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銀行存貸款特點的貨幣乘數(shù)模型研究
本文關鍵詞:基于銀行存貸款特點的貨幣乘數(shù)模型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哈爾濱工業(yè)大學》 2007年
基于銀行存貸款特點的貨幣乘數(shù)模型研究
郭艷艷
【摘要】: 貨幣在現(xiàn)代經濟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貨幣政策是宏觀調控的兩大政策之一。自1988年以來,貨幣當局一直采用貨幣供給量作為我國貨幣政策的中介目標。貨幣供給量的決定因素有兩個:一是貨幣乘數(shù),另一個是基礎貨幣。我國基礎貨幣的供給量基本上是由貨幣當局控制的外生變量,因此貨幣供給量是否達到預期目標關鍵在于估計貨幣乘數(shù)的大小。貨幣乘數(shù)的研究也就變得非常重要而且必要。本文在定性分析微觀主體收支行為的基礎上,借助于計量經濟的方法對貨幣乘數(shù)及其決定因素進行了深入研究,同時分析了貨幣乘數(shù)的變動趨勢及可預測性。 本文對有關貨幣乘數(shù)的國內外研究現(xiàn)狀作了總結和簡要的評價;仡櫫瞬煌瑫r期主要流派的貨幣需求理論和貨幣供給理論以及貨幣乘數(shù)理論。在借鑒現(xiàn)代銀行存款貨幣創(chuàng)造理論的基礎上,對微觀主體進行了分類;分析了微觀主體收入支出行為對銀行存款貨幣創(chuàng)造能力的影響,分析表明現(xiàn)有理論的假設前提有若干不足之處,對銀行存款貨幣創(chuàng)造過程的研究應考察微觀主體對其收入的支出行為,才能使研究更符合實際情況。對存款與其影響因素進行了回歸檢驗,在檢驗效果較好的基礎上放寬了現(xiàn)代銀行存款貨幣創(chuàng)造理論的假設條件,進一步建立新的貨幣乘數(shù)模型,分析了貨幣乘數(shù)與其影響因素之間的關系,并將各影響因素對時間趨勢項進行了回歸,考察證實了各變量在近幾年來變化具有一定的規(guī)律性,貨幣供給量與基礎貨幣之間也存在長期穩(wěn)定關系。最后根據前面的分析得出了一些重要結論并提出了一些政策性建議。
【關鍵詞】:
【學位授予單位】:哈爾濱工業(yè)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7
【分類號】:F224;F832.4;F822
【目錄】:
下載全文 更多同類文獻
CAJ全文下載
(如何獲取全文? 歡迎:購買知網充值卡、在線充值、在線咨詢)
CAJViewer閱讀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引證文獻】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1條
1 沈志娟;基于不同經濟主體存款特點的銀行系統(tǒng)貨幣創(chuàng)造能力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0年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黃先開,李晉明,施明存;中國貨幣供應量的可控性研究[J];北京商學院學報;1999年04期
2 袁境;蒲勇健;;不完全信息下中央銀行與商業(yè)銀行的博弈分析[J];重慶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5年12期
3 張橋云;杜世光;;再論中國貨幣乘數(shù)變動規(guī)律及其影響因素——基于小波分析方法的研究[J];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6年04期
4 徐黎鷹;貨幣供給的內生性和金融宏觀調控[J];經濟理論與經濟管理;1992年01期
5 謝平,唐才旭;關于中國貨幣乘數(shù)的預測研究[J];經濟研究;1996年10期
6 程建偉;;貨幣乘數(shù)公式推導中的幾個問題[J];金融理論與教學;2006年04期
7 馬明;我國貨幣乘數(shù)的三波規(guī)律及預測公式[J];金融研究;1996年05期
8 程建偉;;貨幣乘數(shù)公式推導中的幾個問題[J];江西金融職工大學學報;2006年06期
9 秦宛順,靳云匯,卜永祥;中國基礎貨幣與貨幣供應量、信貸量關系的分析[J];數(shù)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2003年06期
