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國家審計職業(yè)勝任能力的幾點思考
[Abstract]:The competence of the national auditing profession belongs to the category of auditing profession, which has systematic characteristics. It needs to fully understand the characteristics, duties and procedures of the state audit, and also need to make a thorough analysis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practice of the practitioners themselve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ofessional cognition of national audit from four aspects: post responsibility, career development, life orientation and internal and external environment.
【作者單位】: 審計署廣州特派辦;
【分類號】:F239.4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郎少萍;試探我國國家審計領導體制的改革[J];上海會計;2000年11期
2 趙彥強;國家審計工作中存在的幾個誤區(qū)[J];中國審計信息與方法;2002年02期
3 朱紅武,余建瑞;淺談國家審計對社會審計成果的利用[J];審計月刊;2002年02期
4 張杰明;一篇國家審計的宣言書——紀念楊時展先生《國家審計的本質》發(fā)表二十周年[J];廣東審計;2003年02期
5 宇輝;WTO對國家審計法制建設的影響及應對[J];陜西審計;2003年S2期
6 凌啟生;;國家審計誠信建設芻議[J];南方論刊;2003年08期
7 王素梅,趙楊;論國家審計的職能轉型——基于公共行政模式的演變分析[J];理論學刊;2004年12期
8 雙磊 ,史一凡 ,徐楊;國家審計發(fā)展前瞻[J];理財雜志;2004年12期
9 曹敏;國家審計機關如何規(guī)避和防范審計風險[J];江蘇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1期
10 陳希暉,邢祥娟;論審計制約權力的局限性[J];審計與經濟研究;2005年0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郭強華;;我對國家審計“免疫系統(tǒng)”論的不同看法[A];中國會計學會審計專業(yè)委員會2010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0年
2 福州大學會計系審計課題組;;加入WTO對國家審計的影響[A];福建省審計工作研討會論文集[C];2002年
3 Patricia Arredondo;;在全球化的社會中提升實踐文化勝任能力[A];第五屆世界心理治療大會論文摘要[C];2008年
4 魯永勤;;如何做一名技師長[A];2009中華醫(yī)學會影像技術分會第十七次全國學術大會論文集[C];2009年
5 ;“分會”秘書處崗位職責秘書長崗位職責[A];中國土木工程學會建筑市場與招標投標分會十周年紀念專集(1993-2003)[C];2003年
6 王英;;病案室的規(guī)范化管理[A];中華醫(yī)院管理學會第十次全國病案管理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1年
7 劉翔陽;;病案科的工作任務崗位職責[A];中華醫(yī)院管理學會第十次全國病案管理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1年
8 ;秘書處司機崗位職責[A];中國土木工程學會建筑市場與招標投標分會十周年紀念專集(1993-2003)[C];2003年
9 馮敏;;辛亥革命與民國時期國家審計的發(fā)展[A];孫中山與辛亥革命——紀念辛亥革命90周年論文集[C];2001年
10 ;秘書處辦公室秘書(兼出納)崗位職責[A];中國土木工程學會建筑市場與招標投標分會十周年紀念專集(1993-2003)[C];2003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本報記者 申屠青南;今年保薦代表人勝任能力考試通過率為18.27%[N];中國證券報;2008年
2 記者 嚴峻嶸;公務員職業(yè)勝任能力新要求[N];人才市場報;2011年
3 張平 審計署駐重慶特派辦;充分認識和發(fā)揮國家審計的重要作用[N];中國審計報;2010年
4 肖振東 審計署財政審計司;國家審計應從適應性調整向主動性調整轉變[N];中國審計報;2010年
5 本報記者;國家審計要在國家治理中發(fā)揮積極作用[N];中國審計報;2011年
6 謝秀芳;體現(xiàn)真正的職業(yè)勝任能力[N];中國財經報;2004年
7 本報記者 楊茜;國家審計仍處于第一階段[N];第一財經日報;2004年
8 張宏業(yè);WTO與國家審計環(huán)境[N];山西經濟日報;2002年
9 范建軍;建設單位主動配合國家審計[N];中國審計報;2011年
10 早報首席評論員 魯寧;李金華,請繼續(xù)堅韌地審[N];東方早報;2007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李季澤;國家審計法理研究[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2年
2 王華;基于政府治理的國家審計研究[D];西南財經大學;2009年
3 祝遵宏;國家審計職能新論[D];西南財經大學;2010年
4 馬力;職業(yè)發(fā)展研究——構筑個人和組織雙贏模式[D];廈門大學;2004年
5 王淑梅;國家審計質量與效果的研究[D];吉林大學;2008年
6 胡志勇;我國國家審計管理機制創(chuàng)新研究[D];南昌大學;2006年
7 陳太輝;我國國家審計職能演化規(guī)律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8年
8 陳塵肇;中國國家審計結果公告制度問題研究與機制設計[D];重慶大學;2009年
9 劉曉紅;關于企業(yè)人力資源評價信息處理系統(tǒng)的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04年
10 黑建敏;地方本科高校人事分配制度深化改革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8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陳夢冉;憲政視域下我國國家審計法律問題研究[D];山東科技大學;2010年
2 張龍?zhí)?國家審計質量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11年
3 馬建波;基于“免疫系統(tǒng)”論的國家審計職能研究[D];天津財經大學;2010年
4 周穎;高校教師崗位設置研究[D];首都經濟貿易大學;2008年
5 張俊;人力資源從業(yè)者勝任能力開發(fā)的路徑研究[D];黑龍江大學;2010年
6 尹紹清;高校教師職業(yè)發(fā)展探究[D];云南師范大學;2004年
7 陳潔敏;國有醫(yī)藥企業(yè)新員工職業(yè)發(fā)展研究[D];首都經濟貿易大學;2008年
8 安春陽;中國第三冶金建設公司干部管理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03年
9 王寶偉;綠城集團員工培訓與職業(yè)發(fā)展實施方案[D];鄭州大學;2004年
10 張淑林;國家審計的發(fā)展史及其獨立性研究[D];天津財經學院;2004年
,本文編號:238445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ngjilunwen/sjlw/23844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