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guī)則公平偏好對個體公共物品自愿供給的影響:一項實驗研究
本文選題:規(guī)則偏好 切入點:社會偏好 出處:《財貿經濟》2015年05期
【摘要】:經濟學始終關注涉他偏好對公共物品自愿供給的影響,而對于關注過程的規(guī)則偏好的研究尚不多見。本文設計了一個帶有否決權購買的獨裁者實驗,通過被試面臨兩種博弈規(guī)則的選擇,度量其公平規(guī)則偏好。隨后根據(jù)Fischbacher等的兩階段公共物品實驗考察個體社會偏好類型。實驗結果表明:(1)被試中約60%的個體持有較顯著的公平規(guī)則偏好;(2)重復公共物品實驗中,公平規(guī)則偏好強的個體平均投入水平高于公平規(guī)則偏好弱的個體;(3)公平規(guī)則偏好程度不同,投入水平受到社會偏好與信念的影響權重不同,行為調整模式有顯著差別。
[Abstract]:Economics always pays attention to the influence of his preference on the voluntary supply of public goods, but the research on the rule preference of the process of concern is still rare.In this paper, a dictator experiment with veto purchase is designed to measure the preference of fair rules through the choice of two kinds of game rules.Then, according to Fischbacher et al.'s two-stage public goods experiment, the types of individual social preference were investigat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bout 60% of the subjects held significant fair rule preference.The average input level of individuals with strong preference for fair rules is higher than that of individuals with weak preference for fair rules. (3) the degree of preference for fair rules is different. The level of input is influenced by social preferences and beliefs, and there a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behavior adjustment models.
【作者單位】: 南京理工大學經濟管理學院;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青年科學基金“公共品自愿供給中的社會偏好與懲罰機制研究”(71203145) 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關于資源支配規(guī)則偏好的實驗研究”(11YJA790077) 江蘇省研究生科研創(chuàng)新計劃項目(CXZZ13_0230)
【分類號】:F062.6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2條
1 汪崇金;聶左玲;岳軍;;個體異質性、預期與公共品自愿供給——來自中國的經濟學實驗證據(jù)[J];財貿經濟;2012年08期
2 周業(yè)安;連洪泉;陳葉烽;左聰穎;葉航;;社會角色、個體異質性和公共品自愿供給[J];經濟研究;2013年01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陳葉烽;;親社會性行為及其社會偏好的分解[J];中國經濟學;2009年00期
2 宋紫峰;周業(yè)安;何其新;;不平等厭惡和公共品自愿供給——基于實驗經濟學的初步研究[J];管理世界;2011年12期
3 秦永恒;萬迪f ;張雅慧;姜帆;;羊群行為激勵作用的實驗研究[J];管理學報;2011年03期
4 汪崇金;聶左玲;岳軍;;個體異質性、預期與公共品自愿供給——來自中國的經濟學實驗證據(jù)[J];財貿經濟;2012年08期
5 張雅慧;萬迪f ;付雷鳴;;基于投資者關注的媒體報道影響投資行為的實驗研究[J];系統(tǒng)工程;2012年10期
6 周業(yè)安;左聰穎;陳葉烽;連洪泉;葉航;;具有社會偏好個體的風險厭惡的實驗研究[J];管理世界;2012年06期
7 連洪泉;周業(yè)安;左聰穎;陳葉烽;宋紫峰;;懲罰機制真能解決搭便車難題嗎?——基于動態(tài)公共品實驗的證據(jù)[J];管理世界;2013年04期
8 聶左玲;汪崇金;;公共品實驗中策略性方法的有效性檢驗——來自中國的經濟學實驗證據(jù)[J];財經研究;2013年12期
