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證券市場的投資者情緒、股票內在價值與IPO定價
本文關鍵詞:中國證券市場的投資者情緒、股票內在價值與IPO定價,,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公司財務研討會論文集》2004年
中國證券市場的投資者情緒、股票內在價值與IPO定價
鄔展霞 王周偉
【摘要】:本文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用移動平均交易量、IPO股票數(shù)、IPO平均投資收益率、股權融資比重和封閉式基金平均折扣率這五個時間序列變量,構造了足以全面合理衡量投資者情緒的成分指標,并在公司存續(xù)期有限、剩余收益存續(xù)期有限情況下,運用Ohlson剩余收益定價理論的改進模型——預期內在價值決定模型,計算IPO公司股票的內在價值預期;并用投資者情緒、內在價值預期和發(fā)行價值率建立條件特征模型,再引入流通比率、總股本和市凈率三個變量,建立了多元橫截面回歸模型,分離出六個效應,考察投資者情緒、內在價值對IPO價格以及新股交易價的影響。通過研究,可以消晰地發(fā)現(xiàn):無論是全樣本分析,還是分組比較研究,投資者情緒、內在價值預期均對新股交易價有著很大的定價貢獻,但是,在我國IPO市場上,考慮投資者情緒因素的上市公司較少,賦予的權重不夠大。該結論能夠很好地解釋了“新股跌破發(fā)行價”、“IPO定價低于市場交易價”和“高P/V值股票投資收益較小,風險卻較大”這三大現(xiàn)象。
【作者單位】:
【分類號】:F832.51
【正文快照】:
在2003年盡管受到了非典影響,但是我國經濟依然保持了9%左右的高增長速度,2004年第一、二季度更是達到了9.7%和9.8%的高增長率,達到了1997年以來的最高增長水平。另外,人均收入水平、固定資產投資水平、工業(yè)增加值等指標的增長速度也處于歷史較高水平。然而,在這樣良好形勢的
下載全文更多同類文獻
PDF全文下載
CAJ全文下載
(如何獲取全文? 歡迎:購買知網(wǎng)充值卡、在線充值、在線咨詢)
CAJViewer閱讀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AdobeReader僅支持PDF格式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趙志君;股票價格對內在價值的偏離度分析[J];經濟研究;2003年10期
2 陳信元,陳冬華,朱紅軍;凈資產、剩余收益與市場定價:會計信息的價值相關性[J];金融研究;2002年04期
3 劉力,王汀汀,王震;中國A股上市公司增發(fā)公告的負價格效應及其二元股權結構解釋[J];金融研究;2003年08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魏聃;王亞平;;可轉換債券折價之謎的初步解釋——波動率、流動性和增發(fā)折價[J];財經問題研究;2007年01期
2 劉懷珍,歐陽令南;中國上市公司效率悖論:提出與解讀[J];財經研究;2004年08期
3 張人驥,劉春江;基于政策監(jiān)管下的新股增發(fā)與股市波動研究[J];財經研究;2005年06期
4 李嘉明,陳旭,郭志明;企業(yè)會計準則綜合實施效果的實證研究[J];財會通訊(綜合版);2004年22期
5 蔣義宏;陳高才;;會計信息相關性研究——來自年報的證據(jù)[J];當代財經;2006年04期
6 胡援成;程建偉;;配股融資與股票超常收益率[J];當代財經;2006年08期
7 歐陽凌,歐陽令南,周紅霞;股權制度安排、信息不對稱與企業(yè)非效率投資行為[J];當代經濟科學;2005年04期
8 李訓;曹國華;;我國上市公司股票收益率影響因素的實證研究[J];重慶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6年10期
9 劉力,王汀汀;不應忽略股票的流通權價值——兼論中國股票市場的二元股權結構問題[J];管理世界;2003年09期
10 唐康德;夏新平;余明桂;;我國上市公司可轉債融資選擇的實證分析[J];管理學報;2006年03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7條
1 林華;;財務指標分析的投資決策有用性——基于奧爾森模型的實證研究[A];2008年國際會計與商業(yè)會議論文集[C];2008年
2 于亦銘;于夢;;與“會計準則能提高會計信息質量嗎”一文商榷[A];中國會計學會高等工科院校分會2005年學術年會暨第十二屆年會論文集[C];2005年
3 陳高才;蔣義宏;;會計信息的治理有用性檢驗[A];中國會計學會高等工科院校分會2006年學術年會暨第十三屆年會論文集[C];2006年
4 張人驥;劉春江;;上市公司增發(fā)新股、政策監(jiān)管與股市波動[A];公司財務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5 李壽喜;齊興利;;無形資產計量與股票定價——來自中國證券市場的經驗證據(jù)[A];當代管理會計新發(fā)展——第五屆會計與財務問題國際研討會論文集(下)[C];2005年
