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權激勵對我國上市公司績效及股價的影響
發(fā)布時間:2017-03-20 05:05
本文關鍵詞:股權激勵對我國上市公司績效及股價的影響,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股權激勵制度誕生于20世紀50年代,作為一項重大的機制創(chuàng)新,旨在解決現代企業(yè)管理中所有權和經營權分離所帶來的委托代理沖突。20世紀80年代,以美國為代表的西方國家上市公司廣泛運用了股權激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我國在證券市場建立初期零散的進行過股權激勵試點,直到2005年,證監(jiān)會發(fā)布《上市公司股權激勵管理辦法》(試行),為我國上市公司實施股權激勵提供了規(guī)范引導和政策支持,股權激勵制度才有了快速的發(fā)展。尤其自2010年以來,隨著我國經濟增長步伐的放緩,上市公司急迫尋求途徑提升自身業(yè)績,股權激勵便成為了一個較好的選擇。由于我國早年實施股權激勵的公司較少,先前國內學者的研究缺乏大樣本數據基礎。2010年以來,我國實施股權激勵的上市公司大幅增加,據wind數據庫統(tǒng)計,截至2015年12月31日,已有滬深兩市(包括中小板和創(chuàng)業(yè)板)上市公司公布合計1112份股權激勵方案,為股權激勵效果研究提供了充分的數據支持。本文在先前學者研究的基礎之上,運用規(guī)范分析和實證分析相結合的方式,分析和研究了我國上市公司股權激勵實施現狀和實施效果。首先,本文對股權激勵的相關概念和理論基礎進行了解釋:描述了股權激勵的相關概念,包括股權激勵概念、股權激勵標的、股權激勵要素等概念;理論基礎部分主要包括委托代理理論、激勵理論、人力資本理論等,理論的發(fā)展加速了股權激勵制度的產生與完善。此外,本文梳理了我國股權激勵政策和法律的發(fā)展歷程和上市公司股權激勵實施現狀,發(fā)現我國上市公司股權激勵數量在近幾年飛速增長且成功率不斷攀升、中小板和創(chuàng)業(yè)板公司對股權激勵更為喜好等情況。其次,本文針對股權激勵實施后上市公司績效和股價的變化做了兩個實證研究?冃Р糠,本文選取了2005-2014年成功實施股權激勵上市公司的588份方案為研究樣本,以公司超額凈資產收益率為被解釋變量,以股權激勵額度、激勵期限、激勵標的(虛擬變量)為解釋變量,綜合選取公司資產負債率、資產總額等控制變量,構建多元回歸模型,對比分析研究股權激勵對我國上市公司績效的影響。實證結果表明股權激勵期間上市公司績效表現較好;激勵額度與公司績效總體正相關;限制性股票標的公司績效表現優(yōu)于股票期權標的等,同時股權激勵結束后公司績效明顯下滑,表明長期來看股權激勵效果不佳。股價部分,同樣以2005-2014年成功實施股權激勵上市公司的588份方案為研究樣本,利用單樣本t檢驗和作圖比較,對比分析研究了公司股權激勵方案公布后中長期股票價格的變化。實證結果表明股權激勵對我國上市公司股價表現有較為明顯的促進作用,該促進作用對限制性股票和股票期權標的股權激勵上市公司股價表現差異不明顯。最后,本文綜合比較分析了實證結果,提出了以下五方面政策建議:一、推行適合自身的股權激勵制度。二、將行權條件與激勵結束后績效水平掛鉤。三、建立規(guī)范性的約束機制。四、完善股權激勵法律法規(guī)。五、加強監(jiān)督,減少股票市場的市場操縱行為。
【關鍵詞】:委托代理 股權激勵 上市公司 績效 股價
【學位授予單位】:華東政法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F272.92;F832.51;F275
【目錄】:
- 摘要2-4
- abstract4-9
- 緒論9-21
- 一、研究背景與意義9-11
- 二、文獻綜述11-17
- 三、研究思路與研究方法17-19
- 四、創(chuàng)新點與不足19-21
- 第一章 股權激勵的相關概念和理論基礎21-28
- 第一節(jié) 股權激勵的相關概念21-25
- 一、股權激勵的概念21
- 二、股權激勵標的21-23
- 三、股權激勵要素23-25
- 第二節(jié) 股權激勵的理論基礎25-28
- 一、委托代理理論25-26
- 二、激勵理論26
- 三、人力資本理論26-28
- 第二章 股權激勵的政策法律和實施現狀28-34
- 第一節(jié) 我國股權激勵政策和法律的發(fā)展歷程28-29
- 第二節(jié) 我國上市公司股權激勵實施現狀29-34
- 一、歷史分布和實施成功率29-30
- 二、市場分布30-31
- 三、激勵標的分布31-32
- 四、激勵指標(作為行權條件)分布32
- 五、激勵額度分布32-33
- 六、激勵期限分布33-34
- 第三章 股權激勵與上市公司績效關系的實證分析34-51
- 第一節(jié) 研究假設34-36
- 第二節(jié) 樣本選取和變量設定36-39
- 一、樣本選取36
- 二、變量設定36-39
- 第三節(jié) 模型設計和研究思路39
- 第四節(jié) 實證分析過程及結論39-51
- 一、描述性統(tǒng)計39-41
- 二、單變量相關性分析41-43
- 三、多元回歸結果43-48
- 四、多元回歸結果分析48-51
- 第四章 股權激勵與上市公司股價關系的實證分析51-57
- 第一節(jié) 樣本選取51
- 第二節(jié) 研究思路51-52
- 第三節(jié) 單樣本t檢驗52-57
- 第五章 研究結論及建議57-61
- 第一節(jié) 研究結論概括57-58
- 第二節(jié) 相關建議58-61
- 一、推行適合自身的股權激勵制度58-59
- 二、將行權條件與激勵結束后績效水平掛鉤59
- 三、建立規(guī)范性的約束機制59
- 四、完善股權激勵法律法規(guī)59-60
- 五、加強監(jiān)督,減少股票市場的市場操縱行為60-61
- 參考文獻61-66
- 在讀期間發(fā)表的學術論文及研究成果66-67
- 后記67-68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劉志遠;毛淑珍;樂國林;;控股股東對上市公司股權集中度影響的實證分析[J];財貿研究;2008年01期
2 韓蔥慧;胡國柳;;股權集中度與會計信息質量相關性的實證研究[J];瓊州學院學報;2009年05期
3 劉華;鄭軍;;高新技術上市公司股權激勵與公司業(yè)績——基于自主創(chuàng)新的視角[J];會計之友(上旬刊);2010年12期
4 李垣;郭海;弋亞群;劉益;;股權集中度影響產品創(chuàng)新與學習導向[J];新財經;2011年08期
5 石勁磊;中外券商股權結構比較研究[J];貴州商專學報;2001年04期
6 張華,鄢華;企業(yè)股權集中度的決定因素[J];西南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年03期
7 鄭德s,
本文編號:25718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ngjilunwen/touziyanjiulunwen/257189.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