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經濟論文 > 金融論文 >

交易量和波動率動態(tài)因果關系研究——基于滬深300股指期貨高頻數(shù)據(jù)的實證分析

發(fā)布時間:2018-02-26 17:29

  本文關鍵詞: 股票市場 交易量 波動率 滬深股指期貨 出處:《金融理論與實踐》2012年03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利用我國滬深300股指期貨的高頻數(shù)據(jù)對滬深300股指期貨合約交易量和波動率的動態(tài)因果關系進行研究。經驗證據(jù)表明,我國滬深300股指期貨市場具有顯著的"杠桿效應",同時股指期貨合約的非預期交易量是信息量的有效代理變量,可以很好地解釋波動率,二者沒有顯著的Granger因果關系,因此我國股指期貨市場支持了分布混合假說(MDH)。其政策含義在于,我國股指期貨市場是有一定"市場效率"的,同時該結論對于市場的投資者和套利者都有一定的現(xiàn)實意義。
[Abstract]:Based on the high frequency data of CSI 300 stock index futures in China, this paper studies the dynamic caus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rading volume and volatility of CSI 300 stock index futures. China's Shanghai and Shenzhen 300 stock index futures market has a significant "leverage effect". At the same time, the non-expected trading volume of stock index futures contracts is an effective proxy variable for the amount of information, which can explain volatility very well. There is no significant Granger causality between them. Therefore, China's stock index futures market supports the distributed mixed hypothesis (MDH). Its policy implication is that the stock index futures market in China has a certain "market efficiency", and this conclusion has certain practical significance for both investors and arbitrages in the market.
【作者單位】: 重慶理工大學經濟與貿易學院;
【基金】: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馬爾科夫鏈抽樣方法的金融市場隨機波動的聯(lián)動性及預警機制研究”(批準號:10BJL020)
【分類號】:F224;F832.51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2條

1 運懷立;;股市杠桿效應與溢出效應實證分析-GARCH模型之應用[J];現(xiàn)代財經-天津財經學院學報;2006年09期

2 陳浪南,黃杰鯤;中國股票市場波動非對稱性的實證研究[J];金融研究;2002年05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劉毅;張宏鳴;;我國股市非對稱反應影響因素的實證分析[J];財貿研究;2006年03期

2 周少甫,袁興興;我國股票市場波動非對稱性的實證研究[J];當代經濟管理;2005年03期

3 仲黎明,劉海龍,吳沖鋒;中國股票市場流動性:過高還是過低——一個國際比較視角的分析[J];當代經濟科學;2003年02期

4 楊湘豫;周屏;;GARCH模型在開放式基金中的實證研究[J];系統(tǒng)工程;2006年04期

5 陳靜;新興證券市場開放對收益波動性的影響[J];國際貿易問題;2004年04期

6 張兵;;證券市場波動不對稱性的動態(tài)研究[J];管理學報;2006年03期

7 謝赤;禹湘;儲慧斌;;基于TGARCH模型的證券投資慣性反向交易策略實證研究[J];管理科學;2007年03期

8 康萌萌;謝元濤;張曉微;;對上證指數(shù)波動性的實證分析[J];價值工程;2006年12期

9 何興強,孫群燕;中國股票市場的杠桿效應和風險收益權衡[J];南方經濟;2003年09期

10 何興強,劉醒云;我國股市波動非對稱性和混合分布假定的經驗分析[J];南開經濟研究;2005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條

1 周蓓;齊中英;;我國期貨市場波動性的非對稱效應實證研究[A];第九屆中國管理科學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7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劉杰文;機構投資者對資本市場效率影響的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3年