6 周孝華;張光勝;;利益相關者利益均衡時IPO發(fā)行規(guī)模及發(fā)行價格的確定[A];2004年中國管理科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4年
7 劉宇;;上市公司股權再融資股價效應研究[A];第八屆中國管理科學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6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章衛(wèi)東;股權分置條件下中國上市公司股權再融資行為和績效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5年
2 劉建和;中國股市價格形成機制研究[D];浙江大學;2004年
3 金樁;中國上市公司資產重組績效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4年
4 葛新權;泡沫經濟理論與模型研究[D];首都經濟貿易大學;2004年
5 楊定華;中國上市公司股權融資偏好研究[D];復旦大學;2004年
6 譚軍;中國上市公司資產減值的實證研究[D];復旦大學;2004年
7 胡月曉;貨幣政策對股票價格的影響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5年
8 王愛凡;二元股權結構與上市公司控制權配置效率研究[D];浙江大學;2004年
9 趙林茂;中國證券市場新股發(fā)行(IPO)效率研究[D];浙江大學;2005年
10 李壽喜;中國上市公司會計信息與股票定價相關性的實證研究[D];復旦大學;2005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代金博;財務報表分析與中國股市超額收益的概率預測[D];華中科技大學;2005年
2 郭熙敏;我國A股市場增發(fā)新股公告效應的實證研究[D];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研究所;2005年
3 王薇;企業(yè)價值評估方法的比較、分析及應用研究[D];合肥工業(yè)大學;2005年
4 周世峰;中國上市公司退市制度的發(fā)展及其影響分析[D];清華大學;2004年
5 松蕾;新發(fā)行企業(yè)股票收益率、經營業(yè)績研究及新發(fā)行因子的確認[D];清華大學;2004年
6 李訓;我國上市公司股票收益率影響因素的實證研究[D];重慶大學;2003年
7 皮星;我國A股市場IPO定價的影響因素分析[D];重慶大學;2003年
8 初國清;中國上市公司增發(fā)新股公告效應及影響因素研究[D];浙江大學;2003年
9 成海燕;我國社會保障基金的投資管理研究[D];南京理工大學;2004年
10 劉穎;剩余收益估價模型在我國股票市場應用的改進研究[D];中南大學;2003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5條
1 李夢軍,陸靜;上市公司增發(fā)新股信息與股票價格波動的實證研究[J];財經理論與實踐;2001年04期
2 謝百三,陳霆;我國上市公司增發(fā)新股現(xiàn)象剖析[J];當代財經;2001年10期
3 趙宇龍,王志臺;我國證券市場“功能鎖定”現(xiàn)象的實證研究[J];經濟研究;1999年09期
4 陳信元,陳冬華,朱紅軍;凈資產、剩余收益與市場定價:會計信息的價值相關性[J];金融研究;2002年04期
5 胡乃武,閻衍,張海峰;增發(fā)融資的股價效應與市場前景[J];金融研究;2002年05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靖國;IPO定價綜述:從規(guī)范到實證[J];信息空間;2004年09期
2 俞穎;核準制IPO定價實證分析[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05期
3 府亞軍,黃海南,張友略;IPO詢價制度的問題研究[J];北京機械工業(yè)學院學報;2004年04期
4 賀宛男;名校概念 今非昔比[J];中國高?萍寂c產業(yè)化;2002年10期
5 孔愛國,李哲;IPO定價的信號模型:信息披露機制有效性檢驗(1992-2002)[J];復旦學報(自然科學版);2003年05期
6 陸蓉;韓東進;;有限理性監(jiān)管、初步詢價和IPO定價效率[J];經濟管理;2010年05期
7 姚海鑫;我國上市公司IPO定價問題的一個實證研究[J];遼寧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03期
8 于明娥;IPO定價“新政” 市場“返樸歸真”——訪山東登海種業(yè)股份有限公司董秘于洪發(fā)先生[J];證券導刊;2004年34期
9 ;下周特別提示[J];股市動態(tài)分析;2005年23期
10 胡仕興;申購新股尚難言敗[J];金融經濟;2001年10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鄔展霞;王周偉;;中國證券市場的投資者情緒、股票內在價值與IPO定價[A];公司財務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2 姚海鑫;;我國上市公司IPO定價及其影響因素的一個實證分析[A];中國會計學會第六屆理事會第二次會議暨2004年學術年會論文集(上)[C];2004年
