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品牌對企業(yè)IPO抑價的影響研究
本文關鍵詞:城市品牌對企業(yè)IPO抑價的影響研究
【摘要】:IPO(Initial Public Offerings),即首次公開發(fā)行,是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向社會公眾公開招股的發(fā)行方式,股份有限公司可以通過該方式達到其融資籌資的目的。IPO抑價,即新股上市首日的收盤價遠遠高于其在一級市場的發(fā)行定價的現(xiàn)象。世界各國的股票市場中普遍存在著IPO抑價現(xiàn)象,但是與西方發(fā)達國家相比,我國股票市場上的IPO抑價現(xiàn)象尤為顯著1,并且存在較為明顯的區(qū)域差異2。針對我國股票市場上較為嚴重的IPO抑價現(xiàn)象,國內學者進行了大量的研究,但是我國學者對IPO抑價問題的研究多是在西方學者提出的理論的基礎之上進行的實證分析,缺乏結合我國實際國情的創(chuàng)新性研究,更缺乏對我國IPO抑價區(qū)域差異的研究。為了完善國內學者對IPO抑價問題的研究,本文基于我過IPO抑價的區(qū)域差異現(xiàn)象,選擇從上市企業(yè)所處區(qū)域的商業(yè)形象即城市品牌的視角對我國股票市場的IPO抑價問題進行深入研究。理論方面,本文基于Rock(1986)提出的“贏著詛咒”假說,認為IPO抑價是對市場上非知情投資者的信息補償,并且知情投資者和非知情投資者之間的信息不對稱程度越高,IPO抑價程度越高。而根據信號傳遞理論,類似與企業(yè)品牌,城市品牌可以作為企業(yè)資產價值的顯示信號,不僅可以使發(fā)行企業(yè)以較低的成本向投資者傳遞企業(yè)的資產價值信息,而且可以降低投資者的信息成本,從而降低投資者和發(fā)行企業(yè)之間的信息不對稱程度。結合“贏著詛咒”假說和信號傳遞理論可以得出,城市品牌與IPO抑價負相關,即城市的品牌價值越高,IPO抑價程度越低。實證方面,本文首先對2011年我國主要的52城市的品牌價值進行量化分析;诂F(xiàn)有文獻對城市品牌的研究,本文提出城市品牌由城市品牌的生成體系和城市品牌的傳播體系組成,其中,生成體系包含一個城市的地理資源、經濟水平、人居環(huán)境和投資環(huán)境四個方面,傳播體系包含口碑傳播、紙媒傳播、電視傳播和互聯(lián)網傳播四個方面。同時,鑒于生成體系部分指標數(shù)據的可得性和科學性,本文參考了社科院發(fā)布的《中國城市競爭力報告No.10》中的相關指標數(shù)據,并以報告中我國主要的52個城市為樣本,對它們的品牌價值進行量化分析,最終得出2011年我國主要的52個城市的品牌價值。其次,選取2010-2012年上市的544家企業(yè)為樣本,利用這些企業(yè)的IPO數(shù)據并運用二層線性模型實證分析城市品牌對IPO抑價的影響。本次的研究結果表明:城市品牌與企業(yè)的IPO抑價負相關,即城市的品牌價值越高,城市內企業(yè)的IPO抑價越低,相反,城市的品牌價值越低,城市內企業(yè)的IPO抑價越高;并且,城市品牌對企業(yè)IPO抑價的影響是通過其作用于企業(yè)資產負債率和企業(yè)屬行業(yè)結構而間接產生的。一個城市IPO抑價程度的高低,反映了該城市股票市場資源配置的有效性的高低,IPO抑價越低,股票市場資源配置的有效性越高,反之,IPO抑價越高,股票市場資源配置的有效性越低。所以,當?shù)卣梢酝ㄟ^塑造良好的城市商業(yè)形象即城市品牌來提高當?shù)毓善笔袌鲑Y源配置的有效性,從而促進城市的經濟發(fā)展,縮小與經濟發(fā)達區(qū)域之間的經濟差距。
【關鍵詞】:IPO抑價率 區(qū)域差異 城市品牌
【學位授予單位】:上海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F299.2;F832.51
【目錄】:
- 摘要3-5
- Abstract5-9
- 第1章 緒論9-15
- 1.1 研究背景9-11
- 1.2 研究目的與意義11-12
- 1.2.1 研究目的11
- 1.2.2 研究意義11-12
- 1.3 主要內容與基本框架12-14
- 1.3.1 主要內容12-13
- 1.3.2 基本框架13-14
- 1.4 研究方法14
- 1.4.1 文獻研究法14
- 1.4.2 實證研究法14
- 1.5 本文的主要貢獻14-15
