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計委員會與信息披露質量的評價——以深圳證券交易所的經驗為例
本文關鍵詞: 信息披露質量 公司治理 審計委員會制度 羅吉斯回歸模型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 深圳證券交易所 成立時間 獨立董事 積極影響 設立時間 出處:《天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2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以2003—2007年深交所上市公司為樣本,采用羅吉斯回歸分析方法,選用深交所網站披露的上市公司"誠信檔案"中"信息披露考評"結果作為衡量信息披露質量的代理變量,重點考察我國上市公司審計委員會治理效果與信息披露質量之間的關系。實證結果表明,審計委員會對公司信息披露質量有積極影響:一是審計委員會的設立與信息披露質量顯著正相關;二是審計委員會的成立時間越長,公司的信息披露質量越高。審計委員會的設立有利于全面提高我國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質量,保護廣大投資者的利益。
[Abstract]:Taking the listed companies of Shenzhen Stock Exchange from 2003 to 2007 as a sample, the method of Rogge regression analysis is used. The results of "Information Disclosure Evaluation" in the "Credit Archives" of listed companies disclosed on Shenzhen Stock Exchange website are chosen as proxy variables to measure the quality of information disclosure.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governance effect of audit committee and the quality of information disclosure of listed companies in China. The audit committee has a positive influence on the quality of company information disclosure: first,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audit committee has a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 with the quality of information disclosure; Second, the longer the audit committee is established, the higher the quality of information disclosure of the company is,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audit committee is conducive to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information disclosure of listed companies in China and protecting the interests of the majority of investors.
【作者單位】: 天津大學管理學院;中糧集團有限公司;
【分類號】:F832.51;F239.4;F224
【正文快照】: 會計信息失真一直困擾著廣大投資者。公司治理結構的不完善,被認為是導致會計信息失真的一個重要原因。2001年的安然事件和2002年世通丑聞徹底暴露了由于公司治理無效導致的會計舞弊行為,為此,美國通過了《薩班斯法案》,對包括審計委員會制度在內的公司治理制度進行了重新規(guī)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6條
1 李斌;陳凌云;;我國上市公司審計委員會有效性研究——基于上市公司年報補丁的實證分析[J];財貿研究;2006年03期
2 王躍堂;涂建明;;上市公司審計委員會治理有效性的實證研究——來自滬深兩市的經驗證據[J];管理世界;2006年11期
3 呂惠聰;;大股東控制、審計監(jiān)督與信息披露質量——來自深圳上市公司的經驗證據[J];經濟管理;2006年22期
4 高強;伍利娜;;兼任董秘能提高信息披露質量嗎?——對擬修訂《上市規(guī)則》關于董秘任職資格新要求的實證檢驗[J];會計研究;2008年01期
5 王斌;梁欣欣;;公司治理、財務狀況與信息披露質量——來自深交所的經驗證據[J];會計研究;2008年02期
6 劉力;馬賢明;;審計委員會與審計質量——來自中國A股市場的經驗證據[J];會計研究;2008年07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楊美麗;彭玉珊;陳濤;;農業(yè)上市公司會計信息披露質量影響因素研究[J];山東工商學院學報;2009年01期
2 張樂丹;陳旭東;;審計委員會實證研究文獻綜述[J];財會通訊;2009年06期
3 陳繼初;;信息披露質量與公司績效關系研究述評[J];財會月刊;2009年03期
