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計質量與IPO公司盈余管理關系的實證研究 ——基于中國證券市場的經(jīng)驗數(shù)據(jù)
發(fā)布時間:2021-07-26 08:27
目前我國證券發(fā)行實行核準制,根據(jù)核準制要求,企業(yè)過去的經(jīng)營業(yè)績不僅要充分公開,而且必須要符合我國相關法律中《公司法》和《證券法》的規(guī)定和證券發(fā)行核準制下《首次公開發(fā)行并上市管理辦法》的條件,例如,《首次公開發(fā)行并上市管理辦法》規(guī)定公司最近3個會計年度凈利潤應均為正數(shù)且累計超過人民幣3000萬元,最后由證券監(jiān)管機構進行上市批準。如果公司過去的經(jīng)營業(yè)績不理想使其很難達到上市所必須達到的條件,該公司則有動機對其盈余信息進行盈余管理,使盈余信息達到標準從而順利獲得證券監(jiān)管機構的批準獲得上市資格。此外,我國IPO公司的發(fā)行價格取決于公司的業(yè)績,IPO公司的業(yè)績好,一般發(fā)行價格也高,發(fā)行價格高,公司募集的資金也越多。因此,IPO公司為了提高發(fā)行價格具有通過盈余管理虛增盈余的動機。但是,在首次公開發(fā)行股票前,IPO公司必須公開披露年度財務報告,經(jīng)內(nèi)部管理人員編制的年度財務報告,還須由IPO公司聘請的會計師事務所外部審計師鑒證才能披露。因此,IPO公司聘請的會計師事務所審計質量的高低決定著對IPO公司盈余管理行為的抑制程度。隨著盈余管理活動被IPO公司廣泛實施,學術界針對IPO公司實施盈余管理行為展開...
【文章來源】:江西財經(jīng)大學江西省
【文章頁數(shù)】:57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和意義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義
1.2 寫作思路與方法
1.2.1 寫作思路
1.2.2 研究方法
1.3 論文的基本結構
2 文獻回顧
2.1 關于IPO公司盈余管理的研究
2.1.1 關于IPO公司盈余管理動機的研究
2.1.2 關于IPO公司盈余管理方式的研究
2.2 關于審計質量的研究
2.2.1 關于審計師行業(yè)專長與審計質量的研究
2.2.2 關于事務所規(guī)模與審計質量的研究
2.3 關于審計質量與IPO公司盈余管理關系的研究
2.3.1 關于會計師事務所規(guī)模與IPO公司盈余管理的研究
2.3.2 關于審計師行業(yè)專長與IPO公司盈余管理的研究
2.4 文獻評述
3 審計質量與IPO公司盈余管理的理論概述
3.1 盈余管理的概念及手段
3.1.1 盈余管理的概念
3.1.2 IPO公司盈余管理的手段
3.2 我國IPO公司進行盈余管理的動機
3.2.1 達到證券市場上市目標
3.2.2 提高股票發(fā)行價格目標
3.3 盈余管理的基本理論
3.3.1 契約理論
3.3.2 委托代理理論
3.3.3 信息不對稱理論
3.4 審計質量的概念及影響因素
3.4.1 審計質量概念
3.4.2 影響審計質量的主要因素
4 審計質量與IPO公司盈余管理相關性的理論分析
4.1 會計師事務所規(guī)模與IPO公司盈余管理的關系
4.2 審計師行業(yè)專長與IPO公司盈余管理的關系
5 審計質量與IPO公司盈余管理關系的實證檢驗
5.1 樣本選取和數(shù)據(jù)來源
5.1.1 樣本選取
5.1.2 數(shù)據(jù)來源
5.2 研究方法
5.2.1 審計質量的衡量
5.2.2 盈余管理的衡量
5.2.3 變量選取與模型構建
5.3 描述性統(tǒng)計與相關性分析
5.3.1 變量描述性統(tǒng)計分析
5.3.2 相關性分析
5.4 實證回歸分析
5.5 穩(wěn)健性檢驗
6 研究結論及政策建議
6.1 本文研究的結論
6.2 本文的政策建議
6.2.1 改革IPO制度
6.2.2 進一步完善會計準則抑制IPO公司盈余管理的空間
6.2.3 進一步強化對審計師及其事務所的監(jiān)督
6.2.4 審計師及其事務所加強自身的建設不斷提高審計質量
6.3 本文研究的不足
參考文獻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股票期權激勵、行權業(yè)績條件與真實盈余管理[J]. 劉銀國,孫慧倩,王燁. 管理工程學報. 2018(02)
[2]應計盈余管理動機、方向與公司未來業(yè)績——來自滬市A股經(jīng)驗證據(jù)[J]. 許文靜,王君彩. 中央財經(jīng)大學學報. 2018(01)
[3]承銷商-審計師合作關系、盈余管理與IPO定價[J]. 白霄,趙文耀,鄭建明. 山西財經(jīng)大學學報. 2017(11)
[4]非經(jīng)常性損益歸類變更盈余管理手段及其監(jiān)管[J]. 廖楚君,袁春生. 會計之友. 2017(15)
[5]真實盈余管理的原因:一個前景理論的解釋[J]. 鮑學欣,曹國華,邢相春,王鵬. 管理工程學報. 2017(03)
[6]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影響股價信息含量的傳導路徑——基于應計與真實盈余管理的分析[J]. 胡華夏,洪葒,劉夢蝶. 財會月刊. 2017(06)