10 吳巧英;對影響貨幣乘數(shù)內在因素的實證分析和幾點思考[J];山西高等學校社會科學學報;2001年01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1條
1 方顯倉;我國貨幣政策信用渠道傳導的微觀機制及其效應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3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4條
1 張超;我國貨幣政策傳導機制的微觀基礎分析[D];湖南大學;2005年
2 佘躍飛;我國貨幣乘數(shù)的預測研究[D];中南大學;2004年
3 趙振華;我國貨幣政策微觀傳導機制研究[D];中南大學;2004年
4 袁秀霞;商業(yè)銀行資產負債結構對貨幣供給的影響[D];中南大學;2004年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侯建波;廉桂萍;;中央銀行調整法定存款準備金率政策效果評價[J];北方經濟;2008年18期
2 徐厚永;程文娟;王亞春;;基于博弈和利潤分享的中小科技企業(yè)出口代理研究[J];商業(yè)研究;2010年06期
3 尹海英;柳明花;;提高利率傳導機制效率的途徑[J];長春金融高等?茖W校學報;2009年03期
4 熊文;劉紀顯;;我國流動性過剩來源及應對策略[J];中共成都市委黨校學報;2008年05期
5 胡穎;;我國貨幣政策的資產價格傳導[J];財經界;2010年05期
6 趙征;;近期央行頻繁使用存款準備金工具效果為何不明顯[J];財經科學;2007年09期
7 王海民;;金融危機影響下中國貨幣乘數(shù)的穩(wěn)定性實證分析[J];財經問題研究;2010年03期
8 黃武俊;陳漓高;;外匯資產、基礎貨幣供應與貨幣內生性——基于央行資產負債表的分析[J];財經研究;2010年01期
9 駱玉鼎;貨幣數(shù)量調控的作用——1993-1996年中國經濟“軟著陸”的經驗證據[J];財經研究;1999年05期
10 黃燕芬;;我國貨幣乘數(shù)穩(wěn)定性的實證分析[J];財貿經濟;2006年03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張莉;我國貨幣政策的利率傳導機制及效率研究[D];蘇州大學;2010年
2 黃武俊;開放經濟下中國貨幣政策有效性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3 關大宇;基于貨幣政策傳導的金融條件指數(shù)構建及應用研究[D];東北財經大學;2010年
4 王福嶺;中國貨幣政策結構效應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5 丁志華;煤炭價格波動對我國實體經濟的影響效應研究[D];中國礦業(yè)大學;2011年
6 葉翔;中國貨幣供應形成機制研究[D];東北財經大學;2011年
7 竇祥勝;國際資本流動與宏觀經濟運行分析[D];廈門大學;2001年
8 張俊偉;貨幣政策中介目標研究[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2年
9 周英章;轉型期中國貨幣政策的有效性及其提升途徑[D];浙江大學;2002年
10 侯超惠;論中國的貨幣政策[D];中央民族大學;2005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王洪燕;國際金融危機下我國貨幣政策信貸渠道傳導效應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10年
2 劉鵬超;關于我國實行通貨膨脹目標制問題的探討[D];南京財經大學;2010年
3 仇麗;貨幣政策對城市商品房價格的區(qū)域效應[D];浙江大學;2011年
4 高健;我國貨幣政策的資產價格傳導效應[D];吉林大學;2011年
5 王娜;我國貨幣政策傳導機制[D];華中師范大學;2011年
6 徐紅廣;我國貨幣政策傳導機制有效性研究[D];首都經濟貿易大學;2011年
7 池周鋒;粘性信息與中國通貨膨脹動態(tài)機制研究[D];首都經濟貿易大學;2011年
8 王紅紅;我國銀行信貸對經濟影響的實證分析[D];云南財經大學;2011年
9 李賀;貨幣政策對我國經濟周期影響及政策選擇[D];鄭州大學;2011年