4 崔海霞;賀紅艷;;財務狀況、新會計準則的實施與信息披露質量的實證研究——基于深交所制造業(yè)上市公司的經驗證據[J];中國管理信息化;2009年11期
5 沈圓;周蘭;;審計委員會治理效率與審計質量的實證研究[J];北京工商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04期
6 李星;張?zhí)煳?;審計委員會有效性對審計意見影響的實證研究[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04期
7 李平;林建飛;王立群;;公司治理、財務狀況與財務報告舞弊關系的實證研究[J];財會通訊;2009年21期
8 馬施;李毓萍;;監(jiān)事會特征與信息披露質量——來自深交所的經驗證據[J];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年06期
9 王勇;;基于公司治理的信息披露質量與公司績效關系研究——來自中國上市公司的經驗證據[J];財會通訊;2009年33期
10 彭曉;熊冰;;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質量與公司績效——基于灰色局勢決策法的實證研究[J];重慶工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9年12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余怒濤;公司治理和盈余質量的關系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09年
2 宋理升;上市公司信息披露透明度研究[D];山東大學;2009年
3 胡艷;投資者關系管理對權益資本成本的作用機制研究[D];南開大學;2009年
4 洪衛(wèi)青;基于終極控制人特征的中國上市公司業(yè)績預告研究[D];廈門大學;2008年
5 杜曉宇;中國上市公司高管變更期間業(yè)績預告披露行為研究[D];吉林大學;2009年
6 郭慧;上市公司內部審計治理效應研究[D];暨南大學;2009年
7 童麗麗;中國企業(yè)內部控制動力分析與約束機制研究[D];華北電力大學(北京);2009年
8 路云峰;財務報表重大錯報風險與審計定價[D];暨南大學;2009年
9 于健南;家族企業(yè)董事會治理、信息透明度與企業(yè)價值[D];暨南大學;2009年
10 莊瑩;我國上市公司內部審計有效性研究[D];廈門大學;2009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吳錫皓;上市公司審計委員會制度治理效果的實證研究[D];新疆財經大學;2009年
2 楊洋;股權結構與審計費用相關性實證研究[D];南京理工大學;2009年
3 鮑國輝;審計委員會設立與盈余質量相關性的實證研究[D];內蒙古大學;2009年
4 侯全國;股權結構、董事會特征和上市公司信息披露風險關系實證研究[D];山東大學;2009年
5 耿紅霞;我國企業(yè)內向型管理審計研究[D];山東大學;2009年
6 王勇;基于公司治理的信息披露質量與公司績效互動研究[D];山東大學;2009年
7 許世奇;上市公司審計委員會研究[D];南京財經大學;2008年
8 張雪;審計委員會對家族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影響研究[D];暨南大學;2008年
9 魏威;我國上市公司審計委員會制度有效性的一項研究[D];復旦大學;2008年
10 藺金秀;審計委員會對財務報告質量的影響研究[D];暨南大學;2008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李_",薛祖云;董事會結構與會計師事務所解聘行為關系的實證研究——來自中國證券市場的經驗證據[J];經濟評論;2005年03期
2 曾穎;陸正飛;;信息披露質量與股權融資成本[J];經濟研究;2006年02期
3 劉立國,杜瑩;公司治理與會計信息質量關系的實證研究[J];會計研究;2003年02期
4 喬旭東;上市公司會計信息披露與公司治理結構的互動:一種框架分析[J];會計研究;2003年05期
5 張為國,王霞;中國上市公司會計差錯的動因分析[J];會計研究;2004年04期
6 崔學剛;公司治理機制對公司透明度的影響——來自中國上市公司的經驗數(shù)據[J];會計研究;2004年08期
7 楊之曙,彭倩;中國上市公司收益透明度實證研究[J];會計研究;2004年11期
8 馬賢明;鄧傳洲;;會計年度研究:來自實務界的證據[J];會計研究;2005年05期
9 陳信元;夏立軍;;審計任期與審計質量:來自中國證券市場的經驗證據[J];會計研究;2006年01期
10 趙春光;;資產減值與盈余管理——論《資產減值》準則的政策涵義[J];會計研究;2006年03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劉麗君;王建新;;公司審計委員會制度的國際考察[J];中國總會計師;2006年09期
2 文忤;;審計委員會設立的效用分析[J];經濟師;2007年07期
3 余庭良;王建新;;公司審計委員會制度的國際研究綜述[J];中國總會計師;2006年09期
4 陳維政,胡豪;公司治理"軟手"[J];企業(yè)研究;2005年04期
5 張興勝;“公司治理”的疑惑[J];中國金融;2005年08期
6 胡豪;公司治理“軟手”[J];當代經理人;2005年03期
7 黃志良;從深交所看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問題[J];商業(yè)時代;2005年24期
8 谷書堂;公司治理:尋求新的突破——評李維安博士的《公司治理》[J];南開管理評論;2002年05期
