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市場治理與注冊會計師審計的關系探微——信息不對稱及其治理視角
本文選題:股票市場治理 切入點:注冊會計師審計 出處:《財會月刊》2017年30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通過綜述契約、信息不對稱與治理的相關文獻,得出市場與企業(yè)一樣,都是不完備契約的集合的結論。契約不完備的基本原因是信息不對稱,對信息不對稱的治理就是建立以國家治理為主體的相互連接的治理結構。注冊會計師是股票市場治理結構的監(jiān)督子系統(tǒng)之一,注冊會計師審計之于市場治理與國家審計之于國家治理、內部審計之于公司治理從本質上來說沒有區(qū)別,只是在監(jiān)督權限、接受審計業(yè)務方式上有所區(qū)別。
[Abstract]:By summarizing the relevant documents of contract, information asymmetry and governance, it is concluded that market and enterprise are all sets of incomplete contracts. The basic reason of contract imperfection is information asymmetry. The governance of asymmetric information is to establish an interconnected governance structure with the national governance as the main body. CPA is one of the supervision subsystems of the governance structure of the stock market. There is no difference between CPA audit in market governance and state audit in national governance, and in internal audit in corporate governance.
【作者單位】: 淮海工學院商學院;
【分類號】:F239.4;F832.51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劉美榮;風險投資中的信息不對稱[J];軟件工程師;2001年05期
2 劉向東;信息不對稱下的金融穩(wěn)定與宏觀經(jīng)濟[J];企業(yè)經(jīng)濟;2005年01期
3 王慧;關注信息不對稱造成的信用風險[J];中國城市金融;2003年01期
4 徐莉莉;基于信息不對稱的銀企金融交易及其對策[J];企業(yè)經(jīng)濟;2005年02期
5 馬妮;張衡;;小議資產(chǎn)證券化與信息不對稱[J];當代經(jīng)理人;2006年03期
6 喻均林;劉和平;;信用擔保運行中信息不對稱的擴大分析及其防范對策[J];特區(qū)經(jīng)濟;2006年05期
7 門曉亮;;信息不對稱對金融業(yè)的影響和監(jiān)管必要性[J];甘肅金融;2006年12期
8 伊晟;任獻花;;中小企業(yè)融資中的信息不對稱分析[J];時代金融;2007年02期
9 靳佩然;王家傳;;商業(yè)銀行經(jīng)營管理中的信息不對稱問題及對策研究[J];生產(chǎn)力研究;2007年11期
10 鐔方東;;試析國有銀行信息不對稱行為及其治理對策[J];東岳論叢;2008年05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詹原瑞;楊志剛;;主辦銀行制對解決信貸中信息不對稱問題的作用[A];發(fā)展的信息技術對管理的挑戰(zhàn)——99’管理科學學術會議專輯(下)[C];1999年
2 徐振業(yè);曾勇;;信息不對稱、網(wǎng)點規(guī)模與理財產(chǎn)品競爭[A];中國系統(tǒng)工程學會第十八屆學術年會論文集——A10系統(tǒng)工程方法在金融、投資、保險業(yè)等領域的研究[C];2014年
3 張程睿;王華;;公司透明度與市場信息不對稱——基于對中國股票市場的經(jīng)驗研究[A];中國會計學會2007年學術年會論文集(中冊)[C];2007年
4 馬飛;馮梓洋;;信息不對稱對PE在中國發(fā)展的影響[A];2008年中國經(jīng)濟特區(qū)論壇:紀念改革開放30周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5 周宏;李遠遠;彭和平;;信息不對稱與中國企業(yè)債券信用風險估價[A];中國會計學會2011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1年
