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虛擬貨幣投資行為與人格特質相關性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0-10-14 19:48
近年來移動支付、區(qū)塊鏈技術蓬勃發(fā)展,貨幣從早先的實體貨幣逐漸虛擬化、數字化,成為了流通性極強的金融數據。普通人參與虛擬貨幣投資變得越來越簡便。本文試圖彌補研究空白,運用問卷調查法對大學生虛擬貨幣投資行為進行相對全面的描述與分析,并試圖結合人格特質相關理論對這些行為進行一定程度歸因。本文的研究對象是進行虛擬貨幣投資或股市投資的大學生和進行虛擬貨幣或股市投資的中老年在職或離退休人員。從金融背景知識、虛擬貨幣或股市投資行為和人格特質三個方面對被調查者進行了全面考察。其中,虛擬貨幣或股市投資行為部分還分為交易時間、資金與收益、投資知識與動機和投資決策習慣四個維度進行測量。對被調查者人格特質的測量則采用的是艾森克人格問卷簡式量表中國版。通過與從事虛擬貨幣投資的在職或退休人員、從事股市投資的大學生進行分組對比考察,總結出如下的結論:從事虛擬貨幣投資的投資者與不從事虛擬貨幣投資的投資者間在艾森克人格特質的三個測量維度上有一定差異:精神質、內外向傾向和神經質的均值均相對高。其中,內外向傾向差異具有極強顯著性。虛擬貨幣投資者相對于傳統(tǒng)股市投資者來說固定儲蓄習慣較差,且大學生虛擬貨幣投資者相對更差;大學生在從事虛擬貨幣交易時更易頻繁交易;在職或退休人員的虛擬貨幣投資盈利情況顯著好于在校生;大學生虛擬貨幣投資有一定的盲目性和沖動性;大學生虛擬貨幣投資具有明顯的從眾性;傳統(tǒng)投資者更著重于投資興趣,而大學生虛擬貨幣投資者則表現出了一定的急功近利。對于這些問題,我們從個人、學校和相關部門層面分別給予一些建議。建議大學生積累資金,培養(yǎng)良好理財習慣;謹慎選擇投資目標;增強相關知識學習。學校方面,搭建模擬的虛擬貨幣投資平臺,增強學生對虛擬貨幣及其背后技術的學習興趣;集結師資提供投資咨詢服務,有效控制在校生虛擬貨幣投資風險。相關監(jiān)管層面應重新審視虛擬貨幣投資,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加強對于大學生參與投資的重視與保護;加強虛擬貨幣投資配套的制度和機制建設,便利大學生虛擬貨幣投資的維權路徑。加強與正規(guī)金融機構合作,實現虛擬貨幣金融和傳統(tǒng)金融和諧發(fā)展。
【學位單位】:哈爾濱工業(yè)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年份】:2018
【中圖分類】:F832.5;G645.5
【部分圖文】:
圖 3-1 年齡性別結構分布圖Fig. 3-1 Age-gender distribution structure業(yè)(職業(yè))與學歷(受教育程度)結構本研究中在校生組,我們按照專業(yè)大類劃分,共分為五大類科類、經管類、人文社科類、醫(yī)學類。其中工科類 14 人,占總數的 46.7%;理科類 3 人,占在校生組被調查者總數的 10占在校生組被調查者總數的 30.0%;人文社科類 3 人,占在數的 10.0%;醫(yī)學類 1 人,占在校生組被調查者總數的 3.3%表 3-2 在校生組專業(yè)結構表Table3-2 Major structure of group A人數 組內百分比 累積百分工科類 14 46.7 46.7理科類 3 10.0 56.7經管類 9 30.0 86.7
圖 3-2 在職或退休人員組職業(yè)分布扇形圖Fig. 3-2 Pie chart of occupation distribution of group B對于本研究所涉及到的所有在校生組被調查者的年級分布,我們按照被調查高校在校生的實際情況,分為大一、大二、大三、大四、研一、研二和博士七個年級。對于在職或離退休人員組的受教育程度的考察,本研究參照我國教育教學階段,將受教育程度分為:研究生學歷、大學學歷、大專學歷、函授、
育教學階段,將受教育程度分為:研究生學歷、大學學歷、大專學歷、函授、夜校、自考學歷、高中、中專學歷、初中學歷、小學學歷和未接受教育八個層級。分布詳見圖3-3。在校生組中,無大一樣本;大二2人,組內占比6.7%;大三8人,組內占比26.7%;大四12人,組內占比40.0%;研一3人,組內占比10.0%;研二3人,組內占比10.0%;博士2人,組內占比6.7%。