9 侯幸;胡又欣;張彤;;車牌拍賣的實驗研究[J];財經科學;2013年12期
10 于同奎;王瀚;雷靖;馮瑾;;賄賂博弈的實驗經濟學分析[J];復雜系統(tǒng)與復雜性科學;2014年0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3條
1 Yang Zhi-qiang;Shi Ben-ren;Shi Shui-ping;;中國企業(yè)文化情境下管理人員社會偏好的甄別——超越自利人假設的實驗研究[A];國際化與價值創(chuàng)造:管理會計及其在中國的應用——中國會計學會管理會計與應用專業(yè)委員會2012年度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2年
2 馬博;王國成;;互惠單獨失效條件下聲譽效應的實驗經濟學研究[A];21世紀數(shù)量經濟學(第13卷)[C];2012年
3 王海巍;;存款保險及可觀測度對銀行擠兌的分析——基于z-Tree軟件平臺的實驗方法[A];第十六屆中國管理科學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4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章平;知識異質性個體間策略指導與學習行為的理論和實驗研究[D];南京理工大學;2008年
2 張征爭;不同條件下過度自信CEO薪酬合同設計的實驗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09年
3 范良聰;實驗經濟學興起與發(fā)展的動力機制研究[D];浙江大學;2010年
4 陳葉烽;社會偏好的檢驗:一個超越經濟人的實驗研究[D];浙江大學;2010年
5 譚飛燕;低碳經濟背景下中國對外直接投資模式轉型研究[D];湖南大學;2011年
6 單巍;中國醫(yī)療信任的危機與重建[D];浙江大學;2013年
7 冉璐;農村小型水利設施的農戶投入行為與激勵研究[D];西南大學;2013年
8 郝身永;決策效用、感受效用與幸!碚摲治雠c中國實證[D];南開大學;2013年
9 張柳波;非理性特征下回收\再制造中合作協(xié)調機制研究[D];武漢大學;2014年
10 韓姣杰;基于有限理性與互惠和利他偏好的項目多主體合作行為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13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洪濤;證券市場價格限制機制的實驗研究[D];浙江大學;2010年
2 韓斌;渠道學習對渠道績效的影響機制研究:基于學習過程的動態(tài)分析[D];復旦大學;2012年
3 樓揚;實驗方法下信息不對稱和操縱對預測市場的影響[D];浙江大學;2013年
4 張舒;物質懲罰與道德譴責在公共合作秩序建立中的作用[D];浙江理工大學;2013年
5 高文璐;疑問句交互功能的事件域認知模型分析[D];延安大學;2013年
6 許峗春;社會兩難中的責任感和親社會行為分析:身份和情境的影響[D];浙江大學;2012年
7 謝娉;第二方懲罰與第三方懲罰的產生機制差異比較[D];浙江大學;2013年
8 汪輝;外部高管進入家族企業(yè)的困境[D];華南理工大學;2013年
9 陳燕華;廣東省人口年齡結構變動的經濟效應分析[D];暨南大學;2013年
10 張曉;博弈任務中個體的內在沖突對決策行為的影響[D];陜西師范大學;2012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6條
1 宋紫峰;周業(yè)安;何其新;;不平等厭惡和公共品自愿供給——基于實驗經濟學的初步研究[J];管理世界;2011年12期
2 周業(yè)安;宋紫峰;;公共品的自愿供給機制:一項實驗研究[J];經濟研究;2008年07期
3 陳葉烽;;親社會性行為及其社會偏好的分解[J];經濟研究;2009年12期
4 陳葉烽;周業(yè)安;宋紫峰;;人們關注的是分配動機還是分配結果?——最后通牒實驗視角下兩種公平觀的考察[J];經濟研究;2011年06期
5 宋紫峰;周業(yè)安;;收入不平等、懲罰和公共品自愿供給的實驗經濟學研究[J];世界經濟;2011年10期
6 龔欣;劉文忻;張元鵬;;公共品私人自愿提供決策的實驗研究[J];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學報;2010年04期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條
1 盛洪;[N];南方周末;2008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曾國安;試論政府供應公共物品的范圍[J];武漢市經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0年02期
2 肖江文,羅云峰,趙勇,岳超源;公共物品的私人自愿供給與污染者自覺治污[J];科技進步與對策;2001年12期
3 孫鈺,姚曉東;提高公共物品配置效率問題研究[J];現(xiàn)代財經-天津財經學院學報;2001年02期
4 黎常;公共物品的產權分析及供給安排[J];經濟體制改革;2002年04期
5 王萬山,伍世安;公共物品的價格形成與優(yōu)化分析[J];當代經濟科學;2003年06期