10 譚枝登;中國貨幣政策對區(qū)域經濟發(fā)展影響的差異分析[D];安徽工業(yè)大學;2010年
【同被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趙征;;近期央行頻繁使用存款準備金工具效果為何不明顯[J];財經科學;2007年09期
2 黃燕芬;;我國貨幣乘數(shù)穩(wěn)定性的實證分析[J];財貿經濟;2006年03期
3 吳忠群;;原始存款與基礎貨幣的對應關系[J];財貿經濟;2006年10期
4 謝進城;論貨幣乘數(shù)鏈的中斷與重構[J];財政研究;2000年04期
5 金賢東;張春;;提高居民收入 擴大消費需求[J];宏觀經濟管理;2008年01期
6 張橋云;杜世光;;再論中國貨幣乘數(shù)變動規(guī)律及其影響因素——基于小波分析方法的研究[J];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6年04期
7 謝平,唐才旭;關于中國貨幣乘數(shù)的預測研究[J];經濟研究;1996年10期
8 孫福珍;;存款乘數(shù)和貨幣乘數(shù)推導的幾個理論問題[J];金融經濟;2007年22期
9 李文斌,王成珠;引入電子貨幣后的貨幣定義及貨幣乘數(shù)[J];金融理論與實踐;2000年05期
10 謝平,俞喬;中國經濟市場化過程中的貨幣總量控制[J];金融研究;1996年0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1條
1 朱志斌;;金融創(chuàng)新下貨幣乘數(shù)和貨幣流通速度關系研究[A];第八屆中國青年運籌信息管理學者大會論文集[C];2006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5條
1 劉旸;中國居民儲蓄和收入關系研究[D];河南農業(yè)大學;2002年
2 孫大瑩;我國居民儲蓄存款回歸模型的修正與分析[D];浙江大學;2005年
3 張超;我國貨幣政策傳導機制的微觀基礎分析[D];湖南大學;2005年
4 陳浩;基于微觀經濟主體收入支出特點的銀行貨幣乘數(shù)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07年
5 孫犇;我國貨幣乘數(shù)研究[D];暨南大學;2008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岳意定,袁秀霞;中小企業(yè)貸款銀企動態(tài)博弈分析[J];長春師范學院學報;2004年07期
2 賈康,余小平,馬曉玲;財政平衡與財政赤字[J];財經科學;2001年01期
3 王振山,王志強;我國貨幣政策傳導途徑的實證研究[J];財經問題研究;2000年12期
4 魏永芬,王志強;我國貨幣政策資產價格傳導的實證研究[J];財經問題研究;2002年05期
5 劉菲;人民幣新匯率制度及其與國內貨幣供給量的關系[J];財貿經濟;1995年12期
6 朱兆文,夏萬林;金融風險約束與貨幣政策傳導[J];重慶郵電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06期
7 詹向陽,樊志剛;試論工商銀行的存款戰(zhàn)略[J];城市金融論壇;1998年10期
8 倪志良,趙春玲;發(fā)行國債對貨幣供給和有效需求的影響與我國央行的公開市場操作[J];財政研究;2001年10期
9 彭志遠;我國國債對貨幣供給量的影響分析[J];當代財經;2004年04期
10 蒲成毅;數(shù)字現(xiàn)金對基礎貨幣與貨幣乘數(shù)的影響[J];當代經濟研究;2002年07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劉斌,董勤喜;小波建模和預測及其在中國貨幣乘數(shù)中的應用[J];應用數(shù)學和力學;1999年08期
2 宗金澤;論我國金融貨幣政策中介目標的選擇[J];中國科技信息;2005年02期
3 唐國興;徐劍剛;;引進外資對我國貨幣流通速度的影響[J];數(shù)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2006年10期
4 周光友;;電子貨幣的貨幣乘數(shù)效應:基于中國的實證分析[J];統(tǒng)計研究;2007年03期
5 周光友;;電子貨幣發(fā)展對貨幣乘數(shù)影響的實證研究[J];數(shù)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2007年05期