[7]真實盈余管理的渠道效應研究[J]. 羅琦,彭梓倩. 經(jīng)濟管理. 2016(08)
[8]管理層控制權、企業(yè)生命周期與真實盈余管理[J]. 陳沉,李哲,王磊. 管理科學. 2016(04)
[9]“瀕死”企業(yè)真實盈余管理與再次“戴帽戴星”關系的檢驗[J]. 杜穎潔,史天瑜. 財會月刊. 2016(20)
[10]董事會特征、盈余管理動機與非流動資產(chǎn)處置[J]. 張敦力,崔海紅. 財經(jīng)論叢. 2016(07)
本文編號:3303208
【文章來源】:江西財經(jīng)大學江西省
【文章頁數(shù)】:57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和意義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義
1.2 寫作思路與方法
1.2.1 寫作思路
1.2.2 研究方法
1.3 論文的基本結構
2 文獻回顧
2.1 關于IPO公司盈余管理的研究
2.1.1 關于IPO公司盈余管理動機的研究
2.1.2 關于IPO公司盈余管理方式的研究
2.2 關于審計質量的研究
2.2.1 關于審計師行業(yè)專長與審計質量的研究
2.2.2 關于事務所規(guī)模與審計質量的研究
2.3 關于審計質量與IPO公司盈余管理關系的研究
2.3.1 關于會計師事務所規(guī)模與IPO公司盈余管理的研究
2.3.2 關于審計師行業(yè)專長與IPO公司盈余管理的研究
2.4 文獻評述
3 審計質量與IPO公司盈余管理的理論概述
3.1 盈余管理的概念及手段
3.1.1 盈余管理的概念
3.1.2 IPO公司盈余管理的手段
3.2 我國IPO公司進行盈余管理的動機
3.2.1 達到證券市場上市目標
3.2.2 提高股票發(fā)行價格目標
3.3 盈余管理的基本理論
3.3.1 契約理論
3.3.2 委托代理理論
3.3.3 信息不對稱理論
3.4 審計質量的概念及影響因素
3.4.1 審計質量概念
3.4.2 影響審計質量的主要因素
4 審計質量與IPO公司盈余管理相關性的理論分析
4.1 會計師事務所規(guī)模與IPO公司盈余管理的關系
4.2 審計師行業(yè)專長與IPO公司盈余管理的關系
5 審計質量與IPO公司盈余管理關系的實證檢驗
5.1 樣本選取和數(shù)據(jù)來源
5.1.1 樣本選取
5.1.2 數(shù)據(jù)來源
5.2 研究方法
5.2.1 審計質量的衡量
5.2.2 盈余管理的衡量
5.2.3 變量選取與模型構建
5.3 描述性統(tǒng)計與相關性分析
5.3.1 變量描述性統(tǒng)計分析
5.3.2 相關性分析
5.4 實證回歸分析
5.5 穩(wěn)健性檢驗
6 研究結論及政策建議
6.1 本文研究的結論
6.2 本文的政策建議
6.2.1 改革IPO制度
6.2.2 進一步完善會計準則抑制IPO公司盈余管理的空間
6.2.3 進一步強化對審計師及其事務所的監(jiān)督
6.2.4 審計師及其事務所加強自身的建設不斷提高審計質量
6.3 本文研究的不足
參考文獻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股票期權激勵、行權業(yè)績條件與真實盈余管理[J]. 劉銀國,孫慧倩,王燁. 管理工程學報. 2018(02)
[2]應計盈余管理動機、方向與公司未來業(yè)績——來自滬市A股經(jīng)驗證據(jù)[J]. 許文靜,王君彩. 中央財經(jīng)大學學報. 2018(01)
[3]承銷商-審計師合作關系、盈余管理與IPO定價[J]. 白霄,趙文耀,鄭建明. 山西財經(jīng)大學學報. 2017(11)
[4]非經(jīng)常性損益歸類變更盈余管理手段及其監(jiān)管[J]. 廖楚君,袁春生. 會計之友. 2017(15)
[5]真實盈余管理的原因:一個前景理論的解釋[J]. 鮑學欣,曹國華,邢相春,王鵬. 管理工程學報. 2017(03)
[6]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影響股價信息含量的傳導路徑——基于應計與真實盈余管理的分析[J]. 胡華夏,洪葒,劉夢蝶. 財會月刊. 2017(06)
[7]真實盈余管理的渠道效應研究[J]. 羅琦,彭梓倩. 經(jīng)濟管理. 2016(08)
[8]管理層控制權、企業(yè)生命周期與真實盈余管理[J]. 陳沉,李哲,王磊. 管理科學. 2016(04)
[9]“瀕死”企業(yè)真實盈余管理與再次“戴帽戴星”關系的檢驗[J]. 杜穎潔,史天瑜. 財會月刊. 2016(20)
[10]董事會特征、盈余管理動機與非流動資產(chǎn)處置[J]. 張敦力,崔海紅. 財經(jīng)論叢. 2016(07)
本文編號:330320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ngjilunwen/jinrongzhengquanlunwen/33032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