2 黃大海;中國股票市場價格波動的理論與實證研究[D];天津大學;2004年

3 陳道江;中國證券市場演進的制度經濟學分析[D];浙江大學;2004年

4 樓迎軍;我國期貨價格行為與市場穩(wěn)定機制研究[D];浙江大學;2005年

5 劉 勇;中國股價行為金融計量研究[D];東北財經大學;2005年

6 呂日;中國證券市場制度變遷與創(chuàng)新研究[D];吉林大學;2006年

7 翟愛梅;股票價格波動的塑性和彈性理論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06年

8 厲斌;非對稱信息條件下中國證券市場價格行為研究[D];天津大學;2005年

9 畢子男;機構投資者對證券市場效率影響的研究[D];吉林大學;2007年

10 魏巍;機構投資者對資本市場效率影響研究[D];西南財經大學;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楊記軍;股指收益與波動性——對中國股市的實證研究[D];四川大學;2003年

2 羅婷;我國金融期貨市場發(fā)展問題研究[D];湖南大學;2003年

3 仲陽;基于ARCH族模型的上證綜指日收益率波動特征研究[D];南京理工大學;2004年

4 龔晶;中國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相關性研究[D];山東農業(yè)大學;2004年

5 王超;國際股市與我國滬深股市收益率波動性傳遞機制探討[D];西南財經大學;2005年

6 張霖;上市公司投資價值評價模型及實證研究[D];暨南大學;2005年

7 曾光輝;基于我國證券市場特征的VaR改進及其應用研究[D];中南大學;2005年

8 劉智星;基于行為金融理論的期貨價格波動非對稱性研究[D];中南大學;2004年

9 于靜;深圳股票市場(超)高頻數(shù)據(jù)分析[D];天津大學;2005年

10 儲晶;組合預測模型及其在股票收益率預測中的應用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學;2006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4條

1 周春生,楊云紅;中國股市的理性泡沫[J];經濟研究;2002年07期

2 張思奇,馬剛,冉華;股票市場風險、收益與市場效率:——ARMA-ARCH-M模型[J];世界經濟;2000年05期

3 唐齊鳴,陳健;中國股市的ARCH效應分析[J];世界經濟;2001年03期

4 尚鵬岳,李勝宏;上證指數(shù)與宏觀經濟指標協(xié)整關系的實證分析[J];預測;2002年04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錦慧;段玉青;;中國股票市場資源配置效率的實證研究[J];新疆大學學報(哲學·人文社會科學版);2011年01期

2 馮慶;;我國股票市場財富效應研究[J];企業(yè)導報;2011年13期

3 王偉;陶士貴;;我國股票市場與貨幣政策關系的實證研究——基于VAR模型的分析[J];南京郵電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2期

4 方旭;;宏觀經濟政策對股票市場影響的實證分析[J];中國集體經濟;2011年24期

5 陽玉香;;小公司效應——來自中國股市的經驗證據(jù)[J];牡丹江大學學報;2011年08期

6 高曉暉;李婧怡;;基于時域分析法的中國房地產市場和股票市場周期波動關系研究:1999—2009[J];生產力研究;2011年08期

7 王嵩;;國際商品市場與股票市場的溢出效應——基于中美數(shù)據(jù)的VAR-MGARCH分析[J];金融理論與實踐;2011年07期

8 張本崇;袁鑌;;滬深港三大股票市場的關聯(lián)性研究[J];中國城市經濟;2011年14期

9 王鵬;;基于SV-M模型的股票市場風險溢價與波動關系研究[J];管理評論;2011年06期

10 關荻晨;蔣加林;劉誠;韓大濤;;證券市場機構投資者預測能力的實證研究[J];市場論壇;2011年07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楊治輝;賈韓梅;;股票收益率相關性的網絡結構分析[A];中國自動化學會控制理論專業(yè)委員會B卷[C];2011年

2 林冬云;莊慧忠;;股票混沌動力模型探討[A];2000中國控制與決策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0年

3 萬陽松;陳忠;;加權股票網絡中的無標度行為研究[A];第二屆全國復雜動態(tài)網絡學術論壇論文集[C];2005年

4 史永東;趙永剛;;中國證券市場非線性特征的實證分析[A];第八屆中國管理科學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6年

5 楊華;陳迅;易成棟;;基于面板門限模型的股票市場規(guī)模效應研究[A];第十二屆中國管理科學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0年

