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一個基本框架的“公共屬性”的多角度分析
本文選題:框架 切入點:公共屬性 出處:《福建論壇(人文社會科學版)》2011年01期
【摘要】:有關公共屬性的基本分析框架包括三個對象即事物權利人、事物本身、事物受益人,和兩種思維角度即供給和需求。該分析框架可以將一些看似無關的公共事件統(tǒng)一在一起加以分析,不僅可以分析政治合法性、公共物品,也可以分析復雜的市場需求。與此同時,公共屬性也受到很多其他因素如技術進步、制度供給等的影響。
[Abstract]:The basic analysis frame of the public attribute includes three objects, that is, the object of the right, the thing itself, the beneficiary of the thing, and the two perspectives of thinking, namely, supply and demand.The framework can analyze some seemingly unrelated public events together, not only to analyze political legitimacy, public goods, but also to analyze complex market demand.At the same time, the public attributes are also affected by many other factors such as technological progress, institutional supply and so on.
【作者單位】: 北京大學經濟學院國際經濟與貿易系;
【分類號】:F062.6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張富良,劉書英;從治理主體角度透視鄉(xiāng)村治理危機——河南省Z縣村支書、村主任現(xiàn)狀調查[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4年02期
2 王亞明;;1949年以來中國大陸的糾紛解決機制[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8年04期
3 王萃萃;劉宏杰;;大安全觀下邊疆民族地區(qū)公共安全指標體系的建構[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10年03期
4 張義忠;;《行政許可法》的善治理念與制度[J];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04年02期
5 劉箴;論新時期我國公共決策中的公眾政治參與[J];安徽教育學院學報;2004年02期
6 閆超;;公共政策執(zhí)行偏差問題的執(zhí)行主體因素研究[J];安徽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1年01期
7 金家厚,吳新葉;社區(qū)治理:對“社區(qū)失靈”的理論與實踐的思考[J];安徽農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年03期
8 向俊杰;;農民的進城務工經歷與其對村委會滿意度的關系[J];安徽農業(yè)科學;2009年25期
9 雷歲江;孫榮;;“村權三分,三會村治”治理機制思考——對江蘇海州模式的考察[J];安徽農業(yè)科學;2010年32期
10 孟雷;王彥囡;李民;宋麗芬;;土地征收過程中的農民參與[J];安徽農業(yè)科學;2012年0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曾長雋;胡勁松;;論大學章程制定主體[A];通過章程的大學治理[C];2011年
2 湛中樂;高俊杰;;論大學章程在現(xiàn)代大學法人制度中的地位[A];通過章程的大學治理[C];2011年
3 高峰;;社會秩序何以可能?——基于存在論的研究視角[A];2010年中國社會學年會——“社會穩(wěn)定與危機預警預控管理系統(tǒng)研究”論壇論文集[C];2010年
4 詹承豫;劉星宇;;食品安全突發(fā)事件預警中的社會參與機制研究[A];2010年中國社會學年會——“社會穩(wěn)定與危機預警預控管理系統(tǒng)研究”論壇論文集[C];2010年
5 賀涌;;對韋伯關于資本主義以前西方經濟史的一個概述[A];2011年貴州省社會科學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1年
6 周俊俊;;“省管縣”體制改革的動力機制研究[A];“經濟轉型與政府轉型”理論研討會暨湖北省行政管理學會2010年年會論文集(上)[C];2011年
7 何東霞;;法經濟學——一個法律的經濟效率視角[A];2010年度(第八屆)中國法經濟學論壇論文集(上冊)[C];2010年
