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匯率制度下的財政政策:開放經濟宏觀經濟學的拓展
本文選題:Redux模型 + 財政政策 ; 參考:《世界經濟研究》2012年10期
【摘要】:本文主要建立在新開放主義宏觀經濟學理論上,進一步拓展和分析不同財政政策在固定匯率制度下對國民經濟的影響,如消費、產出與匯率等。通過引入迭代模型的基本框架從而打破傳統(tǒng)的李嘉圖等價假設,我們發(fā)現(xiàn)因為有限生命代理人把所購買的國債看作是一種凈財富,所以通過發(fā)行債券融資而導致的政府支出暫時的增加毫無疑問地將會增加本國居民相對于國外居民的消費水平。而另一方面,由于匯率水平固定不變和短期的價格粘性,政府支出增加的部分將平均分配給本國和外國商品。因此,政府支出暫時的增加將會減少本國的凈國外資產頭寸。而對于貨幣政策來說,本國居民相對消費水平的增加將導致本國貨幣升值壓力,本國中央銀行為了維系固定匯率水平不得不被動地增加貨幣供給。
[Abstract]:Based on the theory of neo-open macroeconomics, this paper further develops and analyzes the influence of different fiscal policies on the national economy under the fixed exchange rate system, such as consumption, output and exchange rate. By introducing the basic framework of the iterative model to break the traditional Ricardo equivalence hypothesis, we find that the bond purchased by the finite life agent is regarded as a net wealth. So a temporary increase in government spending through bond issuance will no doubt increase the level of consumption of domestic versus foreign residents. On the other hand, with fixed exchange rates and short-term price stickiness, the increase in government spending will be distributed equally between domestic and foreign goods. As a result, a temporary increase in government spending would reduce the country's net foreign asset position. For monetary policy, the increase in the relative consumption level of domestic residents will lead to the pressure of the appreciation of the local currency, the central bank has to passively increase the money supply in order to maintain the fixed exchange rate level.
【作者單位】: 上海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研究所;南京大學商學院;
【分類號】:F830.7;F810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丁騁騁;;論財政政策影響經常賬戶的三個微觀機制[J];經濟理論與經濟管理;2006年11期
2 許嘉;徐煒;;目標區(qū)匯率制度下的匯率政策和財政政策研究[J];商業(yè)研究;2005年23期
3 呂建黎;;中國匯率政策與財政政策的搭配研究[J];現(xiàn)代商業(yè);2007年27期
4 帥暢;;開放條件下的財政與貨幣政策效果分析[J];貴州商業(yè)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9年04期
5 萬朝輝;;中國目前實行的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分析[J];現(xiàn)代商業(yè);2011年21期
6 宋尚恒;人民幣匯率改革對轉型期財政政策實施效力的影響[J];地方財政研究;2005年09期
7 程英;;促進我國國際收支平衡的宏觀經濟政策[J];中國物價;2007年12期
8 毛歆語;高陽中;;論浮動匯率制度對中國宏觀經濟政策搭配的影響及貨幣政策效應[J];全國商情(經濟理論研究);2006年08期
9 鄢紅星;;對我國通貨緊縮成因和治理政策取向的經濟理論分析[J];甘肅科技縱橫;2006年03期
10 巴曙松;劉孝紅;牛播坤;;中國貨幣政策與財政政策的協(xié)調問題研究[J];福建金融;2006年09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高培勇;;破冰而出的穩(wěn)健財政政策——關于當前中國財政政策基本取向的分析[A];首屆中國經濟論壇論文集[C];2005年
2 周雪峰;劉淑蓮;;產權性質、債務融資與破產威脅效應——來自中國上市公司的經驗證據[A];中國會計學會2011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1年
3 鐘季康;;離子通道的正弦迭代模型[A];第七屆全國生物膜學術討論會論文摘要匯編[C];1999年