6 王剛;韓立巖;;灰色模型在中國股票市場預測中的應用[A];2002年中國管理科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2年

7 鄭振龍;林海;;風險管理、效率市場和我國股票市場價格波動率[A];中國風險投資與資本市場會議論文集[C];2004年

8 李紅權;馬超群;;股票市場價格行為:理論與實證研究[A];提高全民科學素質、建設創(chuàng)新型國家——2006中國科協(xié)年會論文集[C];2006年

9 李玉梅;閆相斌;胡洋;;在線股評對股票市場的影響分析[A];第十三屆中國管理科學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1年

10 劉莉亞;;不同經濟背景下貨幣政策對股票市場影響差異化的實證研究[A];上海市經濟學會學術年刊(2010)[C];2010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記者 查定新;我市城區(qū)上月樓房交易量下跌[N];威海日報;2010年

2 通訊員 溫金明 記者 張福財;第二屆海峽版博會預計交易量破10億元[N];中國新聞出版報;2011年

3 國泰君安證券 蔣瑛琨 彭艷 博士 國泰君安期貨研究負責人 馬忠強;期指到期日效應實證成果綜述及經典實證檢驗方法[N];期貨日報;2007年

4 記者 紅艷;我區(qū)農牧民工銀行卡交易量突破千萬元[N];內蒙古日報(漢);2009年

5 馮冰 ;房地產與股票市場的資金博弈[N];中國經濟時報;2004年

6 時報記者 黃著;福州樓市交易量遭遇急速下滑[N];福建工商時報;2009年

7 記者 王媛媛;4月商品房交易量小幅上漲[N];烏魯木齊晚報(漢);2010年

8 記者 王媛媛;首府住宅交易量6月見漲[N];烏魯木齊晚報;2010年

9 莫新;釋放需求 莫斯科住房交易量超過危機前水平[N];遠東經貿導報;2010年

10 尹中立;房地產市場或可從股票市場汲取經驗與教訓[N];21世紀經濟報道;2005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盧長洪;我國股票市場運行特征的理論闡述與計量檢驗[D];吉林大學;2010年

2 余立凡;股票市場流動性研究[D];廈門大學;2008年

3 任飛;股票市場的高頻數(shù)據(jù)分析和多體模型研究[D];浙江大學;2007年

4 李林嶺;我國股票掛鉤結構性產品的研究[D];西南財經大學;2010年

5 倪慶東;匯率變動對我國股票市場的影響研究[D];西南財經大學;2010年

6 朱天星;基于規(guī)模和交易量的中國股市領先滯后關系實證研究[D];東北財經大學;2009年

7 孟科學;股票市場泡沫的影響因素與形成機理研究[D];西南財經大學;2010年

8 于宏凱;中國股票市場內生穩(wěn)定機制構建研究[D];廈門大學;2008年

9 趙紅強;基于小波分析的我國經濟運行特征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10 范建華;股票市場穩(wěn)定性與貨幣政策關系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董呈歡;中國股票市場交易行為的影響因素分析[D];浙江工商大學;2010年

2 孟慶莉;我國股票市場機制下的流動性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10年

3 丁書錦;我國股票市場“晴雨表”效應的實證研究[D];山東大學;2010年

4 李娜;中國股票市場波動及其控制研究[D];山西財經大學;2010年

5 蔡彥;中國股票市場流動性風險度量研究[D];暨南大學;2006年

6 胡文遠;中國股票市場流動性對收益率影響研究[D];青島大學;2009年

7 劉遷;利率調整的未預期部分對股票市場的影響[D];西北大學;2010年

8 郭同柱;中國股票市場流動性研究[D];合肥工業(yè)大學;2010年

9 李東;股權分置改革前后中國股票市場與經濟增長關系的比較研究[D];長沙理工大學;2010年

10 劉艷萍;商業(yè)銀行、股票市場與經濟增長關系研究[D];東北財經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1539026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ngjilunwen/guojijinrong/1539026.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All Rights Reserved | 網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05770***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