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經濟論文 > 投融資論文 >

集合資金信托收益中的個人所得稅制度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0-05-21 12:04
【摘要】:集合資金信托是我國商業(yè)信托最常見的形式,作為一種專業(yè)性的投資工具,相較于一般普通的信托它具有兩個自身獨特的要求:其一,受托人必須為信托公司,其二,委托人與受益人為同一人。本文的研究主題是集合資金信托中的個人所得稅制度。由于缺乏針對信托所得的專門性法律規(guī)定,實踐中對于信托中的個人所得稅征繳是非;靵y的。其中主要存在著四方面的問題。第一,所得性質不明;第二,對于該種所得在信托受托人層面和受益人層面雙重交稅;第三,信托本金無法從收益中扣除;第四,個人所得稅的扣繳義務人不明。我國法上信托不具有法人主體資格,僅被視為一個財產集合。稅務機關對于信托收益這一類財產性所得的所得稅征納是建立在財產所有權歸屬的基礎之上的。信托誕生于英美法系,其財產上具有雙重所有權的制度,這與我國一元所有權制度相沖突,故而我國在信托民事立法中,對信托財產所有權的歸屬的認定采取了模糊的態(tài)度。民法中對所有權權屬的回避和稅法上建立在所有權歸屬于之上的納稅方式共同導致了信托納稅的混亂。通過研究比較法上的信托所有權制度和納稅規(guī)則,可以發(fā)現(xiàn)英美法系上的信托雙重所有制度其實是對大陸民法中所有權中的權能進行了拆分。真正引發(fā)財產性所得納稅義務的是所有權中的收益權能的實現(xiàn),與所有權中的其他權能并不相干。在此基礎之上,沒有必要將所得稅的征納與所有權的歸屬捆綁在一起,只要把握住“收益”這一項權能的實現(xiàn)環(huán)節(jié),就能夠對信托收益財產性的所得稅進行有效的征納。信托財產所有權歸屬雖然爭議不斷,但是其中的“收益”這一權能的歸屬卻是非常明確地歸屬于受益人。當信托向受益人分配收益時,受益人所享有的“收益”這一項權能得以實現(xiàn),在此環(huán)節(jié)發(fā)生受益人的納稅義務。這是對信托收益征納所得稅的基本邏輯鏈,在此邏輯基礎上,本文又對完善信托收益?zhèn)人所得稅繳納的相關制度提出建議。
【學位授予單位】:浙江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9
【分類號】:D922.22;D922.282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袁田;;普通法信托向法定信托的嬗變:美國《統(tǒng)一法定信托實體法案》的組織法變革[J];商事法論集;2014年01期

2 金滿濤;;我國信托生態(tài)的動態(tài)平衡與可持續(xù)發(fā)展[J];陜西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8年01期

3 龔煈;;論信托剛性兌付的困境與出路[J];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研究生學報;2013年04期

4 周純;;消費信托相關法律問題探析[J];山西省政法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9年01期

5 徐衛(wèi);;信托融入民法典的邏輯理據(jù)與體例選擇[J];交大法學;2019年02期

6 郭升璽;;離岸信托:善用管轄法律的化學變化[J];金融博覽(財富);2018年02期

7 馮邁;;探究信托風險的成因與防范[J];中外企業(yè)家;2018年10期

8 李繁;;我國家族信托設立的現(xiàn)狀、問題及對策研究[J];中國市場;2018年22期

9 吳朔;李雁榮;;美、日經驗啟示我國信托發(fā)展方向[J];當代金融家;2018年06期

10 孟波;;家族信托在我國發(fā)展的制約因素及對策[J];智富時代;2016年1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魏耀榮;;關于信托法(草案)的幾個問題[A];和諧社區(qū)通訊2017年第2、3期(總第49、50期)[C];2017年