8 帥學明;徐濤;;培育非政府組織推進我國行政體制改革[A];地方政府發(fā)展研究(第四輯)[C];2009年
9 李平;余健明;;基層政府如何應對農村群體性事件[A];地方政府發(fā)展研究·第6輯[C];2011年
10 程瑩;歐丹;;潮汕地區(qū)農村治理模式探析——以汕頭市澄海區(qū)溪南鎮(zhèn)西社村為個案[A];地方政府發(fā)展研究·第6輯[C];2011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陸前安;社區(qū)體育俱樂部與政府、市場、社區(qū)關系研究[D];上海體育學院;2010年
2 王巖;職業(yè)體育聯(lián)盟的經濟分析[D];上海體育學院;2010年
3 呂利;律簡身份法考論[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4 徐婷;全球氣候治理中的非正式國際機制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5 李俊義;非政府間國際組織的國際法律地位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6 錢玉英;制度建設與中國地方政府決策機制優(yōu)化[D];蘇州大學;2010年
7 陳婧;政府公共信息資源協(xié)作管理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8 陳春常;轉型中的中國國家治理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9 馬勇;歐盟科技一體化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10 楊玲;文化交往論[D];華中科技大學;201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邵江婷;基于社區(qū)發(fā)展的我國農業(yè)生態(tài)補償法律問題研究[D];華中農業(yè)大學;2010年
2 劉小芳;我國研究生教育制度變遷中的制度低效問題研究[D];華中農業(yè)大學;2010年
3 喬宇;基于社會資本視角的都市社區(qū)治理研究[D];廣西師范學院;2010年
4 饒亞娟;研究型大學教師參與學術管理研究[D];廣西師范學院;2010年
5 黃明宇;廣西北部灣經濟區(qū)社會資本培育中的政府行為分析[D];廣西師范學院;2010年
6 王凱;由人格化到體制化[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7 毛佳怡;我國城市社區(qū)居家養(yǎng)老的制度化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8 郭俊梅;城市社區(qū)非政府公共組織及其機制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9 吳玄;馬基雅維利與威尼斯城市共和國憲政[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10 成麗詩;論服務型政府的道德責任[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瑜;;水資源環(huán)境綜合經濟核算框架內容[J];中國水利;2007年18期
2 練文;我國外貿代理市場發(fā)展的受控因素及對策[J];福建農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0年01期
3 劉宇;會計信息市場分析[J];北京工商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年05期
4 劉洪宇;商品市場價格的三時點預測模型及其應用[J];預測;2001年03期
5 趙明輝;試論環(huán)境約束下的居民消費及其空間拓展[J];中共青島市委黨校.青島行政學院學報;2001年05期
6 顧紀生;對我國證券市場“基金熱”的冷思考[J];現(xiàn)代經濟探討;2002年11期
7 徐世偉;關于“工商管理碩士(MBA)教育模式”重慶市場供求分析[J];經濟師;2003年07期
8 曹曉蘭;財產保險市場供給分析[J];巢湖學院學報;2003年04期
9 劉嗣明;需求與供給的基本規(guī)律及其意義——中國經濟需求不足問題研究之二[J];高等函授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年01期
10 黃奕祥,胡正路;廣東省農村醫(yī)療服務供求狀況研究[J];衛(wèi)生經濟研究;2003年05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沈?;;論規(guī)范行政收費與服務政府建設[A];中國法學會行政法學研究會2008年年會論文集(下冊)[C];2008年
2 張繼成;;法律解釋-裁判規(guī)范的正當性證明[A];2001年邏輯研究專輯[C];2001年
