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滯后分位數(shù)回歸的滬港股市非對稱溢出效應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0-07-08 20:01
【摘要】:隨著全球金融體系的一體化,世界金融市場之間的聯(lián)系愈加密切,收益和風險信息在市場間的傳遞越來越迅速,股市之間的關聯(lián)性進一步提高,各個國家金融市場之間的相依關系日趨緊密,從而更容易產(chǎn)生溢出效應。尤其是2008年全球性金融危機引起全球股市的震蕩,使人們更加關注重大事件對金融市場的影響,因此,為防范金融風險,促進股票市場的健康發(fā)展,探究股市間信息傳遞的機制,成為很多學者關注的焦點。在我國金融體制連續(xù)不斷的改革背景之下,我國大陸和香港在經(jīng)濟金融等領域的合作和交流越來越密切,因此研究我國內地股市和香港股市之間的溢出效應也是與時俱進的現(xiàn)實需要。在前人對滬港深股市溢出效應的研究成果的基礎上,文章選擇中國上海股票市場和香港股票市場作為研究對象,選取基于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期間之前和之后的數(shù)據(jù),運用滯后分位數(shù)回歸模型實證與比較分析相結合的方法對滬港股市的非對稱溢出效應進行研究。從相關的理論分析到模型的構建,并將模型的構建應用到實證分析中來。首先,梳理國內外關于溢出效應的文獻發(fā)現(xiàn)研究現(xiàn)狀的不足;然后,在貝葉斯分位數(shù)回歸模型理論基礎上,構建滯后分位數(shù)回歸模型;最后選取上證指數(shù)、恒生指數(shù)、匯率為樣本,并將數(shù)據(jù)劃分為金融危機前后兩個子時期,研究收益、波動、匯率幾個變量的溢出效應。對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特征分析,另外也對模型中滯后階數(shù)的選擇進行了分析和確定,運用構建的滯后分位數(shù)回歸模型進行參數(shù)估計,并對結果進行實證分析,并對結果進行穩(wěn)健性分析。研究結果表明:滯后收益率的溢出效應不僅隨時間變化還取決于股票的狀態(tài);雖然收益波動性在牛市中可能增強,但在熊市加速下降;人民幣與港幣的貶值不會明顯的影響恒生指數(shù)當前的收益率,然而在金融危機后對上海綜指收益率卻有負的影響。研究結論可以增進投資者對滬港股票市場的理解,首先不但有助于對我國金融市場之間的相依性研究和整體市場發(fā)展的一體化評價,還能有利于投資者對股票市場風險傳遞以及未來的走勢進行預估;其次,針對與跨境交易的市場投資者來說,有助于為其建立跨區(qū)域的投資組合提供參考,從而防止投資風險,增加投資收益;最后,對于政策制定者來說,可以進一步制定科學有效的市場監(jiān)督管理政策,防范我國金融體系的市場風險和提高我國股票市場的運行效率。
【學位授予單位】:湖南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8
【分類號】:F832.51
【圖文】:
Variable Min Q0.25Q0.5Q0.75Mean Skew. Kurt. JB ADFSCI -8.347 -0.766 0.031 0.897 0.042 -0.143 6.778 3654.56* -58.573*HSI -13.695 -0.688 0.024 0.935 0.008 0.123 12.259 19725.9* -122.78*C/H -1.311 -0.823 0 0.034 -0.006 -0.056 30.892 143357.2* -46.346*H/C -1.267 -0.042 0.001 0.027 0.007 0.057 30.757 146982.4* -45348*2SCI 0 0.664 1.176 2.571 2.614 3.467 21.576 62623.41* -12.339*2HSI 0.03 0.561 1.275 2.952 2.879 11.278 204.839 82705.41* -12.367* SCI 0 0 0.024 0.897 0.645 4.052 16.583 33921.76* -23.437* HSI 0 0 0.032 0.931 0.613 3.521 39.648 254573* -15.628* SCI -8.3252525-0.753 0 0 -0.527 -4.273 17.856 39211.2* -25.535* HSI -13.685 -0.647 0 0 -0.597 -4.823 26.223 112134.1* -13.61*注:表中*代表 1%置信水平下拒絕零假設,SCI 上證綜指,HIS 恒生綜指,JB 表示 Jarque-Bera 正態(tài)性檢驗,ADF 代表零假設是存在單位根的 ADF 檢驗,C/H 人民幣兌港幣匯率,H/C 港幣兌人民幣匯率,是 HIS 的方差,2SCI 是 SCI 的方差。 SCI maxS(CI,0) SCI min(SCI,0) 。
