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互聯網的發(fā)展與創(chuàng)新
本文關鍵詞:2014年互聯網的發(fā)展與創(chuàng)新 出處:《青年記者》2014年36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更多相關文章: 互聯網管理 網絡安全 群眾工作 總體布局 自媒體 領導小組 騰訊 國家安全 國信辦 優(yōu)酷
【摘要】:正盡管2014年是中國接入國際互聯網20周年,但在這一年,互聯網的焦點并不在回顧與追尋,而更多地在發(fā)展與前瞻。2014年2月27日中央網絡安全與信息化領導小組成立,標志著中國的互聯網從2014年開始,走上一條從大國向強國進軍的道路。確立建設互聯網強國的發(fā)展方向與著力點2月,習總書記主持召開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領導小組第一次會議并發(fā)表重要講話。他強調,網絡安全和信息化是事關國家安全和國家發(fā)展、事關廣大人民群眾工作生活的重大戰(zhàn)略問題,要從國際國內大勢出發(fā),總體布局,統
[Abstract]:Although 2014 marks the 20th anniversary of China's access to the Internet, the focus of the Internet is not looking back and seeking. In February 27th 2014, the Central Network Security and Informatization leading Group was established, marking the beginning of China's Internet from 2014. Take a road from a big country to a powerful country. Establish the direction and focus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net power in February. General Secretary Xi presided over the first meeting of the Central leading Group on Network Security and Informatization and delivered an important speech. He stressed that network security and informatization are related to national security and national development. The major strategic issues concerning the work and life of the broad masses of the people should be based on the general situation at home and abroad, the overall layout, and the overall situation.
【作者單位】: 中國傳媒大學新聞學院;
【分類號】:F49
【正文快照】: 盡管2014年是中國接入國際互聯網20周年,但在這一年,互聯網的焦點并不在回顧與追尋,而更多地在發(fā)展與前瞻。2014年2月27日中央網絡安全與信息化領導小組成立,標志著中國的互聯網從2014年開始,走上一條從大國向強國進軍的道路。確立建設互聯網強國的發(fā)展方向與著力點2月,習總書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彭云;;齊抓共管 共同探索互聯網管理長效機制 四川13部門首次召開互聯網管理工作聯席會議[J];通信與信息技術;2009年02期
2 李振坤;;在上海市互聯網協會第二屆會員大會上的致辭(節(jié)選)[J];電信快報;2009年10期
3 鐘瑛;;互聯網管理模式、原則及方法探析[J];三峽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0年01期
4 付玉輝;;移動互聯網治理:深入社會肌理,構造開放社會[J];互聯網天地;2011年04期
5 ;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設立及職責答問[J];信息安全與通信保密;2011年06期
6 張英;;蘇少林:互聯網管理如何把握好“度”?[J];江蘇通信;2011年05期
7 付云;;中網,讓互聯網更可信[J];互聯網周刊;2011年24期
8 蔣慧麗;;互聯網管理模式、原則及方法[J];無線互聯科技;2012年11期
9 王世偉;;被互聯網挑戰(zhàn)的時代[J];社會觀察;2013年03期
10 ;美國互聯網管理新變化[J];中國記者;2013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6條
1 李菁菁;;淺析西方國家互聯網管理的通行做法[A];第二十一次全國計算機安全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6年
2 張濤甫;;“脫嵌”與“回籠”——中國互聯網的規(guī)制路徑初探[A];數字未來與媒介社會2[C];2010年
3 黃澄清;;互聯網的約束與發(fā)展[A];新媒體:競合與共贏[C];2007年
4 蘇少林;;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我國互聯網管理工作的思考[A];兩化融合與物聯網發(fā)展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0年
5 張密;陸奕;;互聯網藥品服務監(jiān)管現狀和發(fā)展趨勢[A];2012年中國藥學會藥事管理專業(yè)委員會年會暨“十二五”醫(yī)藥科學發(fā)展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冊)[C];2012年
6 黃志雄;萬燕霞;;論互聯網管理措施在WTO法上的合法性——以“谷歌事件”為視角[A];WTO法與中國論叢(2011年卷)[C];2010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本報記者 楊琳樺;突尼斯爭議散去:互聯網管轄權中國貢獻[N];21世紀經濟報道;2005年
2 ;美國仍將獨掌互聯網管理權[N];網絡世界;2005年
3 廣發(fā)證券有限責任公司 陳云賢 博士 張孟友 博士;美國互聯網發(fā)展及其政策制定[N];證券時報;2001年
4 中國工程院副院長 鄔賀銓;應用擴展推動互聯網創(chuàng)新發(fā)展[N];中國電子報;2007年
5 記者 王龍玉;加強網絡管理 維護信息安全[N];金華日報;2006年
6 李斌;加強對互聯網的管理[N];經濟參考報;2006年
7 記者 胡紅軍;著手建立互聯網管理長效機制[N];經濟日報;2006年
8 朱新開;部門聯動推進互聯網健康發(fā)展[N];江陰日報;2007年
9 甘信建;四川:七大舉措強化互聯網管理[N];人民郵電;2006年
10 孟偉松;互聯網治理宜采取“政府支持、民間運作”模式[N];人民郵電;2007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4條
1 劉瑛;互聯網使用對個體健康行為的影響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1年
2 陳共德;互聯網精神交往形態(tài)分析[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2年
3 黃剛;整合與互動[D];中國傳媒大學;2007年
4 鄭素俠;互聯網使用與內地大學生的社會資本[D];華中科技大學;2008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劉騰飛;基于互聯網能力成熟度模型的中美互聯網治理研究[D];北京郵電大學;2009年
2 金正連;互聯網時代未成年人成長的內在需要及對策研究[D];重慶師范大學;2006年
3 尚磊;“互聯網/權力”研究[D];內蒙古大學;2006年
4 姜群;英國互聯網管理體制透視[D];華中科技大學;2006年
5 王靜靜;從美國政府的互聯網管理看其對中國的借鑒[D];華中科技大學;2006年
6 白志偉;法國的互聯網與公共領域[D];廣西民族大學;2012年
7 吳靜;互聯網信息影響力形成過程中政府角色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11年
8 謝倫丁;以城市生活門戶網站為例探討攜程模式類互聯網應用的擴散[D];南昌大學;2007年
9 胡涵;互聯網新政治與替代性民主[D];復旦大學;2011年
10 吳紹輝;我國互聯網管理現狀與對策研究[D];內蒙古師范大學;2013年
,本文編號:140267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ngjilunwen/xxjj/14026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