3 王敏;瞿其春;;IPO定價分析[A];第八屆中國管理科學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6年
4 周孝華;張光勝;;利益相關者利益均衡時IPO發(fā)行規(guī)模及發(fā)行價格的確定[A];2004年中國管理科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4年
5 黃建中;;上市公司非公開發(fā)行的定價約束機制研究[A];中國的前沿 文化復興與秩序重構——上海市社會科學界第四屆學術年會青年文集(2006年度)[C];2006年
6 周正義;;中國滬深股市的拯救之道及政策建議[A];中國商法年刊(2008):金融法制的現(xiàn)代化[C];2008年
7 盧菲嵐;朱開悉;;會計信息披露:基于成本還是基于價值[A];中國會計學會高等工科院校分會2006年學術年會暨第十三屆年會論文集[C];2006年
8 賀炎林;郭敏;;詢價制的信息揭示功能研究:來自中國的證據(jù)[A];中國會計學會財務管理專業(yè)委員會2009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9年
9 儲一昀;倉勇濤;;分析師預測的價格可信嗎?——來自中國證券市場IPO公司的經驗證據(jù)[A];中國會計學會2007年學術年會論文集(中冊)[C];2007年
10 張鐵鑄;周紅;;板塊差異、上市效應與盈余質量研究——來自創(chuàng)業(yè)板和中小板的證據(jù)[A];中國會計學會2011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1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珞珈投資 蔡紅標;[N];中國證券報;2001年
2 王佑;[N];第一財經日報;2007年
3 李亞;[N];第一財經日報;2008年
4 任亮;[N];第一財經日報;2008年
5 本報記者 袁名富;[N];中國經濟時報;2008年
6 見習記者 鞏萬龍 編輯 張亦文;[N];上海證券報;2010年
7 記者 李雋;[N];第一財經日報;2010年
8 張煒;[N];中國經濟時報;2010年
9 記者 張緒旺;[N];北京商報;2010年
10 深圳商報記者 鐘國斌;[N];深圳商報;2007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8條
1 吳秀波;滬港雙重上市公司的發(fā)行問題研究[D];復旦大學;2008年
2 楊芳;新股發(fā)行定價機制變遷對會計盈余質量的影響研究[D];復旦大學;2011年
3 柯建飛;中國公司交叉上市的影響研究[D];華僑大學;2011年
4 武龍;噪聲交易者與中國IPO真實首日收益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9年
5 楊建東;風險投資公司投資行為研究:公司制度與創(chuàng)業(yè)者的影響[D];電子科技大學;2011年
6 杜俊濤;我國證券市場新股抑價與長期弱勢研究[D];重慶大學;2004年
7 劉亞干;中國商業(yè)銀行股權融資定價研究[D];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2010年
8 宋書彬;中國IPO市場承銷商行為研究[D];東北財經大學;2011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祝小勤;IPO定價模型的構建及應用研究[D];重慶工商大學;2009年
2 皮星;我國A股市場IPO定價的影響因素分析[D];重慶大學;2003年
3 陳錫富;茂煉股份發(fā)行A股的IPO定價分析[D];廈門大學;2001年
4 李永強;基于實物期權理論的高科技企業(yè)IPO定價方法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4年
5 吳寶利;A股IPO定價的多因素模型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03年
6 蘇巍;我國IPO定價合理化[D];西南財經大學;2003年
7 陳衛(wèi)榮;風險投資退出機制研究[D];浙江大學;2003年
8 張世鵬;金川集團有限公司IPO定價模型應用研究[D];蘭州大學;2008年
9 房芳;我國股份制商業(yè)銀行IPO定價研究[D];青島大學;2008年
10 雷潔;我國上市公司公司治理與IPO定價關系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08年
本文關鍵詞:中國證券市場的投資者情緒、股票內在價值與IPO定價,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13729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ngjilunwen/jinrongzhengquanlunwen/1372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