圖 4.2 恒生指數(shù)綜合收益率動態(tài)軌跡圖圖 4.3 人民幣兌港幣匯率動態(tài)軌跡圖圖 4.1-4.3 表明了在樣本數(shù)據(jù)區(qū)間內這兩種股票指數(shù)的回歸收益動態(tài)分布情
圖 4.3 人民幣兌港幣匯率動態(tài)軌跡圖圖 4.1-4.3 表明了在樣本數(shù)據(jù)區(qū)間內這兩種股票指數(shù)的回歸收益動態(tài)分布情況,以及人民幣兌港幣對數(shù)的匯率變化情況。與指數(shù)恒生 HSI 相比,上證指數(shù) SC的收益率波動很大。盡管兩大股票的收益率都有很大的波動,特別是在 2007 年和2009 年之間,但在金融危機后來二者的收益率趨于穩(wěn)定。2006 年后的匯率波動幅度很大,2010 年后更是如此。
【學位授予單位】:湖南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8
【分類號】:F832.51
【圖文】:
Variable Min Q0.25Q0.5Q0.75Mean Skew. Kurt. JB ADFSCI -8.347 -0.766 0.031 0.897 0.042 -0.143 6.778 3654.56* -58.573*HSI -13.695 -0.688 0.024 0.935 0.008 0.123 12.259 19725.9* -122.78*C/H -1.311 -0.823 0 0.034 -0.006 -0.056 30.892 143357.2* -46.346*H/C -1.267 -0.042 0.001 0.027 0.007 0.057 30.757 146982.4* -45348*2SCI 0 0.664 1.176 2.571 2.614 3.467 21.576 62623.41* -12.339*2HSI 0.03 0.561 1.275 2.952 2.879 11.278 204.839 82705.41* -12.367* SCI 0 0 0.024 0.897 0.645 4.052 16.583 33921.76* -23.437* HSI 0 0 0.032 0.931 0.613 3.521 39.648 254573* -15.628* SCI -8.3252525-0.753 0 0 -0.527 -4.273 17.856 39211.2* -25.535* HSI -13.685 -0.647 0 0 -0.597 -4.823 26.223 112134.1* -13.61*注:表中*代表 1%置信水平下拒絕零假設,SCI 上證綜指,HIS 恒生綜指,JB 表示 Jarque-Bera 正態(tài)性檢驗,ADF 代表零假設是存在單位根的 ADF 檢驗,C/H 人民幣兌港幣匯率,H/C 港幣兌人民幣匯率,是 HIS 的方差,2SCI 是 SCI 的方差。 SCI maxS(CI,0) SCI min(SCI,0) 。
圖 4.2 恒生指數(shù)綜合收益率動態(tài)軌跡圖圖 4.3 人民幣兌港幣匯率動態(tài)軌跡圖圖 4.1-4.3 表明了在樣本數(shù)據(jù)區(qū)間內這兩種股票指數(shù)的回歸收益動態(tài)分布情
圖 4.3 人民幣兌港幣匯率動態(tài)軌跡圖圖 4.1-4.3 表明了在樣本數(shù)據(jù)區(qū)間內這兩種股票指數(shù)的回歸收益動態(tài)分布情況,以及人民幣兌港幣對數(shù)的匯率變化情況。與指數(shù)恒生 HSI 相比,上證指數(shù) SC的收益率波動很大。盡管兩大股票的收益率都有很大的波動,特別是在 2007 年和2009 年之間,但在金融危機后來二者的收益率趨于穩(wěn)定。2006 年后的匯率波動幅度很大,2010 年后更是如此。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熊正德;文慧;熊一鵬;;我國外匯市場與股票市場間波動溢出效應實證研究——基于小波多分辨的多元BEKK-GARCH(1,1)模型分析[J];中國管理科學;2015年04期
2 吳吉林;張二華;;次貸危機、市場風險與股市間相依性[J];世界經(jīng)濟;2010年03期
3 嚴武;金濤;;我國股價和匯率的關聯(lián):基于VAR-MGARCH模型的研究[J];財貿經(jīng)濟;2010年02期
4 陳國進;許德學;陳娟;;我國股票市場和外匯市場波動溢出效應分析[J];數(shù)量經(jīng)濟技術經(jīng)濟研究;2009年12期
5 董秀良;曹鳳岐;;國內外股市波動溢出效應——基于多元GARCH模型的實證研究[J];數(shù)理統(tǒng)計與管理;2009年06期
6 陳云;陳浪南;林魯東;;人民幣匯率與股票市場波動溢出效應研究[J];管理科學;2009年03期
7 王e
本文編號:274697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ngjilunwen/jinrongzhengquanlunwen/2746978.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