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審計應注意事項
本文選題:注冊會計師 + 審計報告; 參考:《財會學習》2011年04期
【摘要】:正一、項目前期安排1.了解行業(yè)背景。由于項目安排等原因,很多IPO項目的注冊會計師很難一開始就熟悉其行業(yè)及業(yè)務對象特征。因此,筆者認為在前期調查中,應當分兩方面進行。一是對行業(yè)及企業(yè)的整體了解,主要渠道有網絡以及一些專業(yè)書刊,特別是對于同行業(yè)中已預披露或者已上市的公司,要了解客戶行業(yè)競爭情況和技術特點及其對財務狀況的影響:二是利用項目組人員調查的財務數(shù)據(jù)情況,初步了解及分析企業(yè)的財務狀況。
[Abstract]:First, the pre-project arrangement 1. Know the background of the industry. For reasons such as project arrangement, it is difficult for many IPOs to be familiar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ir industry and business objects in the beginning. Therefore, I believe that in the early investigation, should be divided into two aspects. One is the overall understanding of the industry and enterprises. The main channels are the Internet and some professional books and periodicals, especially for companies in the same industry that have been pre-disclosed or listed. It is necessary to understand the competition and tech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ustomer industry and its impact on the financial situation. Second, we should make use of the financial data investigated by the project team to preliminarily understand and analyze the financial situation of the enterprise.
【分類號】:F239.4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史兆海 ,段尊玲;投資公司審計問題及其對審計報告的影響[J];財會通訊(綜合版);2005年11期
2 李春瑜;持續(xù)經營審計準則在編制審計報告時的應用——從數(shù)家公司的審計報告談起[J];中國內部審計;1999年12期
3 楊志國;;如何區(qū)分審計報告類型[J];財務與會計;2003年08期
4 胡少先;;審計報告的內容和體例[J];財務與會計;1994年10期
5 孫錚,姜秀華;論民間審計中的委托代理關系[J];財經研究;1997年03期
6 肖文強,張英明;改進注冊會計師審計報告的幾點意見[J];財會通訊;2003年04期
7 康輝;劉志耕;;強調事項段內涵及實務分析[J];經濟視角(中國納稅人);2007年12期
8 郝北平;;試論我國審計重要性準則的運用[J];西安郵電學院學報;2009年02期
9 孫燕紅;張文麗;彭暉;;上市公司年度審計報告探析[J];中國注冊會計師;2005年12期
10 魏冕;;淺談外部審計的質量控制[J];中州煤炭;2007年0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顧遠;;誰需要高質量的審計?——基于中小企業(yè)審計現(xiàn)狀的分析[A];中國會計學會高等工科院校分會2010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0年
2 張曾蓮;;政府審計的新力量:注冊會計師[A];中國會計學會審計專業(yè)委員會2010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0年
3 蔡凱凱;;上市公司內部控制質量對審計報告時滯的影響[A];首屆內部控制專題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4 張麗霞;;關于公眾對審計的期望差及審計責任的思考[A];中國會計學會財務成本分會2006年年會暨第19次理論研討會論文集(下)[C];2006年
5 龔翔;;審計弱需求下的審計收費:基于產權的分析[A];中國會計學會財務成本分會2006年年會暨第19次理論研討會論文集(下)[C];2006年
6 符堯;;淺析非審計服務對審計質量的影響[A];第三屆廣西青年學術年會論文集(社會科學篇)[C];2004年
7 段宏;;現(xiàn)行利益制度下風險導向審計實施策略研究[A];中國會計學會財務成本分會2006年年會暨第19次理論研討會論文集(下)[C];2006年
8 吳粒;焦燁妍;;我國股票市場對于非標審計意見的市場反應的實證研究——來自深圳證券交易所A股2002年年報數(shù)據(jù)[A];中國會計學會第六屆理事會第二次會議暨2004年學術年會論文集(下)[C];2004年
9 李平;曹明菲;;我國實施定期輪換制度對審計質量影響的研究[A];中國會計學會高等工科院校分會2009年學術會議(第十六屆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9年
10 龔志蘭;;關于企業(yè)內部審計報告質量控制的思考[A];全國內部審計質量控制理論研討暨經驗交流論文匯編[C];2004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胡建群 劉志耕;從“齊二藥”大案看CPA簽字的“玄妙”[N];財會信報;2006年
2 ;三項準則背景及相關說明[N];中國財經報;2003年
3 李曉慧;會計報表與審計報告的協(xié)調[N];中國財經報;2002年
4 ;財政部關于印發(fā)《獨立審計具體準則第7號——審計報告》等3個準則的通知[N];中國財經報;2003年
5 李禹新;帶說明段無保留意見審計報告的出具[N];財會信報;2007年
6 金 蓋 辛 苑 姜玉璽;誠信是注冊會計師的品牌[N];中國審計報;2005年
7 朱建中 周華;為虛假審計報告鳴冤是在助紂為虐[N];中國文化報;2005年
8 李曉慧;其他CPA的工作[N];中國財經報;2004年
9 李曉慧;注冊會計師是保姆還是醫(yī)生?[N];中國財經報;2004年
10 楊君偉;誰來聘請注冊會計師[N];中國財經報;2004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李斌;審計任期與強制輪換[D];廈門大學;2007年
2 劉維;獨立審計制度安排與注冊會計師行為問題研究[D];廈門大學;2003年
3 彭桃英;審計質量與審計市場行為主體關系研究[D];中南大學;2005年
4 宋夏云;國家審計目標及實現(xiàn)機制研究[D];上海財經大學;2006年
5 楊臻黛;審計意見的決策有用性[D];復旦大學;2007年
6 周云平;轉型期我國政府績效審計模式研究[D];天津大學;2007年
7 孫坤;獨立審計質量保證論[D];東北財經大學;2003年
8 郭強華;廉政審計研究[D];天津財經大學;2006年
9 于竹麗;上市公司半年報審計研究[D];廈門大學;2008年
10 吳壽元;企業(yè)內部控制審計研究[D];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201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方超;論注冊會計師獨立審計的法律責任[D];對外經濟貿易大學;2005年
2 李文進;論獨立審計中注冊會計師對第三人的法律責任[D];中國政法大學;2004年
3 劉芳;簽字注冊會計師輪換與獨立審計質量關系研究[D];內蒙古財經學院;2010年
4 楊華;我國注冊會計師審計獨立性問題治理對策研究[D];武漢大學;2004年
5 王胤宇;法律責任制度安排對審計質量影響的實證研究[D];西南財經大學;2010年
6 張?zhí)?中外審計市場管理機制比較研究[D];沈陽工業(yè)大學;2004年
7 秦怡冰;我國注冊會計師非審計服務問題研究[D];山西財經大學;2010年
8 浦紅芳;我國民間審計獨立性的影響因素分析及對策[D];蘇州大學;2004年
9 趙巖;基于非標審計意見的監(jiān)事會有效性研究[D];河南大學;2009年
10 李鵬;注冊會計師該不該為上市公司財務報告負責[D];東北財經大學;2005年
,本文編號:204289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ngjilunwen/sjlw/20428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