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重整與地方政府債務管控制度化——基于一個市轄區(qū)的案例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4-02-24 08:27
文本通過對一個市轄區(qū)的關鍵案例研究和地方債務管控的制度分析,嘗試闡明中國地方財政重整的目標、過程與主要影響。具體而言,通過與財政重整的國際經驗進行對比,發(fā)現(xiàn)我國現(xiàn)下推行的財政重整重點并不止于整體債務率的降低,更是嘗試在地方層面建立債務規(guī)則,從而落實財政規(guī)則。對Z市Y區(qū)的案例分析,則進一步發(fā)現(xiàn):財政重整的基本措施與地方政府"四本賬"的預算架構存在天然張力,Y區(qū)政府通過增收節(jié)支、優(yōu)化支出、售賣國有資產等傳統(tǒng)重整手段難以達到債務付息率雙10%的要求,地方政府只得進一步依賴土地收入降低專項債務付息率。在此基礎上,結合對地方負債經營的制度分析,本文認為,財政重整體現(xiàn)了對地方債務風險成因的針對性設計,是全國地方債務管控體系建立的關鍵一步,更對后續(xù)建立健全地方政府債券資金使用規(guī)范、績效評價等制度建設奠定了基礎。如何進一步改革政府間財政關系、改變地方政府負債經營的運作模式,則是進一步制度化變革的方向所在。
【文章頁數(shù)】:14 頁
【部分圖文】:
本文編號:3908708
【文章頁數(shù)】:14 頁
【部分圖文】:
圖1地方政府性債務的分類與演變
經過這一系列改革,我國政府在地方政府債務管理上邁進了一大步,但部分地方財政在償還債務方面依舊存在不小的困難。例如貴州省2016至2018年間的債務率始終在60%以上(1),已經超過了國際通用的債務警戒線。一旦地方政府無法按期支付政府債務本息,或無力履行或有債務法定代償責任,便有可....
圖2地方財政重整與負債經營的制度成因和微觀基礎
(3)地方官員個體層面巨大的融資激勵也是一種助推劑。在現(xiàn)行體制下,地方政府最常見的“責任主體”是其黨政主官,通常也是地方政府舉債的“權利主體”[34]。然而,地方政府舉債規(guī)模與償付責任可能由于三個方面的因素產生錯配。首先是軟預算約束,即“下級政府有著突破已有預算限制、實現(xiàn)規(guī)模與權....
圖3中國地方政府債務管控的制度化
在此基礎上,財政部在2015年和2017年分別出臺文件,針對政府債務的規(guī)模控制(即限額管理)做了具體的規(guī)定。經過債務摸底之后,由國務院從2015年開始規(guī)定全國政府性債務的總限額,財政部在這一限額范圍內結合具體情況將額度分配給各省級財政部門,省級財政部門再負責在省內同樣逐級下發(fā)。每....
本文編號:390870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ngjilunwen/jinrongzhengquanlunwen/3908708.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