];2011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記者 朱周;[N];昆明日報;2011年
2 本報記者 陳嘉頌;[N];電腦報;2002年
3 本報記者 李彥赤;[N];中國城鄉(xiāng)金融報;2011年
4 農總行農戶金融部 黃邁;[N];中國城鄉(xiāng)金融報;2009年
5 本報記者 楊慶廣;[N];中國電子報;2009年
6 馬莉 撰稿;[N];國際經貿消息;2000年
7 何晶;[N];人民郵電;2009年
8 本報記者 王麗娟;[N];中國經濟時報;2009年
9 主持人 王漢;[N];中國城鄉(xiāng)金融報;2009年
10 陳代壽;[N];中國計算機報;2002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楊磊;針對P2P節(jié)點不合作行為的信任與激勵機制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12年
2 劉佳琦;移動P2P覆蓋網拓撲結構及節(jié)點合作保障機制研究[D];中南大學;2012年
3 高見;基于P2P的僵尸網絡及關鍵技術研究[D];北京郵電大學;2011年
4 曹旭斌;P2P在線借貸平臺社會資本測量及作用問題研究[D];西南財經大學;2013年
5 王廣奇;基于P2P框架的數據庫網格中若干關鍵技術的研究[D];東北大學;2008年
6 張小松;P2P蠕蟲行為模型及遏制方法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11年
7 危婷;P2P流媒體系統(tǒng)的測量分析和建模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12年
8 李偉;P2P文件共享系統(tǒng)效率和公平性研究[D];北京郵電大學;2013年
9 唐浩坤;動態(tài)環(huán)境下P2P蠕蟲防御模型的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13年
10 陳一帥;P2P流媒體系統(tǒng)能力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10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李寧;基于分布式環(huán)境下的P2P信任模型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10年
2 潘雍;基于噴泉碼的P2P文件共享系統(tǒng)研究[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10年
3 劉紅剛;P2P模糊信任模型中的隸屬度預測和權重分配研究[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09年
4 肖瑋;基于混合P2P網絡的應用層組播系統(tǒng)研究與實現[D];中南大學;2010年
5 劉倩;基于感知風險的P2P信任模型研究[D];河北大學;2009年
6 雷禹;P2P網絡終端系統(tǒng)的設計與實現[D];華中科技大學;2009年
7 田新軍;基于P2P技術的視頻會議系統(tǒng)[D];電子科技大學;2009年
8 楚永;P2P服務提供者版權侵權責任研究[D];吉林大學;2010年
9 李薇;非結構化P2P網絡搜索算法研究[D];西安理工大學;2010年
10 潘正軍;基于激勵的P2P非結構化自我優(yōu)化搜索算法研究[D];太原理工大學;2010年
本文關鍵詞:我國P2P網絡信貸的發(fā)展與監(jiān)管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15647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ngjilunwen/xxjj/1564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