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地方政府隱性債務治理問題研究
【文章頁數(shù)】:15 頁
【部分圖文】:
圖1 2009-2017年我國中央及地方財政收入規(guī)模及同比變化
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以來,受4萬億投資刺激計劃影響,財政收入出現(xiàn)短暫提升,但這種效應在2012年間消失殆盡。進入經(jīng)濟新常態(tài)以來,地方財政收入與GDP均呈現(xiàn)中低速增長態(tài)勢,且邊際不斷下降。如圖1所示,2017年我國一般性公共預算收入規(guī)模為17.26萬億元,收入增速僅為7.4%(剔....
圖2 2012年-2017年我國各省年均財政收入增長率
經(jīng)濟新常態(tài)以來,各省市財政收入(1)增速整體放緩,2017年全國只有4個省份的財政收入增速維持在10%以上,其中河北為13.47%,山西為19.91%,西藏為19.13%,新疆為12.9%;有3個省份財政收入增速為負,其中天津為-15.17%,內蒙為-15.53%,吉林為-4.1....
圖5 地方政府一般性公共預算支出規(guī)模與支出剛性
從各省財政支出情況來看,不同省份之間的財政支出剛性程度具有較大的差異性,本文以2012年-2017年財政剛性支出比重均值作為觀察樣本,其中河南、甘肅、河北、廣西和山東的一般性公共預算剛性化程度較高,均在74%以上水平,而上海、天津、內蒙古、青海和重慶則處于64%以下水平,償債空間....
圖6 2012-2017年我國各省可償債財力與波動率
結合地方政府綜合可償債收入及其波動性考察不同省份可償債財力情況,如圖6所示,口徑(1)與口徑(2)相比,在不考慮中央對地方稅收返還情況下,除了造成可償債財力被低估外,還容易低估低收入省市的財政波動率;口徑(3)與口徑(2)相比,在考慮到剛性支出的情況下,其可償債財力被加大壓縮。如....
本文編號:402196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ngjilunwen/jinrongzhengquanlunwen/40219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