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金融市場風險溢出效應的度量及影響因素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0-04-11 02:51
【摘要】:隨著經濟全球化程度的不斷加深,各金融市場之間不斷影響,彼此依賴,為金融風險溢出提供了更為豐富和便利的傳導途徑。以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為例,起始于美國早期的次級房屋信貸危機,在短時間內風險迅速蔓延,使得房地產抵押公司相繼破產,并引發(fā)外匯、資本等市場以及實體經濟的劇烈波動,更是導致全球金融資產價格大幅下跌,成為繼亞洲金融危機后危害更大影響更為深遠的全球金融危機。盡管由于當時我國的對外開放水平相對不高,我國遭遇的危機波及影響較小,但并不意味著我國金融風險問題可以不被關注。尤其是2008年金融危機以后,我國經濟一路曲折發(fā)展,“錢荒”、“擠兌事件”、“股市暴跌”等現象時有發(fā)生,改革、經濟結構調整不斷并持續(xù)深入,經濟韌性增強,但宏觀經濟所面臨的下行壓力也亟待關注,加之金融行業(yè)混業(yè)經營和綜合經營引起的市場之間的聯動性進一步加強,對金融風險溢出行為的研究并在引發(fā)危害時及時控制則顯得日益緊迫和重要;谝陨媳尘,本文首先構建了一套全面反映我國金融市場業(yè)務的指標體系,并通過廣義自回歸條件異方差模型測得每個市場的波動率以反映各金融市場的風險狀況;然后通過構建中國金融市場風險溢出效應測度模型,度量金融市場風險溢出的程度和方向,揭示金融市場風險溢出的演變狀態(tài);在此基礎上,控制金融市場自身演化和風險累積,通過多元逐步回歸方法對影響金融風險溢出效應的潛在因素進行探索,發(fā)現對風險溢出起顯著沖擊作用的關鍵因素,為控制金融風險的過度傳導奠定理論基礎;最后,綜合全文研究結果,結合我國社會發(fā)展環(huán)境,提出合理有效的政策建議從而實現系統性金融風險的防范與治理。研究結果表明:第一,我國金融系統的風險總體溢出水平長期在70%—92%之間波動,存在一定的波動性和不確定性,受極端事件沖擊較大;第二,貨幣市場、房地產市場、股票市場在金融系統中占據中心地位,與其相連的高風險集聚市場較多,由此所形成的風險網絡具有一定的脆弱性和異質性。其中,貨幣市場對外傳導風險的能力最強,具有絕對的風險掌控能力;債券市場具有最強的被動接受風險的能力,獨立性有待加強;第三,經濟波動和通貨膨脹對金融風險的溢出具有促進作用,而金融自由化程度的加深和投資者投資情緒的高漲則對金融風險的溢出具有抑制作用。通過該結論,可以在經濟發(fā)展處于異常狀態(tài)時,進行適當的認為把控從而達到調控系統性金融風險的目的。
【圖文】:
第 1 章 緒論第四章,通過構建中國金融市場風險溢出效應測度模型,,度量中國金融市場風險溢出的程度及方向,探索我國金融風險整體溢出情況的變動趨勢并揭示其演化規(guī)律,識別對金融市場風險溢出貢獻顯著的系統重要性金融市場;第五章,以金融市場風險溢出指數為因變量,在控制風險溢出網絡中的系統重要性金融市場自身演化和風險積累的基礎上,通過多元逐步回歸方法探索對金融風險溢出影響顯著的變量因素,為降低金融風險的過度傳導奠定理論基礎;第六章,綜合本文前期研究成果,結合我國社會經濟發(fā)展需求,從我國國情出發(fā),為我國系統性金融風險的防范與治理、實施宏觀審慎監(jiān)管提出合理有效的政策建議借鑒。本文的技術路線圖如圖 1-1 所示。
圖 4-3 各金融市場接受其余市場風險溢出變動Fig.4-3 Time-Varying Directional Spillover Index Receiving Risks from Other Markets
【學位授予單位】:北京工業(yè)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8
【分類號】:F832.5
本文編號:2623050
【圖文】:
第 1 章 緒論第四章,通過構建中國金融市場風險溢出效應測度模型,,度量中國金融市場風險溢出的程度及方向,探索我國金融風險整體溢出情況的變動趨勢并揭示其演化規(guī)律,識別對金融市場風險溢出貢獻顯著的系統重要性金融市場;第五章,以金融市場風險溢出指數為因變量,在控制風險溢出網絡中的系統重要性金融市場自身演化和風險積累的基礎上,通過多元逐步回歸方法探索對金融風險溢出影響顯著的變量因素,為降低金融風險的過度傳導奠定理論基礎;第六章,綜合本文前期研究成果,結合我國社會經濟發(fā)展需求,從我國國情出發(fā),為我國系統性金融風險的防范與治理、實施宏觀審慎監(jiān)管提出合理有效的政策建議借鑒。本文的技術路線圖如圖 1-1 所示。
圖 4-3 各金融市場接受其余市場風險溢出變動Fig.4-3 Time-Varying Directional Spillover Index Receiving Risks from Other Markets
【學位授予單位】:北京工業(yè)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8
【分類號】:F832.5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郭嬈鋒;;希臘債務危機的演變、原因及傳導機制研究——兼論希臘退出歐元區(qū)的成本[J];財政研究;2015年11期
2 宋琴;胡方琦;倪川川;;金融自由化與銀行風險承擔——基于競爭—穩(wěn)定性視角的實證分析[J];金融監(jiān)管研究;2015年09期
3 陳建青;王擎;許韶輝;;金融行業(yè)間的系統性金融風險溢出效應研究[J];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2015年09期
4 梁琪;李政;郝項超;;中國股票市場國際化研究:基于信息溢出的視角[J];經濟研究;2015年04期
5 胡曄;劉智超;;基于已實現和極差波動率標準的滬深300指數波動率模型研究[J];統計與決策;2015年06期
6 李曉;;金融自由化與宏觀金融風險的動態(tài)關系研究[J];財經界(學術版);2015年01期
7 滑冬玲;;發(fā)達國家、發(fā)展中國家和轉軌國家金融脆弱性成因對比:基于制度視角的分析[J];管理評論;2014年08期
8 張宏;;淺議債務可持續(xù)性的衡量方法[J];金融理論與實踐;2013年10期
9 王曉;李佳;;金融穩(wěn)定目標下貨幣政策與宏觀審慎監(jiān)管之間的關系:一個文獻綜述[J];國際金融研究;2013年04期
10 范為;房四海;;金融危機期間黃金價格的影響因素研究[J];管理評論;2012年03期
本文編號:262305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ngjilunwen/jinrongzhengquanlunwen/26230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