6 顧艷霞,李亮;公共物品的供給方式探討——從香港模式看大陸的公共物品供給[J];經濟論壇;2003年16期
7 管強;城市化進程中的公共物品引致供需分析[J];中央財經大學學報;2003年07期
8 賀然;關于公共物品與稅收[J];山西統(tǒng)計;2003年07期
9 錢正榮;"公共"探源及公共物品研究[J];重慶社會科學;2003年01期
10 仇保文;公共物品投資的多元化趨勢[J];經濟師;2004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劉遠風;;公共物品資本化及其分配效應[A];2010年“海右”全國博士生論壇(公共經濟學)“經濟社會發(fā)展轉型的公共政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0年
2 張艷;;遼寧城鄉(xiāng)公共物品統(tǒng)籌供給的對策研究[A];第十屆沈陽科學學術年會論文集(經濟管理與人文科學分冊)[C];2013年
3 蘇禮和;;公共物品多元供給的困境及政府定位[A];“建設服務型政府的理論與實踐”研討會暨中國行政管理學會2008年年會論文集[C];2008年
4 周杰;;中央控制與地方過渡供給:一類公共物品提供決定的政治經濟學分析[A];第十一屆中國制度經濟學年會論文匯編(上)[C];2011年
5 閆海;;和諧社會與公共物品的自治化供給[A];中國行政管理學會2005年年會暨“政府行政能力建設與構建和諧社會”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6 黃季q;;中國農村社區(qū)公共物品投資的決定因素分析[A];2005年中國農業(yè)經濟學會年會論文集[C];2005年
7 周燕;梁j;;國外公共物品多元化供給觀念的演進及啟示[A];首屆中國科技政策與管理學術研討會2005年論文集(下)[C];2005年
8 徐曉亮;;公共物品的定價策略和監(jiān)督[A];中國制度經濟學年會論文集[C];2006年
9 陳威江;侯公林;;重復公共物品兩難中的第三方懲罰[A];增強心理學服務社會的意識和功能——中國心理學會成立90周年紀念大會暨第十四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11年
10 陳式龍;;中國農村反貧困的市場與政府作用的研究[A];西部發(fā)展評論(2005年第2期 總第16期)[C];2005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記者 毛立師;首山社區(qū)居民“認養(yǎng)”公共物品[N];鐵嶺日報;2008年
2 南開大學經濟學院 何自力;新視角:技術性公共物品與制度性公共物品[N];光明日報;2010年
3 天行;強制讓渡可否考慮補償?[N];蘇州日報;2008年
4 徐宗威;生產公共物品才有特許經營[N];中國建設報;2009年
5 方旭東;公共物品,請勿觸碰[N];鄭州日報;2013年
6 李仁君;讓大家受益的事誰來做[N];海南日報;2004年
7 周自強;從公共經濟學角度看公共物品定價[N];天津日報;2004年
8 華斌 成靜;公共物品也應主動服務[N];中國經濟導報;2007年
9 田德政;公共物品的處置權在誰手里[N];中國社會報;2007年
10 沈凌 德國波恩大學經濟學博士;新型城市化重在市民參與[N];證券時報;2014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6條
1 雷曉康;公共物品提供模式的理論分析[D];西北大學;2003年
2 吳偉;公共物品有效提供的經濟學分析[D];西北大學;2004年
3 鄭謙;公共性視角下的公共物品“多中心”供給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8年
4 席恒;公共物品供給機制研究[D];西北大學;2003年
5 冷功業(yè);中國公共物品非營利組織供給研究[D];西南財經大學;2010年
6 胡志瑩;多人重復公共物品困境中合作行為影響的實驗研究[D];同濟大學;2008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溫志剛;農村村級公共物品供求的經濟學分析[D];首都經濟貿易大學;2008年
2 曹新新;我國非政府組織供給公共物品研究[D];內蒙古大學;2009年
3 駱劍華;第三部門供給公共物品的研究[D];西南財經大學;2008年
4 卜曉軍;公共物品市場化供給研究[D];西北大學;2004年
5 楊洋;待發(fā)展地區(qū)地方公共物品提供研究[D];首都經濟貿易大學;2007年
6 張芳;我國城市社區(qū)供給公共物品的問題研究[D];重慶大學;2010年
7 徐君君;區(qū)域公共物品政府供給行為分析[D];蘭州大學;2011年
8 張斌;我國公共物品市場化研究[D];西南財經大學;2005年
9 胡倩;合作與互補[D];浙江大學;2004年
10 劉志琳;我國地方公共物品有效供給研究[D];華南師范大學;2005年
,本文編號:171620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ngjilunwen/jjsxs/17162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