3 梁彩霞;;基于集體行動的邏輯看我國社會行業(yè)自律缺失的原因及對策[A];“落實科學發(fā)展觀推進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研討會暨中國行政管理學會2006年年會論文集[C];2006年
4 曾祥華;;城管綜合執(zhí)法、公物警察權與服務型政府[A];中國法學會行政法學研究會2008年年會論文集(下冊)[C];2008年
5 楊占營;吳誠毅;;黨的領導合法性的歷史考察及展望[A];江蘇省科社學會2001年年會交流論文[C];2001年
6 程紅星;;論區(qū)域貿易協(xié)定WTO合法性之審查權歸屬——基于WTO機構平衡和分權的理論[A];《WTO法與中國論壇》文集——中國法學會世界貿易組織法研究會年會論文集(五)[C];2007年
7 曹燕飛;;戲仿合法性之討論——以利益衡量為工具[A];當代法學論壇(二○○九年第2輯)[C];2009年
8 杜萬平;;對環(huán)境行政管理合法性解說的反思和質疑[A];2006年中國可持續(xù)發(fā)展論壇——中國可持續(xù)發(fā)展研究會2006學術年會可持續(xù)發(fā)展的機制創(chuàng)新與政策導向專輯[C];2006年
9 張雯;;論刑事證據(jù)的合法性及其完善[A];第二屆貴州法學論壇文集[C];2001年
10 張騏;;通向中國公民社會的法之合法性[A];北京論壇(2004)文明的和諧與共同繁榮:“法治文明的承繼與融合”法律分論壇論文或提要集[C];2004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浙江省杭州市食品藥品監(jiān)管局醫(yī)療器械監(jiān)管處 周銘;別讓“體驗”忽悠了你[N];中國醫(yī)藥報;2010年
2 趙旭卿;購買二手貨注意交易合法性[N];檢察日報;2002年
3 上海市工商局嘉定分局 金耀祖;堅持合法性和合理性的統(tǒng)一 不斷提升基層執(zhí)法辦案水平[N];中國工商報;2005年
4 卓永衛(wèi);切實把握具體行政行為合法性[N];中國礦業(yè)報;2002年
5 上海社會科學院研究員 沈國明;化解社會矛盾不能突破合法性底線[N];社會科學報;2009年
6 市委黨史研究室 綦俊霞;淺談共產黨執(zhí)政的合法性[N];東營日報;2011年
7 敖帶芽;政治的合法性與意識形態(tài)建設[N];學習時報;2003年
8 記者 姜媛;裁決缺乏公正性和合法性[N];深圳商報;2006年
9 嵇長青;清理土地使用權出讓情況[N];揚州日報;2007年
10 實習生 王曉紅 深圳商報記者 胡佩霞郝麗萍;炒港股依舊明令禁止[N];深圳商報;2004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軍;十七年文學批評中的合法性問題[D];華東師范大學;2004年
2 伍明春;現(xiàn)代漢詩的合法性研究(1917-1926)[D];首都師范大學;2005年
3 劉雪豐;論公共行政人員的道德責任[D];湖南師范大學;2004年
4 秦倩;國際法與宗教非政府組織[D];復旦大學;2007年
5 曹任何;治理的興起與政府合法性重建[D];吉林大學;2004年
6 吳丙新;法律概念的解釋[D];山東大學;2005年
7 盧山冰;中國廣告產業(yè)發(fā)展研究[D];西北大學;2005年
8 陳志剛;企業(yè)數(shù)字化管理系統(tǒng)框架構建及其實證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08年
9 米俊魁;大學章程價值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5年
10 楊志剛;誘惑偵查研究[D];四川大學;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莊宇梅;話輪轉換在劇本中的功用分析[D];湖南大學;2005年
2 姜明霞;MVC設計模式及Struts框架的研究與應用[D];大連海事大學;2005年
3 楊林;分層次制定專業(yè)技術人員信息素質評價標準[D];四川大學;2004年
4 馬林娜;“漁業(yè)問題”的共同管理“解”[D];中國海洋大學;2005年
5 張蓉;稅收籌劃法律問題研究[D];蘇州大學;2005年
6 葉東泉;J2EE上基于框架的電信增值業(yè)務系統(tǒng)的研究和實現(xiàn)[D];華東師范大學;2007年
7 蘭笑笑;英語寫作課中的動態(tài)評估[D];山東農業(yè)大學;2007年
8 賈正華;工程咨詢企業(yè)業(yè)務流程再造研究[D];首都經濟貿易大學;2009年
9 徐培農;口供的可采性研究[D];蘇州大學;2005年
10 葉建芳;應用FLEX技術構建RIA系統(tǒng)[D];浙江大學;2006年
,本文編號:171623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ngjilunwen/jjsxs/17162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