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機利率下的長壽風險自然對沖研究
本文關鍵詞:隨機利率下的長壽風險自然對沖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自然對沖 隨機利率 CVaR VaR GMM
【摘要】:死亡率降低和居民壽命的提高是社會發(fā)展的一大進步,但是超出預期水平的死亡率改善也帶來了一定的負面影響,如養(yǎng)老金機構可能會因為死亡率的降低而收支不抵最終破產等,我們稱之為長壽風險。因此,長壽風險也越來越引起學者們的關注。關于長壽風險的基本管理方法有兩種,一種是通過死亡率相關的衍生品將長壽風險向資本市場分散,另外一種,是利用壽險產品和年金產品性質上的差異來進行對沖的策略,我們稱為自然對沖。文章采用隨機死亡率的模型,并分別在固定利率和隨機利率的框架下,分析我國的養(yǎng)老金組織將來面臨的長壽風險并給出相應自然對沖策略。
【作者單位】: 武漢大學經濟管理學院;
【關鍵詞】: 自然對沖 隨機利率 CVaR VaR GMM
【分類號】:F842.6;F224
【正文快照】: 一、引言人均壽命和死亡率水平是反應一個社會生活質量的重要指標。隨著經濟發(fā)展和醫(yī)療衛(wèi)生條件的改善,人類的死亡率總是在不斷降低,人均壽命在不斷延長。但是,死亡率的降低和人均壽命的延長也會給經濟帶來一定的不利影響。最直接的結果就是人口老齡化,勞動力占比下降。當今時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4條
1 艾蔚;;基于Lee-Cater模型的養(yǎng)老保險個人賬戶缺口研究[J];保險研究;2012年02期
2 田夢;鄧穎璐;;我國隨機死亡率的長壽風險建模和衍生品定價[J];保險研究;2013年01期
3 金博軼;;隨機利率條件下保險公司長壽風險自然對沖策略研究[J];保險研究;2013年05期
4 侯長榮,余松林,陳心廣;一種新的預測人群死亡率方法的應用[J];中國衛(wèi)生統(tǒng)計;2000年05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田夢;鄧穎璐;;我國隨機死亡率的長壽風險建模和衍生品定價[J];保險研究;2013年01期
2 金博軼;;隨機利率條件下保險公司長壽風險自然對沖策略研究[J];保險研究;2013年05期
3 李亞敏;;基于期權理論的養(yǎng)老保險定價研究[J];北京金融評論;2012年03期
4 謝世清;;長壽債券的運行機制與定價模型[J];財經理論與實踐;2014年02期
5 謝世清;;長壽風險證券化的理論研究動態(tài)[J];保險研究;2014年03期
6 劉晨陽;;壽險公司長壽風險管理研究綜述[J];經營管理者;2014年15期
7 陳強,李建良;人群死亡率的預測模型與分析[J];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4年01期
8 屠小明;馮元珍;陳強;李建良;;基于發(fā)展方程的人口系統(tǒng)預測和分析[J];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6年03期
9 潘孝珍;;退休年齡、退休余命與養(yǎng)老保險個人賬戶支付成本[J];暨南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4年04期
10 梁營營;;基于風險中性的反向終身年金抵押貸款的定價研究[J];老齡科學研究;2014年07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2條
1 劉貫春;岳意定;賀磊;;兩因子隨機死亡率狀態(tài)空間模型及長壽風險測度[A];第八屆(2013)中國管理學年會論文集(選編)[C];2013年
2 劉貫春;岳意定;賀磊;;兩因子隨機死亡率狀態(tài)空間模型及長壽風險測度[A];第八屆(2013)中國管理學年會——金融分會場論文集[C];2013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2條
1 趙燕妮;政府在農村社會養(yǎng)老保險制度中的財政責任研究[D];山東大學;2011年
2 郭秀云;區(qū)域人口風險管理與控制體系研究[D];復旦大學;2006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賀婷;基于隨機死亡率模型的長壽債券定價方法[D];華中師范大學;2011年
2 陳強;人口系統(tǒng)模型及人口狀況分析[D];南京理工大學;2004年
3 尹莎;運用Lee-Carter方法預測中國人口死亡率[D];湖南大學;2005年
4 李梧;人群死亡規(guī)律研究[D];南京理工大學;2006年
5 邱婷婷;農村社會養(yǎng)老保險精算體系及實證研究[D];廈門大學;2006年
6 布曉龍;PROST模型精算假設的一致性檢驗與改進[D];中國人民大學;2008年
7 周宇燕;我國企業(yè)年金的精算研究[D];南昌大學;2010年
8 張慶國;轉型期甘肅農村養(yǎng)老保險可持續(xù)性分析[D];蘭州大學;2013年
9 劉麗娜;中國養(yǎng)老保險的長壽風險及管理[D];華東師范大學;2013年
10 張倩;隨機利率條件下壽險產品保費厘定的研究[D];哈爾濱商業(yè)大學;2013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8條
1 謝世清;;長壽風險的創(chuàng)新解決方案[J];保險研究;2011年04期
2 艾蔚;;基于Lee-Cater模型的養(yǎng)老保險個人賬戶缺口研究[J];保險研究;2012年02期
3 王喬;周渭兵;;通貨膨脹、通貨緊縮對基本養(yǎng)老保險個人賬戶基金的影響及對策[J];財貿經濟;2007年01期
4 余偉強;;長壽風險的證券化探索[J];復旦學報(自然科學版);2006年05期
5 尚勤;秦學志;;隨機死亡率和利率下退休年金的長壽風險分析[J];系統(tǒng)工程;2009年11期
6 張健;;關于做實養(yǎng)老保險個人賬戶的研究[J];上海經濟研究;2007年06期
7 劉萬;庹國柱;;基本養(yǎng)老金個人賬戶給付年金化問題研究[J];經濟評論;2010年04期
8 侯長榮,余松林,陳心廣;一種新的預測人群死亡率方法的應用[J];中國衛(wèi)生統(tǒng)計;2000年05期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2條
1 賀婷;基于隨機死亡率模型的長壽債券定價方法[D];華中師范大學;2011年
2 尹莎;運用Lee-Carter方法預測中國人口死亡率[D];湖南大學;2005年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黃順林;王曉軍;;基于VaR方法的長壽風險自然對沖模型[J];統(tǒng)計與信息論壇;2011年02期
,本文編號:65652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ngjilunwen/bxjjlw/6565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