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沖擊下金融治理動向、應對措施及發(fā)展趨勢
發(fā)布時間:2021-03-05 02:02
2020年初蔓延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具有全面性、不可預知性和需求—供給雙抑制性的特點,對金融市場運行、傳統(tǒng)金融理論、金融業(yè)務模式產生明顯沖擊。此次疫情也暴露出金融治理的"內生性"局限,并促使金融治理表現(xiàn)出治理焦點的擴展、治理理念的重構、治理目標群體的延伸三方面發(fā)展動向。金融治理體系包含治理目標、治理主體、治理對象和治理規(guī)則四個要素,需從宏觀、中觀和微觀三個層次框架上進行建構,并采取措施應對此次疫情的沖擊。疫情沖擊后中國金融治理將出現(xiàn)以內生性治理為主向全面治理方向發(fā)展、進一步強化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治理理念、數(shù)字化金融治理要求增強、國內全面金融治理與積極參與國際金融治理深度融合等發(fā)展趨勢。
【文章來源】:金融經濟學研究. 2020,35(03)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shù)】:11 頁
【文章目錄】:
一、引言
二、疫情的特點及對金融發(fā)展的沖擊
(一)新冠肺炎疫情的特點
1. 全面性。
2. 不可預知性。
3.需求—供給雙抑制性。
(二)疫情對金融市場運行的沖擊
(三)疫情對傳統(tǒng)金融理論的沖擊
(四)疫情為金融業(yè)務模式帶來挑戰(zhàn)與機遇
三、疫情沖擊下金融治理的局限與發(fā)展動向
(一)金融治理的“內生性”局限
(二)金融治理焦點的擴展
(三)金融治理理念的重構
(四)金融治理目標群體的延伸
四、金融治理體系建構下金融戰(zhàn)“疫”的應對措施
(一)金融治理體系建構的要素
(二)金融治理體系的建構層次
(三)金融戰(zhàn)“疫”的應對措施
五、疫情沖擊后中國金融治理的發(fā)展趨勢
(一)以內生性治理為主向全面治理方向發(fā)展
(二)進一步強化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治理理念
(三)數(shù)字化金融治理要求的增強
(四)國內全面金融治理與積極參與國際金融治理深度融合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災害經濟學研究綜述[J]. 唐彥東,于汐. 災害學. 2013(01)
[2]當前金融危機的特點與根源及應對思考[J]. 衛(wèi)興華,孫詠梅. 經濟學動態(tài). 2009(05)
[3]危機應對的經濟學原理[J]. 樊綱. 北京社會科學. 2003(03)
本文編號:3064370
【文章來源】:金融經濟學研究. 2020,35(03)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shù)】:11 頁
【文章目錄】:
一、引言
二、疫情的特點及對金融發(fā)展的沖擊
(一)新冠肺炎疫情的特點
1. 全面性。
2. 不可預知性。
3.需求—供給雙抑制性。
(二)疫情對金融市場運行的沖擊
(三)疫情對傳統(tǒng)金融理論的沖擊
(四)疫情為金融業(yè)務模式帶來挑戰(zhàn)與機遇
三、疫情沖擊下金融治理的局限與發(fā)展動向
(一)金融治理的“內生性”局限
(二)金融治理焦點的擴展
(三)金融治理理念的重構
(四)金融治理目標群體的延伸
四、金融治理體系建構下金融戰(zhàn)“疫”的應對措施
(一)金融治理體系建構的要素
(二)金融治理體系的建構層次
(三)金融戰(zhàn)“疫”的應對措施
五、疫情沖擊后中國金融治理的發(fā)展趨勢
(一)以內生性治理為主向全面治理方向發(fā)展
(二)進一步強化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治理理念
(三)數(shù)字化金融治理要求的增強
(四)國內全面金融治理與積極參與國際金融治理深度融合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災害經濟學研究綜述[J]. 唐彥東,于汐. 災害學. 2013(01)
[2]當前金融危機的特點與根源及應對思考[J]. 衛(wèi)興華,孫詠梅. 經濟學動態(tài). 2009(05)
[3]危機應對的經濟學原理[J]. 樊綱. 北京社會科學. 2003(03)
本文編號:306437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ngjilunwen/huobiyinxinglunwen/30643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