2 侯懷霞;;論信托法的歷史演進及對我國繼受信托法的反思[A];中國商法年刊(2008):金融法制的現(xiàn)代化[C];2008年

3 余輝;;近現(xiàn)代英國信托法的一個重要內容:英國公共受托人的發(fā)展[A];全國外國法制史研究會學術叢書——20世紀外國民商法的變革[C];2003年

4 ;思誠——信托法實施13周年有感[A];中國銀行法學研究會信托法專業(yè)委員會會員通訊(第一期)[C];2014年

5 夏斌;;資管業(yè)務終將回歸真正的信托[A];《IMI研究動態(tài)》2017年上半年合輯[C];2017年

6 王艷梅;;信托——一種有效的資本運營制度安排[A];中國商法年刊第三卷(2003)[C];2003年

7 鄭磊;;我國境內家族信托法律完善研究[A];金融法學家(第八輯)[C];2016年

8 王妍;;詳解中外家族信托的發(fā)展與差異[A];《上海法學研究》集刊(2019年第2卷 總第2卷)[C];2019年

9 吳弘;;信托法的信用基礎[A];中國商法年刊第二卷(2002)[C];2002年

10 ;致會員的一封信[A];中國銀行法學研究會信托法專業(yè)委員會會員通訊(第一期)[C];2014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本報記者 陳彥蓉;守正出新 信托業(yè)轉型再出發(fā)[N];金融時報;2019年

2 本報記者 張奇;落實盡職自律承諾 促進信托業(yè)穩(wěn)健發(fā)展[N];21世紀經濟報道;2018年

3 本報記者 張奇;1萬元門檻的公募信托來了? 監(jiān)管正醞釀一系列信托新政策[N];21世紀經濟報道;2019年

4 本報記者 胡萍;兩會中的“信托”事[N];金融時報;2019年

5 本報記者 胡萍;法學專家表示:信托法修訂應提高到國家戰(zhàn)略高度[N];金融時報;2019年

6 本報記者 陳彥蓉;品牌信托:一種新的品牌資產管理機制[N];金融時報;2019年

7 本報記者 劉夏村;信托產品“剛兌癮”該戒了[N];中國證券報;2018年

8 中國信登黨委書記、董事長 文海興;打造信托行業(yè)發(fā)展新高地和創(chuàng)新前沿[N];金融時報;2018年

9 特約撰稿 趙廉慧 中國政法大學民商經濟法學院副教授;理財業(yè)務的民事法律基礎仍是信托法[N];民主與法制時報;2018年

10 本報記者 常艷軍;買保險還可“配”信托[N];經濟日報;2016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6條

1 常照倫;兩岸信托法制的比較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5年

2 呂芳榕;信托·信托產權·信托會計[D];暨南大學;2005年

3 李曉云;公司向信托的回歸[D];西南政法大學;2006年

4 李勇;信托業(yè)監(jiān)管法律問題研究[D];中南大學;2006年

5 吳真;公共信托原則研究[D];吉林大學;2006年

6 曾文生;論規(guī)避與信托[D];中國政法大學;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劉飛翔;GM信托有限公司的經營績效研究[D];鄭州大學;2019年

2 王倩;國內家族信托的法律風險與防范研究[D];廈門大學;2017年

3 李云鵬;論我國家族信托的法治環(huán)境與制度完善[D];北京郵電大學;2019年

4 宣靈;集合資金信托收益中的個人所得稅制度研究[D];浙江大學;2019年

5 施藝;論我國家族信托面臨的法律障礙及其立法完善[D];浙江大學;2019年

6 蘇柳丹;涉外家族信托法律適用研究[D];浙江大學;2019年

7 方森林;我國農村土地經營權信托法律問題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9年

8 瞿丹;藝術品在財富管理中的功能研究[D];中央美術學院;2019年

9 陳功;我國信托法語境下委托人權利的法律調整[D];華東政法大學;2017年

10 張芳;信托委托人的債權人權利保護法律制度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7年

,

本文編號:2674264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ngjilunwen/touziyanjiulunwen/2674264.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All Rights Reserved | 網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3007f***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