9 姜世明;公司治理、政府與破產[J];農村金融研究;2005年01期
10 ;歷屆公司治理國際研討會風采[J];南開管理評論;2005年06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席酉民;吳淑琨;;公司治理和管理的系統(tǒng)化思考[A];全國青年管理科學與系統(tǒng)科學論文集第5卷[C];1999年
2 宋瑋;;論公司治理與國企改革[A];陜西省體制改革研究會2003優(yōu)秀論文集[C];2003年
3 闞小冬;;國外D&O保險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及借鑒[A];華東地區(qū)保險理論研討會論文匯編[C];2004年
4 宋冬林;徐懷禮;;治理效率:一個深化公司治理的新視角[A];國有經濟論叢2002——“加入WTO后國有企業(yè)改革與發(fā)展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2年
5 張黔;梁禹章;何芳;;內部審計在建立健全公司法人治理結構方面的作用[A];全國企業(yè)改制中的內部審計作用理論研討暨經驗交流論文集[C];2004年
6 G.R.Chesley;鄭春美;;公司治理——研究中的缺失與拓展(譯文)[A];轉型經濟下的會計與財務問題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冊)[C];2003年
7 過文俊;;規(guī)范發(fā)展特許經營 中國需補公司治理課[A];珠江三角洲經濟發(fā)展與流通現(xiàn)代化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8 ;內部審計與公司治理之關系研究[A];全國企業(yè)改制中的內部審計作用理論研討暨經驗交流論文集[C];2004年
9 ;國有商業(yè)銀行進行公司治理結構改革的現(xiàn)狀與出路[A];治理結構與風險防范會議論文集[C];2004年
10 ;公司治理與上市公司內部審計[A];石油杯全國上市公司內部審計理論研討會暨經驗交流論文匯編[C];2003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記者 莫莉;美證交會擬推新規(guī)強化公司治理[N];金融時報;2009年
2 黃曉琴;緩解經濟風險要依賴健全公司治理框架和各項制度[N];證券日報;2009年
3 證券時報記者 鄭曉波;國旅股份公司治理基本達到上市要求[N];證券時報;2009年
4 本報記者 楊光;公司治理需要解決五方面問題[N];中國證券報;2009年
5 國務院國資委企業(yè)分配局;以董事會制度建設為中心的巴西公司治理(一)[N];中國企業(yè)報;2008年
6 盧曉珉;內控 公司治理的守護神[N];財會信報;2009年
7 仲繼銀 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研究員/教授;公司治理十大流行性謬誤[N];首都建設報;2009年
8 趙險峰;新形勢下需要什么樣的公司治理[N];中國經濟時報;2009年
9 馬璐瑤;公司治理立法迫在眉睫[N];中華工商時報;2005年
10 趙險峰;公司治理需邁三道檻[N];中國經濟時報;2010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陳建波;公司治理:激勵與控制[D];南京農業(yè)大學;2004年
2 馬向陽;公司治理機制及其公司績效研究[D];天津大學;2003年
3 吳再豐;我國公司治理法律問題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3年
4 趙海;商業(yè)銀行公司治理機制研究[D];復旦大學;2005年
5 楊旭東;公司治理的內部結構與外部控制[D];廈門大學;2002年
6 黃德根;公司治理和中國國有商業(yè)銀行改革[D];廈門大學;2003年
7 石勁磊;公司治理:理論、模式與中國上市公司的實踐[D];廈門大學;2003年
8 張伏波;上市公司股權結構與公司治理[D];華東師范大學;2004年
9 汪紅麗;中國企業(yè)債券融資與公司治理實證研究[D];復旦大學;2004年
10 劉丹;利益相關者與公司治理法律制度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3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成娟;我國上市公司審計委員會制度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07年
2 姜永海;公司治理理論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2年
3 周惠媛;商業(yè)銀行參與公司治理研究[D];首都經濟貿易大學;2004年
4 謝一言;試論公司治理中的董事會制度[D];四川大學;2004年
5 范駿;公司治理的個案及案例分析與研究[D];鄭州大學;2004年
6 王忠海;A公司治理問題研究[D];西南財經大學;2003年
7 張曉莉;完善公司治理提高會計信息質量[D];河北大學;2004年
8 張志紅;公司治理與上市公司財務報告質量的相關性研究[D];中南大學;2003年
9 徐翰挺;公司治理與監(jiān)控機制[D];東北財經大學;2005年
10 余海燕;得瑞乳業(yè)的公司治理運行研究[D];重慶大學;2004年
,本文編號:148954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ngjilunwen/sjlw/14895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