4 林致遠;龔敏;;中國財政政策的挑戰(zhàn)與抉擇[A];廈門大學宏觀經濟研究中心授牌儀式暨“轉軌時期中國宏觀經濟理論與政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5 郭興方;;運用財政政策擴大有效需求[A];理論·改革·發(fā)展[C];1998年
6 鄧德強;馮悅;;內部控制信息質量對債務融資成本的影響——基于深交所上市公司的經驗證據[A];中國會計學會2011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1年
7 龔剛;高堅;;國際金融新秩序下的人民幣全方位固定匯率制度[A];北京論壇(2009)文明的和諧與共同繁榮——危機的挑戰(zhàn)、反思與和諧發(fā)展:“金融危機:挑戰(zhàn)與應對”經濟分論壇論文或摘要集[C];2009年
8 王來斌;;科技創(chuàng)新動力與財政政策戰(zhàn)略實施的思考[A];西部大開發(fā) 科教先行與可持續(xù)發(fā)展——中國科協(xié)2000年學術年會文集[C];2000年
9 林斌;洪燕真;戴永務;劉燕娜;林偉明;邱曉蘭;余建輝;;規(guī);B(yǎng)豬場沼氣工程發(fā)展的財政政策研究[A];福建省農業(yè)工程學會2009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9年
10 陶紅;楊東平;;我國農村義務教育財政政策公平性研究[A];2006年中國教育經濟學年會會議論文集[C];2006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本報記者 陳昆才;民生銀行發(fā)力債務融資工具承銷 中期票據將成主攻方向[N];21世紀經濟報道;2008年
2 李彬;非金融企業(yè)債務融資工具繼續(xù)擴容[N];第一財經日報;2009年
3 記者 張文績;渣打在華完成首筆非金融企業(yè)債務融資工具交易[N];上海金融報;2009年
4 記者 李倩;債務融資工具市場化定價日漸成熟[N];金融時報;2010年
5 鄭霽;貴州2010年企業(yè)短期融資券注冊規(guī)模達25億元[N];貴州政協(xié)報;2010年
6 本報記者 盧錚;非金融企業(yè)債務融資工具定價估值工作將啟動[N];中國證券報;2010年
7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金融學院 王劍鋒;財政政策仍有空間 經濟走勢無需過慮[N];國際商報;2008年
8 記者 查定新 通訊員 張海威;5家中小企業(yè)入圍融資[N];威海日報;2010年
9 本報記者 何鵬;新老問題交織宏觀調控 財政政策期待更有作為[N];上海證券報;2007年
10 陳憲;穩(wěn)健的財政政策不能用“歪”了[N];解放日報;2007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郭倫德;我國經濟轉軌階段財政政策研究[D];中共中央黨校;2004年
2 方雯;我國財政政策傳導機制與動態(tài)有效性的計量研究[D];吉林大學;2010年
3 張波濤;基于所得稅差異的上市公司債務融資決策模型[D];大連理工大學;2008年
4 劉家義;宏觀調控與財政政策[D];西南財經大學;2000年
5 劉志強;財政政策作用機制和政策風險的動態(tài)計量研究[D];吉林大學;2004年
6 蔣屏;中國企業(yè)債券融資研究[D];對外經濟貿易大學;2004年
7 孫振峰;企業(yè)債務融資研究[D];復旦大學;2005年
8 張龍;我國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及其配合效應分析[D];西北大學;2010年
9 莊佳林;支持我國中小企業(yè)發(fā)展的財政政策研究[D];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2011年
10 胡燕京;中國經濟可持續(xù)發(fā)展中的財政政策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04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鄒宗榮;我國上市公司債務融資的治理效應研究[D];湘潭大學;2010年
2 陳程;中小企業(yè)內源融資和債務融資順序及影響因素實證研究[D];暨南大學;2011年
3 余顯財;財政政策與經濟穩(wěn)定發(fā)展[D];江西財經大學;2002年
4 張瀚蕾;激發(fā)民間資本活力的財政政策研究[D];東北財經大學;2005年
5 杜黑;我國近年財政政策與通貨膨脹關系研究[D];暨南大學;2008年
6 張廣現(xiàn);我國積極財政政策的宏觀效果及政策建議[D];首都經濟貿易大學;2002年
7 吳知音;財政政策與區(qū)域經濟協(xié)調發(fā)展[D];東北財經大學;2002年
8 毛燕;現(xiàn)階段我國扶持弱勢群體的財政政策研究[D];西南財經大學;2005年
9 繩慶才;我國中小企業(yè)債務融資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10 李惠英;西部大開發(fā)中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財政政策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05年
,本文編號:195137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ngjilunwen/guojijinrong/19513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