- 第2章 相關理論與文獻綜述15-26
- 2.1 城市品牌的研究述評15-18
- 2.1.1 城市品牌的定義15-17
- 2.1.2 城市品牌評價體系的構建17-18
- 2.2 IPO抑價的研究述評18-22
- 2.2.1 IPO抑價的定義18-20
- 2.2.2 國外研究文獻20-21
- 2.2.3 國內研究文獻21-22
- 2.3 城市品牌與IPO抑價的研究述評22-25
- 2.3.1 國外研究文獻22-23
- 2.3.2 國內研究文獻23-25
- 2.4 現(xiàn)有研究的總體述評25-26
- 第3章 城市品牌影響企業(yè)IPO抑價的理論分析26-35
- 3.1 總體概括26
- 3.2 均衡預期條件下,信息不對稱與IPO抑價的關系26-30
- 3.2.1 前提假設26-27
- 3.2.2 投資者決策27-29
- 3.2.3 公共信息比重與IPO抑價29-30
- 3.3 城市品牌與信息不對稱的關系30-33
- 3.4 信息不對稱來源33-35
- 第4章 城市品牌量化體系的構建35-43
- 4.1 城市品牌的總體分析35-39
- 4.1.1 生成系統(tǒng)的分析35-37
- 4.1.2 傳播系統(tǒng)的分析37-39
- 4.2 城市品牌評價體系的量化39-43
- 4.2.1 指標選取39-41
- 4.2.2 樣本城市及其品牌價值的測算41-43
- 第5章 城市品牌影響IPO抑價的實證分析43-53
- 5.1 研究方法與數(shù)據來源43-49
- 5.1.1 模型設計43-45
- 5.1.2 變量說明45-47
- 5.1.3 樣本公司的選取47-48
- 5.1.4 數(shù)據來源48-49
- 5.2 實證檢驗49-50
- 5.3 結果分析50-53
- 第6章 結論與啟示53-55
- 6.1 主要結論53-54
- 6.2 啟示與不足54-55
- 參考文獻55-57
- 附錄:IPO抑價的區(qū)域差異57-63
- 我國IPO抑價的區(qū)域差異57
- IPO抑價的經濟區(qū)域差異57-58
- IPO抑價的城市差異58-63
- 致謝63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劉江會;朱敏;;地理因素會影響中國企業(yè)IPO的成本嗎?——基于“軟信息不對稱”的視角[J];經濟管理;2015年10期
2 王曉梅;龔潔松;;創(chuàng)業(yè)板市場IPO融資成本的影響因素研究[J];北京工商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年01期
3 徐忠;鄒傳偉;;硬信息和軟信息框架下銀行內部貸款審批權分配和激勵機制設計——對中小企業(yè)融資問題的啟示[J];金融研究;2010年08期
4 劉靜;陳璇;;基于信息不對稱理論的IPO抑價實證檢驗[J];云南財經大學學報;2008年05期
5 沈錫飛;蘇為華;;基于信息不對稱條件下企業(yè)IPO籌資成本評價模型[J];商業(yè)經濟與管理;2008年09期
6 王新宇;趙紹娟;;基于隨機邊界與分位回歸的我國新股發(fā)行定價行為[J];系統(tǒng)工程;2008年04期
7 郝勝宇;白長虹;;從顧客視角建設城市品牌[J];城市發(fā)展研究;2008年01期
8 劉江會;;可信性、價值認證和投資銀行聲譽機制[J];財經研究;2007年09期
9 夏立軍,方軼強;政府控制、治理環(huán)境與公司價值——來自中國證券市場的經驗證據[J];經濟研究;2005年05期
10 劉煜輝,熊鵬;股權分置、政府管制和中國IPO抑價[J];經濟研究;2005年05期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3條
1 楊帆;金融發(fā)展與IPO抑價[D];湘潭大學;2013年
2 程志剛;我國上市公司的區(qū)域差異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8年
3 方麗;城市品牌要素研究及實證分析[D];西南交通大學;2005年
,本文編號:54070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ngjilunwen/hongguanjingjilunwen/5407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