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貿易政策是一種特殊的公共產品,由政府抉擇但卻其形成卻受到諸多因素的影響;貿易的政治經濟學是國際政治經濟學的一個重要分支,既涉及到經濟學的貿易理論,又涉及到政治學和國際關系學相關研究領域的內容。本文從Grossman和Helpman貿易政策的特殊利益政治學理論的研究入手,選取當前全球貿易自由化進程中發(fā)展相對成熟的美國自由貿易協(xié)定(FTA)框架作為研究視角,對美國貿易政策形成的雙層博弈體系進行政治經濟學理論、實證和經驗分析。 在全球貿易自由化進程中FTA的發(fā)展日益高漲,主要經濟體紛紛展開FTA戰(zhàn)略博弈,研究發(fā)展相對領先的美國FTA的發(fā)展歷史、貿易政策和戰(zhàn)略形式,對于把握當前和今后較長時期全球貿易發(fā)展趨勢具有較大的現實意義;目前國內對貿易政策的政治經濟分析的理解相對局限,對貿易政策的政治經濟學理論的系統(tǒng)介紹和實證應用成為本文理論研究任務之一;在貿易政策的政治經濟學研究領域中,較長時期的貿易政策的形成理論都集中在貿易關稅率的研究上。如何更好地從FTA視角對貿易政策選擇進行研究成為當前全球FTA蓬勃發(fā)展形勢下需要關注的重要理論問題,也是本文理論研究的意義所在。當前的全球局勢日益復雜,對一國宏觀貿易政策的研究必須聯系其所處的國際性和區(qū)域性的政治、安全和外交環(huán)境,本文將FTA視角下美國貿易政策的研究與其當前全球外交戰(zhàn)略相結合從而更加深入理解美國FTA戰(zhàn)略博弈的背景和發(fā)展情形。 基于上述,本文將FTA視角下美國貿易政策的政治經濟分析體系構建為包括FTA政策形成的雙層博弈理論分析、美韓FTA例外行業(yè)為例的實證分析、FTA政策的戰(zhàn)略博弈性分析三個層面的內容。這是本文第四、五、六章的內容。第一章為導論部分,主要解釋了本文研究的選題背景、研究意義和全文的研究思路;第二章為文獻綜述,對貿易政策相關理論和FTA視角下的貿易政策的政治經濟學理論進行了較為全面的總結;第三章分析了美國FTA的發(fā)展和特點;第七章對全文研究進行總結,并借鑒美國FTA戰(zhàn)略經驗針對中國FTA發(fā)展現狀提出相應的政策建議。 通過理論和實證的政治經濟分析,本文得到的主要結論是: 1.從理論影響機制來看,盡管FTA政策的雙層博弈理論對貿易政策的設定附加了更為嚴苛的條件,但其形成中的主要影響因素仍然可以被描述為關稅貿易政策理論體系中的解釋變量:進口滲透率等(進口國產量/進口量;出口國產量/出口量)以此來描述雙邊貿易中行業(yè)的生產、貿易的相對實力;行業(yè)特殊利益集團的組織性用來衡量貿易政策內生形成中的行業(yè)集團對政府政策施加的政治性影響;用進口需求彈性(或出口供給彈性)衡量政府提供貿易政策的成本;從理論研究對象來看,將被解釋對象從離散的是否參與FTA的政策選擇轉向參與FTA后如何確定例外行業(yè)集合的研究;從理論應用來看,關鍵的區(qū)別體現為實證分析模型的構建中被解釋變量使用虛擬變量0和1來描述是否屬于例外行業(yè)集合;本文使用美韓FTA作為實例對相關理論結論進行了驗證。 2.本文以時間為縱向坐標,地域為橫向坐標,對美國FTA發(fā)展進程進行二維梳理,從中清晰看出美國FTA發(fā)展的多重目標性和戰(zhàn)略布局性,對美國FTA的發(fā)展特點和貿易政策的演進進行了總結; 3.立足奧巴馬上臺后“巧實力”外交戰(zhàn)略在亞太地區(qū)內的高調回歸,基于FTA戰(zhàn)略是外交政策重要組成部分的理論和現實,以TPP戰(zhàn)略為例深入剖析了美國亞太地區(qū)和全球FTA戰(zhàn)略多重目標性、靈活博弈性和區(qū)域性特性等諸多特點。
【學位授予單位】:南開大學
【學位級別】:博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2
【分類號】:F757.12;F224.32
【圖文】:
圖 6.1 美國 TPP 戰(zhàn)略的推進中國香港臺灣其他亞洲國家其他拉美國家加拿大韓國日本墨西哥澳大利亞秘魯越南馬來西亞新加坡新西蘭文萊智利P4 TPP8(2011 年) TPP13(2015 年) FTAA(2020 年)美國亞太地區(qū)合作推進

中國FTA分布圖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李坤望;王孝松;;美國對華貿易政策的決策和形成因素——以PNTR議案投票結果為例的政治經濟分析[J];中國經濟學;2009年00期
2 崔日明;李兵;張楠;;韓美自由貿易協(xié)定對東北亞區(qū)域經濟合作的影響[J];國際經濟合作;2008年01期
3 蔡宏波;黃建忠;;國外自由貿易協(xié)定研究新進展[J];國際貿易問題;2008年07期
4 李向陽;新區(qū)域主義與大國戰(zhàn)略[J];國際經濟評論;2003年04期
5 高國偉;;美國眾議院對自由貿易協(xié)議的態(tài)度:一個實證研究[J];國際經貿探索;2008年02期
6 沈伯明;美國貿易保護主義政策措施述評[J];國際經貿探索;1996年05期
7 盛斌;;國際貿易政策的政治經濟學:理論與經驗方法[J];國際政治研究;2006年02期
8 李廷;高斌;;原產地規(guī)則對紡織品貿易影響的實證分析——以US-DR-CAFTA自由貿易協(xié)定對中國的影響為例[J];華東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年02期
9 李坤望;王孝松;;待售的美國對華反傾銷稅:基于“保護待售”模型的經驗分析[J];經濟科學;2008年02期
10 嚴建苗;國際貿易政策的政治經濟學分析[J];經濟學動態(tài);2002年05期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馬風濤;美國貿易保護政策的政治經濟分析[D];對外經濟貿易大學;2004年
2 王磊;美國貿易保護措施的政治經濟分析[D];北京大學;2008年
3 林獻;中國國際貨物貿易對服務貿易溢出效應的實證分析—兼做中美比較[D];浙江工業(yè)大學;2008年
本文編號:
276956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ngjilunwen/hongguanjingjilunwen/27695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