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經濟論文 > 股票論文 >

實現國家自主貢獻目標背景下我國碳交易機制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0-10-23 20:01
   以實現國家自主貢獻目標為背景,運用電力行業(yè)細分的遞推動態(tài)可計算一般均衡(CGE)模型,模擬我國統(tǒng)一碳市場下不同碳交易機制的實施效果及其經濟影響。研究表明,全國統(tǒng)一碳市場有助于我國實現國家自主貢獻目標,并且可以緩解碳減排對經濟增長造成的負面影響;相比基于碳排放量免費分配初始碳配額的"祖父法則",基于碳強度基準免費分配初始碳配額的"標桿法則"可以降低碳交易價格、增加碳配額交易量并擴大碳市場規(guī)模;采取拍賣方式有償分配初始碳配額時碳市場中各行業(yè)面臨更大的減排成本,但有利于增加政府收入;對碳市場未覆蓋的行業(yè)和居民戶征收碳稅能有效控制其碳排放、增加政府財政收入、降低碳交易價格并促進我國國家自主貢獻目標的實現;全國統(tǒng)一碳市場在抑制火電行業(yè)發(fā)展的同時將不同程度地促進清潔能源發(fā)電部門的發(fā)展。
【部分圖文】:

電力部,生產函數,嵌套,居民戶


本模型假設市場完全競爭,且生產過程規(guī)模報酬不變,各生產部門的行為由一個6層嵌套的不變替代彈性(CES)函數描述,并且對非電力部門和電力部門采用了不同的嵌套結構(圖1和圖2),以描述電力部門在發(fā)電過程中燃料和資本之間直接替代的可能性。國產品和進口品遵循阿明頓(Armington)條件并采用CES函數描述二者之間的不完全替代性,產品在本國市場和出口之間的分配過程則采用不變轉換彈性(CET)函數描述。企業(yè)收入來自資本回報和政府轉移支付,企業(yè)稅后收入扣除對居民戶的轉移支付后作為企業(yè)儲蓄。居民戶收入來自于勞動要素報酬和資本回報以及政府和國外轉移支付,居民戶支出包括繳納所得稅和用于最終消費,二者之差為居民戶儲蓄;居民戶消費總額由其可支配收入乘以邊際消費傾向得到,并采用柯布-道格拉斯(C-D)函數分配給各種商品和服務。政府收入來自于生產稅、所得稅、關稅、國外轉移支付、初始碳配額拍賣及碳稅,政府支出包括最終消費和對企業(yè)、居民以及國外的轉移支付,二者之差為政府儲蓄;政府消費總額由其收入乘以邊際消費傾向得到,并采用C-D函數分配到各種商品和服務。圖2 電力部門CES生產函數的嵌套結構

電力部,生產函數,嵌套


圖1 非電力部門CES生產函數的嵌套結構本模型采用遞推動態(tài)機制,主要通過勞動力增長-資本積累和全要素生產率(TFP)的逐年變化來實現模型動態(tài)化,當期資本存量等于上一期的資本存量扣除折舊后加上本期新增投資,本期新增投資來源于上一期投資并根據各部門投資回報率與全社會平均投資回報率的比值在部門間分配;同時,模型中還引入了能源效率自發(fā)改善因子(AEEI)來模擬隨著時間推移生產部門自發(fā)性的能源效率提高,并通過邊際消費傾向值的調整反映居民和政府消費行為隨時間的變化。

情景,政策,行業(yè),總量


最后,初始碳配額全部采用拍賣方式有償分配時,在市場完全競爭假設下碳價相比免費分配方式而言并不會更高。而且,在第三組情景下雖然碳市場僅覆蓋碳排放密集型行業(yè),但同時對其他行業(yè)和居民戶征收稅率相當于碳價的碳稅,此時全部減排量由所有行業(yè)和居民戶共同分擔,因此碳價相比前兩組情景更低。另外,結合圖4可以看出在全部政策情景下相對基準情景的碳減排量隨時間推移增加,導致碳價也逐年上升。2.2 各行業(yè)所獲得的免費碳配額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文軍;駱躍軍;謝鵬程;駱志剛;趙黛青;;粵深碳交易試點機制剖析及對國家碳市場建設的啟示[J];中國人口·資源與環(huán)境;2016年12期

2 王際杰;;我國碳交易信用體系設計初探[J];中國經貿導刊;2016年06期

3 鄭爽;孫崢;;論碳交易試點的碳價形成機制[J];中國能源;2017年04期

4 田翠香;徐暢;;我國碳交易試點的成效分析與政策建議[J];北方工業(yè)大學學報;2019年01期

5 呂儒云;廖劍宇;時澤楠;曲洋樣;楊劍峰;;研發(fā)投入和碳排放量對碳交易價格的影響研究——以湖北省碳市場為例[J];國土與自然資源研究;2020年01期

6 ;碳交易距鋼鐵業(yè)漸行漸近[J];柳鋼科技;2019年06期

7 劉慧;唐健;;碳交易體系對接與后京都氣候治理[J];國際研究參考;2014年05期

8 舟丹;;我國煤化工企業(yè)應積極參與碳交易[J];中外能源;2016年09期

9 ;豐富碳交易衍生產品有利于提高碳市流動性[J];環(huán)境;2015年05期

10 ;國內碳交易市場發(fā)展現狀——碳交易知識之三[J];上海節(jié)能;2014年03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李小燕;碳交易機制下考慮成員競爭和信息非對稱的供應鏈協調研究[D];北京科技大學;2018年

2 吳松嶺;超大城市私家車管控的個人碳交易與碳稅政策比較研究[D];北京工業(yè)大學;2017年

3 周鈺;基于企業(yè)異質性的碳交易參與意愿研究[D];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17年

4 秦昌才;基于儲存安排的動態(tài)碳交易機制設計[D];對外經濟貿易大學;2014年

5 王善勇;個人碳交易體系下消費者碳排放權交易與能源消費研究[D];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15年

6 蘇蕾;碳交易期貨市場的構建與運行機制研究[D];東北林業(yè)大學;2013年

7 李年君;肖家河水電站CDM開發(fā)與創(chuàng)建國家碳交易所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10年

8 李通;碳交易市場的國際比較研究[D];吉林大學;2012年

9 崔愷媛;中國碳交易市場的影響與企業(yè)環(huán)保需求的形成[D];山東大學;2017年

10 王敏;冷鏈資源共享下生鮮食品供應鏈碳交易模型研究[D];東南大學;2019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萇藝茗;中國碳交易機制及其對減排的影響分析[D];大連海事大學;2016年

2 包家景;碳交易的制度創(chuàng)新及其市場機制構建研究[D];浙江理工大學;2017年

3 翟大恒;我國與歐盟碳交易的市場風險比較研究[D];山東財經大學;2016年

4 侯芳名;公眾對個人碳交易的態(tài)度研究[D];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16年

5 安常樂;基于多Agent模型的碳交易機制對企業(yè)減排影響研究[D];華北電力大學;2019年

6 劉智卿;基于動態(tài)CGE模型的碳交易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18年

7 李秀茹;碳交易服務信息平臺設計與開發(fā)[D];安徽工業(yè)大學;2019年

8 夏天翔;中國碳排放權交易試點政策績效評估和機制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9年

9 周鑫鑫;碳交易機制對全要素碳生產效率的影響效果評估[D];南京財經大學;2019年

10 陸隆溪;碳交易驅動視角下新能源演化模型的分析與應用[D];南京財經大學;2019年



本文編號:2853478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ngjilunwen/jinrongzhengquanlunwen/2853478.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All Rights Reserved | 網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612bc***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