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板公司并購中股份流動性折價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08-04 23:04
本文關鍵詞:中小板公司并購中股份流動性折價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中小板公司 股份支付 并購交易 流動性折價 大宗交易折價
【摘要】:隨著我國企業(yè)并購市場的日益活躍,上市公司在并購中采用股份支付的方式越來越常見,F(xiàn)行股份支付交易定價機制沒有考慮流動性受限,大宗交易折價等因素,不能合理地反映股份的實際價值,導致標的估價虛高,影響商譽會計信息質量。因此,研究上市公司并購中股份流動性折價具有重要現(xiàn)實意義。 本文以我國A股中小板公司非同一控制下并購為樣本,研究中小板公司并購中的股份流動性折價問題。流動性折價既包括由于股份鎖定期導致流動性受限而產生的折價,即鎖定期流動性受限折價;也包括由于股份交易數量較大所帶來的流動性折價,即大宗交易折價。(1)對于鎖定期流動性受限折價,本文采用Black-Scholes期權定價模型測算其折價率,并對模型中的參數進行敏感性分析。結果表明,以股份上市日為基準,限售期為1年的鎖定期受限平均流動性折價率為21.03%,限售期為3年的平均流動性折價率為35.79%;以公告日前20日均價為基準,限售期1年和3年的鎖定期流動性受限折價率的平均值分別為21.85%和36.97%。(2)對于大宗交易折價,首先以中小板公司二級市場大宗交易為樣本估計大宗交易折價率均值為6.09%,其次考慮到上市公司并購中發(fā)行股份的數量較大,實際中往往是通過在一段時期內分批大宗交易來沽清,這也會導致流動性折價,本文通過比較股份的市值和現(xiàn)值的方式計算得到該折價率為7.31%。因此,可以得出中小板公司并購中的股份大宗交易折價水平為13.40%。 綜合考慮鎖定期流動性受限和大宗交易折價可知,以并購首次公告日為基準,當限售期為1年或3年時,股份流動性綜合折價率分別為32.32%和45.42%?梢,中小板公司并購中股份流動性折價較大,股份市值不能合理地反映股份的實際價值,建議完善上市公司股份定價交易制度,提高股份定價的公允性。
【關鍵詞】:中小板公司 股份支付 并購交易 流動性折價 大宗交易折價
【學位授予單位】:北京交通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4
【分類號】:F832.51;F275;F271
【目錄】:
- 致謝5-6
- 中文摘要6-7
- ABSTRACT7-8
- 目錄8-10
- 1 緒論10-14
- 1.1 研究背景10
- 1.2 研究目的與意義10-12
- 1.3 研究內容與方法12-14
- 2 文獻綜述14-18
- 2.1 國外相關研究14-15
- 2.1.1 股份流動性折價14-15
- 2.1.2 股份發(fā)行定價制度15
- 2.2 國內相關研究15-18
- 2.2.1 鎖定期流動性受限折價15-16
- 2.2.2 大宗交易折價16
- 2.2.3 并購中股份發(fā)行定價機制16-18
- 3 流動性折價理論18-25
- 3.1 流動性折價相關理論18-21
- 3.1.1 流動性與流通性18-19
- 3.1.2 大宗交易折價理論19-20
- 3.1.3 股份流動性影響因素20-21
- 3.2 流動性折價測算方法21-25
- 3.2.1 法人股交易價格估算方式21-22
- 3.2.2 股權分置改革對價方式22
- 3.2.3 新股發(fā)行定價估算方式22-23
- 3.2.4 非上市公司并購市盈率與上市公司市盈率對比23
- 3.2.5 金融衍生品估價方式23-25
- 4 鎖定期流動性受限折價率分析25-42
- 4.1 Black-Scholes期權定價25-27
- 4.1.1 期權定價理論25-26
- 4.1.2 B-S期權定價模型26-27
- 4.2 鎖定期流動性折價測算27-42
- 4.2.1 案例分析27-33
- 4.2.2 折價測算33-39
- 4.2.3 結果分析39-42
- 5 大宗交易折價率分析42-49
- 5.1 樣本選取42-43
- 5.2 折價測算43-45
- 5.3 結果分析45-49
- 6 結論與建議49-52
- 6.1 研究結論49-50
- 6.2 政策建議50-52
- 參考文獻52-54
- 附錄A54-56
- 附錄B56-57
- 附錄C57-58
- 作者簡歷58-60
- 學位論文數據集60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朱小平;暴冰;楊妍;;股權分置改革與流動性定價問題研究[J];會計研究;2006年02期
2 楊善林;楊模榮;姚祿仕;;股權分置改革與股票市場價值相關性研究[J];會計研究;2006年12期
3 程鳳朝;劉家鵬;;上市公司并購重組定價問題研究[J];會計研究;2011年11期
4 王競達;瞿衛(wèi)菁;;創(chuàng)業(yè)板公司并購價值評估問題研究——基于我國2010、2011年創(chuàng)業(yè)板公司并購數據分析[J];會計研究;2012年10期
5 孫世攀;趙息;李勝楠;;股權控制、債務容量與支付方式——來自我國企業(yè)并購的證據[J];會計研究;2013年04期
6 郭世釗,張建斌;我國企業(yè)并購定價缺陷及策略[J];企業(yè)經濟;2005年03期
7 張丹;楊朝軍;夏秋霜;趙占超;;我國大宗交易股票流動性價值研究[J];上海交通大學學報;2010年03期
8 王宏宇;期權定價理論在權益資本評估中的應用[J];中國資產評估;2002年04期
9 徐輝;廖士光;;交易所大宗交易流動性折價研究——來自滬深交易所的經驗證據[J];證券市場導報;2007年11期
10 蔡曼莉;徐翌成;陳潔;;關于完善重大資產重組股份發(fā)行定價機制的思考[J];證券市場導報;2011年06期
,本文編號:62211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ngjilunwen/qihuoqq/6221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