6 鄭長德;;中國股票市場與經(jīng)濟增長關系的實證分析[A];中國經(jīng)濟發(fā)展進程中的熱點問題探討[C];2003年
7 周麗輝;;轉軌期中國股票市場制度設計分析[A];第三屆中國金融論壇論文集[C];2004年
8 李玉梅;閆相斌;胡洋;;在線股評對股票市場的影響分析[A];第十三屆中國管理科學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1年
9 鄭勇;葉瑞紅;;我國股票市場對居民消費需求影響的思考[A];第十一屆全國經(jīng)濟管理院校工業(yè)技術學研究會論文集[C];2012年
10 王文舉;劉碩;;股票市場機構投資者共謀違規(guī)行為監(jiān)管的博弈分析與動態(tài)仿真研究[A];21世紀數(shù)量經(jīng)濟學(第9卷)[C];2008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本報記者 韓瑞蕓 整理;信息不對稱與銀行轉型[N];21世紀經(jīng)濟報道;2014年
2 徐曉明;如何加強監(jiān)管化解信息不對稱所引發(fā)的困局和危機[N];中華工商時報;2008年
3 ;信息不對稱與金融體系的穩(wěn)定性[N];金融時報;2000年
4 肖林江;信息不對稱下的企業(yè)集團貸款風險防范[N];金融時報;2005年
5 高艷云;利率市場化中的信息不對稱問題[N];發(fā)展導報;2000年
6 FN記者 陳宜萍;信息不對稱卡住中小企業(yè)融資通道[N];金融時報;2006年
7 陳國潤;我市創(chuàng)新融資方式支持項目建設[N];朔州日報;2014年
8 湖南大學金融學院 彭建剛 李國強;信息不對稱與商業(yè)銀行的信貸定位[N];金融時報;2003年
9 賈鵬雷;比流感更可怕的是恐慌[N];計算機世界;2009年
10 張揮;信息不對稱下的資產(chǎn)保全及案例分析[N];金融時報;2004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常建勇;微觀結構理論視角下信息不對稱對股票交易的影響研究[D];天津大學;2014年
2 雷志威;信息不對稱對中國上市公司現(xiàn)金持有水平及其價值影響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2年
3 王蘭軍;中國股票市場功能演進與經(jīng)濟結構戰(zhàn)略性調整研究[D];西南財經(jīng)大學;2002年
4 顧鵬;宏觀經(jīng)濟沖擊、信息傳導與中國股票市場[D];南京大學;2015年
5 張馳;股票市場半知情交易者的行為理論與實證研究[D];天津大學;2015年
6 高汝召;中國經(jīng)濟政策不確定性下的股票市場和國債市場間相關性研究[D];南京大學;2016年
7 楊睿;基于復雜網(wǎng)絡理論的股票市場中金融危機傳播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4年
8 何康;金融危機、市場傳染與歐美四國股票市場聯(lián)動性研究[D];湖南大學;2016年
9 蘇波;交易者的學習適應性行為對股票市場影響的仿真實驗研究[D];廈門大學;2009年
10 闕紫康;中國股票市場制度效率研究[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劉孟娜;信息不對稱條件下我國商業(yè)銀行信貸風險研究[D];西北農(nóng)林科技大學;2015年
2 王歡;商業(yè)銀行客戶服務中的信息不對稱問題及對策建議[D];河北金融學院;2015年
3 吳麗麗;市場化進程、獨立董事與會計信息質量[D];江西師范大學;2015年
4 石隕t;基于信息不對稱的中小企業(yè)貸償模式管理研究[D];南京大學;2014年
5 扈震;P2P網(wǎng)貸信息不對稱解決方案[D];廣東財經(jīng)大學;2015年
6 孫端;時變信息刻畫與揭示研究[D];天津大學;2011年
7 譚旭;董事長與總經(jīng)理兩職合一對股價崩盤風險的影響[D];廣東外語外貿大學;2016年
8 曹瀝偉;銀企信息不對稱對勞動失業(yè)率的影響[D];合肥工業(yè)大學;2017年
9 李丹;信息不對稱下盤錦市中小企業(yè)融資問題與對策研究[D];東北大學;2005年
10 任莉;基于信息不對稱的次貸危機成因研究[D];西南財經(jīng)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158080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ngjilunwen/jinrongzhengquanlunwen/15808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