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博弈論的地票質押交易制度分析
【學位單位】:重慶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年份】:2015
【中圖分類】:F301.3;F224.32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緒論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方法
1.3 結構安排
1.4 創(chuàng)新之處
2 文獻綜述
2.1 質押交易制度的歷史發(fā)展
2.2 地票質押交易制度研究現(xiàn)狀
2.3 結語
3 地票質押交易制度分析
3.1 地票交易現(xiàn)狀及規(guī)則
3.2 地票質押登記公示制度
3.3 地票質押融資現(xiàn)狀
3.4 結語
4 地票質押交易主體行為的博弈分析
4.1 博弈論方法的涵義
4.2 地票質押交易中的主體行為博弈分析
4.2.1 基本假設
4.2.2 商業(yè)銀行與企業(yè)之間的博弈論模型
4.2.3 企業(yè)與地票交易所之間的博弈模型
4.2.4 商業(yè)銀行與地票交易所之間的博弈模型
4.3 算例分析
4.4 結語
5 地票質押交易主體行為規(guī)范機制
5.1 主體行為規(guī)范指導原則
5.1.1 鞏固和加強地票一級市場經(jīng)濟效益
5.1.2 構建市場化機制下的地票二級交易市場
5.1.3 引導金融資本向農村流動
5.2 完善地票質押交易管理機制
5.2.1 完善地票質押登記公示制度
5.2.2 進一步明確和規(guī)范地票交易所職責
5.2.3 嚴格執(zhí)行商業(yè)銀行內部地票質押管理辦法
5.3 建立有效的監(jiān)督檢查及懲罰機制
5.4 創(chuàng)新激勵及約束機制
5.5 結語
6 結論及政策建議
6.1 結論
6.2 政策建議
6.3 未來研究方向
致謝
參考文獻
附錄:作者攻讀碩士學位期間發(fā)表的論文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李晶晶;;博弈論在經(jīng)濟學中的應用[J];中國民營科技與經(jīng)濟;2008年06期
2 浦徐進;;本科博弈論教學過程中的案例運用[J];江南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9年04期
3 張燕;;經(jīng)濟學本科《博弈論》課程教學改革探索[J];當代教育論壇(綜合研究);2011年01期
4 闞麗庭;楊雪;;博弈論在會計研究中的應用[J];經(jīng)濟視角(下);2012年02期
5 張瑋;;基于博弈論的食品安全問題研究[J];現(xiàn)代商業(yè);2013年17期
6 楊宗昌,鐘子亮;會計信息揭示的博弈論分析[J];財會月刊;2001年22期
7 李玉豐,王國成,葛新權,王鋒;博弈論新進展——定量模擬平臺[J];北京機械工業(yè)學院學報;2001年04期
8 李兵,吉可為;從博弈論淺析銀行之間的不正當攬存競爭[J];首都經(jīng)濟貿易大學學報;2001年01期
9 鄭偉林;博弈論與制度創(chuàng)新[J];云南財貿學院學報;2002年03期
10 景曉達;博弈論與中國企業(yè)入世對策[J];理論探索;2002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7條
1 雷國雄;;制度的博弈論解釋批判——基于現(xiàn)實行路規(guī)則復雜多樣性的分析[A];2012年度(第十屆)中國法經(jīng)濟學論壇論文集[C];2012年
2 丁社教;;馬克思“資本主義觀”的博弈論解讀[A];馬克思主義探原——馬克思《1844年經(jīng)濟學哲學手稿》研究文集[C];2011年
3 陳增明;梁昌勇;柏昊;;供應鏈興起的博弈論分析[A];2004年中國管理科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4年
4 姚龍景;楊學津;;企業(yè)內各利益主體的博弈分析[A];中國企業(yè)運籌學學術交流大會論文集[C];2008年
5 高玉卓;黃莉;李健;;分銷市場價格競爭的博弈論分析[A];2002年中國管理科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2年
6 王竹泉;;利益相關者財務披露監(jiān)管的分析框架與體制構造[A];中國會計學會財務成本分會2006年年會暨第19次理論研討會論文集(上)[C];2006年
7 莊磊;高光銳;;夏利與吉利的價格博弈論分析[A];第六屆(2011)中國管理學年會——市場營銷分會場論文集[C];2011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復旦大學 程實;博弈論的“第二春”[N];中國證券報;2005年
2 山東煙臺邊防支隊支隊長 劉金龍;運用“博弈論”化解社會矛盾[N];邊防警察報;2012年
3 張軍 傅勇;諾獎回歸博弈論[N];經(jīng)濟觀察報;2005年
4 韓保江;博弈論為什么一再獲獎[N];學習時報;2005年
5 周業(yè)安;戴上博弈論眼鏡看世界[N];財經(jīng)時報;2005年
6 尚宇紅;諾貝爾經(jīng)濟學獎青睞博弈論專家[N];中國證券報;2005年
7 何德旭 王朝陽 應寅鋒;博弈論使他們獲得2005年諾貝爾經(jīng)濟學獎[N];南方周末;2005年
8 本報記者陳挺綜合整理;博弈論與合作經(jīng)濟學[N];中國農機化報;2002年
9 山東公安邊防總隊煙臺支隊支隊長 劉金龍;運用“博弈論”可有效推進社會矛盾化解[N];人民公安報;2012年
10 ;運用博弈論分析沖突與合作本因[N];中國證券報;2005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7條
1 尚宇紅;博弈論前史研究[D];西北大學;2003年
2 鄔銳;博弈論在戲劇沖突中的應用研究[D];上海戲劇學院;2013年
3 董海軍;轉軌與國家制度能力研究:一種博弈論的分析[D];復旦大學;2004年
4 侯經(jīng)川;基于博弈論的國家競爭力評價體系研究[D];武漢大學;2005年
5 羅惠平;勞動價值論及博弈論在企業(yè)技術人力管理中的應用[D];華中科技大學;2009年
6 孫連菊;基于博弈論的城市公共交通系統(tǒng)建模與算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09年
7 張艷娟;歷史唯物主義視域下的博弈分析[D];山東大學;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曾勇;基于博弈論的無線通信抗干擾關鍵技術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14年
2 李薇薇;Large/Small Nim游戲的限制[D];河南師范大學;2015年
3 胡斐琦;基于博弈論的上市公司會計信息披露研究[D];武漢科技大學;2015年
4 馮冰清;基于博弈論的地票質押交易制度分析[D];重慶大學;2015年
5 劉開雄;基于博弈論的“威懾—議價”模型[D];外交學院;2009年
6 黃華偉;社會歷史的博弈論解讀[D];湘潭大學;2009年
7 李暉;會計準則變遷:基于新制度經(jīng)濟學、博弈論視角的研究[D];山東大學;2007年
8 劉淑芳;博弈論視域中效率與公平的辯證法[D];山西大學;2007年
9 劉海杰;博弈論中的合理性研究[D];東華大學;2011年
10 方凱;從博弈論視角看稅務反腐敗[D];廈門大學;2005年
本文編號:283007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ngjilunwen/hongguanjingjilunwen/28300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