6 韓東;;我國貨幣乘數(shù)及其影響因素的實證研究[J];廣西金融研究;2008年08期
7 陳彥華;;談法定存款準備金率調整對貨幣乘數(shù)的影響[J];商業(yè)時代;2008年34期
8 郭艷艷;聞波;陳浩;;基于銀行存貸款特點的貨幣乘數(shù)模型[J];淮北煤炭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8年04期
9 邱崇明;;關于改進我國貨幣乘數(shù)預測方法的幾點意見[J];數(shù)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1993年02期
10 劉傳哲;趙帆;;我國貨幣乘數(shù)的定量分析[J];統(tǒng)計與決策;2006年0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1條
1 朱志斌;;金融創(chuàng)新下貨幣乘數(shù)和貨幣流通速度關系研究[A];第八屆中國青年運籌信息管理學者大會論文集[C];2006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特派記者 王康;[N];21世紀經濟報道;2009年
2 民族證券 徐一釘;[N];中國證券報;2009年
3 連平 主持 于勇;[N];上海證券報;2009年
4 東方證券資產管理總部東方紅3號集合資產管理計劃投資經理 顧凌云;[N];第一財經日報;2009年
5 Jan Hatzius 長城偉業(yè)期貨研究所 康蘭 編譯;[N];期貨日報;2009年
6 本報記者 張廣明;[N];證券日報;2011年
7 本報記者 張廣明;[N];證券日報;2011年
8 復旦大學國際金融系副教授 陸前進;[N];證券時報;2009年
9 中信建投證券 田紅勤;[N];中國證券報;2009年
10 本報記者 任曉;[N];中國證券報;2009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8條
1 蔣少華;電子支付發(fā)展對央行貨幣政策的影響研究[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13年
2 秦洋;中國貨幣流動性失衡研究[D];中國礦業(yè)大學;2010年
3 王丹;中國貨幣政策區(qū)域效應研究[D];浙江大學;2009年
4 于菁;中國影子銀行對宏觀經濟影響的作用機理研究[D];東北財經大學;2013年
5 李南成;中國貨幣政策傳導的數(shù)量研究[D];西南財經大學;2004年
6 劉鑫;中國金融市場化過程中的貨幣需求、貨幣供給與貨幣政策[D];東北財經大學;2013年
7 葉翔;中國貨幣供應形成機制研究[D];東北財經大學;2011年
8 丁林濤;中國通貨膨脹形成機制的實證研究[D];東北財經大學;2013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劉瑩;電子貨幣對我國貨幣乘數(shù)的影響研究與實證分析[D];西南財經大學;2009年
2 李俊;我國商業(yè)銀行超額準備金率變動及對貨幣乘數(shù)影響分析[D];暨南大學;2010年
3 王璇;經濟全球化下我國貨幣供給的實證研究[D];中南大學;2002年
4 廖建波;中國貨幣乘數(shù)的決定因素分析[D];復旦大學;2009年
5 韓東;我國貨幣乘數(shù)及其影響因素的實證研究[D];新疆財經大學;2008年
6 佘躍飛;我國貨幣乘數(shù)的預測研究[D];中南大學;2004年
7 厚福宏;股票價格對貨幣供給影響的實證研究[D];中南大學;2005年
8 李瑩;我國存款準備金制度及其政策效應分析[D];東北財經大學;2007年
9 孫犇;我國貨幣乘數(shù)研究[D];暨南大學;2008年
10 王鋼;電子貨幣對我國貨幣乘數(shù)的影響[D];復旦大學;2008年
本文關鍵詞:基于銀行存貸款特點的貨幣乘數(shù)模型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11312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ngjilunwen/huobiyinxinglunwen/1131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