【參考文獻】
本文編號:2841099
【學位單位】:哈爾濱工業(yè)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年份】:2018
【中圖分類】:F832.5;G645.5
【部分圖文】:
圖 3-1 年齡性別結構分布圖Fig. 3-1 Age-gender distribution structure業(yè)(職業(yè))與學歷(受教育程度)結構本研究中在校生組,我們按照專業(yè)大類劃分,共分為五大類科類、經管類、人文社科類、醫(yī)學類。其中工科類 14 人,占總數的 46.7%;理科類 3 人,占在校生組被調查者總數的 10占在校生組被調查者總數的 30.0%;人文社科類 3 人,占在數的 10.0%;醫(yī)學類 1 人,占在校生組被調查者總數的 3.3%表 3-2 在校生組專業(yè)結構表Table3-2 Major structure of group A人數 組內百分比 累積百分工科類 14 46.7 46.7理科類 3 10.0 56.7經管類 9 30.0 86.7
圖 3-2 在職或退休人員組職業(yè)分布扇形圖Fig. 3-2 Pie chart of occupation distribution of group B對于本研究所涉及到的所有在校生組被調查者的年級分布,我們按照被調查高校在校生的實際情況,分為大一、大二、大三、大四、研一、研二和博士七個年級。對于在職或離退休人員組的受教育程度的考察,本研究參照我國教育教學階段,將受教育程度分為:研究生學歷、大學學歷、大專學歷、函授、
育教學階段,將受教育程度分為:研究生學歷、大學學歷、大專學歷、函授、夜校、自考學歷、高中、中專學歷、初中學歷、小學學歷和未接受教育八個層級。分布詳見圖3-3。在校生組中,無大一樣本;大二2人,組內占比6.7%;大三8人,組內占比26.7%;大四12人,組內占比40.0%;研一3人,組內占比10.0%;研二3人,組內占比10.0%;博士2人,組內占比6.7%。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謝杰;張建;;“去中心化”數字支付時代經濟刑法的選擇——基于比特幣的法律與經濟分析[J];法學;2014年08期
2 盛松成;張璇;;虛擬貨幣本質上不是貨幣——以比特幣為例[J];中國金融;2014年01期
3 姜立文;胡玥;;比特幣的法律性質及挑戰(zhàn)[J];福建金融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3年04期
4 婁耀雄;武君;;比特幣法律問題分析[J];北京郵電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年04期
5 洪蜀寧;;比特幣:一種新型貨幣對金融體系的挑戰(zhàn)[J];中國信用卡;2011年10期
6 柯寶紅;王珍義;李瑾;;大學生投資理財方式研究——基于武漢高校的實證[J];經濟研究導刊;2010年24期
7 孫凌霞;馬國振;高超;孫燕群;;對我國高校理財教育的反思[J];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08年07期
8 王壘,鄭小平,施俊琦,劉力;中國證券投資者的投資行為與個性特征[J];心理科學;2003年01期
9 李心丹,王冀寧,傅浩;中國個體證券投資者交易行為的實證研究[J];經濟研究;2002年11期
10 鈕麗麗,周燕,周暉;中學生人格發(fā)展特點的研究[J];心理科學;2001年04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莫萬貴;我國股票投資者交易行為的實證研究[D];復旦大學;2004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高翠田;財商教育視角下90后大學生消費觀教育研究[D];山東大學;2013年
本文編號:284109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ngjilunwen/jinrongzhengquanlunwen/28410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