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論我國地震保險模式選擇
發(fā)布時間:2021-10-08 04:45
地震是巨災風險的一種,一旦發(fā)生造成的損失往往是不可估量的。損失發(fā)生之后,僅靠國家財政和社會捐助很難滿足災后重建對資金的巨額需求。保險作為風險管理的有效手段,應在地震災害發(fā)生前后發(fā)揮其應有的功能與效用,這是保險業(yè)作為社會風險管理職能的體現(xiàn),也是保險業(yè)自身發(fā)展的需要。目前,我國還沒有建立完善的地震保險體制,在處理震前預防和震后重建問題時顯得處處力不從心。同時,在討論到底應該由誰來應對地震風險所帶來的損失的時候,我國學術界也進行了長期的研究,是應該由政府獨立承擔,還是應該轉嫁給商業(yè)保險公司,至今沒有形成定論。在這種背景下,研究分析適合我國國情的應對地震風險模式就顯得非常有必要。我國處于社會主義發(fā)展的初級階段,經(jīng)濟發(fā)展水平有限,人民可支配收入不很寬裕,政府財政支出也相對較少,這使得我國在面對自然災害時捉襟見肘;同時自然災害的巨大破壞性也很大程度上影響著我國經(jīng)濟穩(wěn)定性和人民群眾的正常生活。在以上情況下,我國要減輕地震等自然災害的危害,就要以我國實際國情為出發(fā)點,建立以政府政策為主導,保險公司運營為載體,人民群眾積極參與的地震保險開展模式已成為共識。本文試圖從我國開展地震保險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出發(fā),...
【文章來源】:西南財經(jīng)大學四川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60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95-2008年我國農(nóng)民人均純收入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建立我國地震保險制度的思考[J]. 張祖榮. 廣東商學院學報. 2009(03)
[2]日本地震保險模式分析及借鑒[J]. 杜林. 中國市場. 2009(14)
[3]汶川地震對我國地震保險的啟示[J]. 唐彥東,于汐. 防災科技學院學報. 2009(01)
[4]美國地震保險發(fā)展模式及其對我國的啟示[J]. 鄢斗,鄒煒. 海南金融. 2008(12)
[5]建立我國地震保險制度的幾點思考[J]. 袁序成,吳傳明. 廣西金融研究. 2008(09)
[6]基于公共性基礎上的巨災保險制度研究[J]. 張宗軍. 保險研究. 2008(07)
[7]瑞士地震保險對我國的啟示[J]. 許閑. 上海保險. 2008(07)
[8]國外巨災保險發(fā)展模式的比較及其借鑒[J]. 張雪梅. 財經(jīng)科學. 2008(07)
[9]論建立中國地震保險制度[J]. 李文中,張玉紅. 首都經(jīng)濟貿(mào)易大學學報. 2008(04)
[10]我國地震保險制度建設路線圖[J]. 王和. 中國金融. 2008(13)
碩士論文
[1]巨災債券在分散我國地震風險中的應用研究[D]. 張啟新.中國海洋大學 2006
本文編號:3423454
【文章來源】:西南財經(jīng)大學四川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60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95-2008年我國農(nóng)民人均純收入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建立我國地震保險制度的思考[J]. 張祖榮. 廣東商學院學報. 2009(03)
[2]日本地震保險模式分析及借鑒[J]. 杜林. 中國市場. 2009(14)
[3]汶川地震對我國地震保險的啟示[J]. 唐彥東,于汐. 防災科技學院學報. 2009(01)
[4]美國地震保險發(fā)展模式及其對我國的啟示[J]. 鄢斗,鄒煒. 海南金融. 2008(12)
[5]建立我國地震保險制度的幾點思考[J]. 袁序成,吳傳明. 廣西金融研究. 2008(09)
[6]基于公共性基礎上的巨災保險制度研究[J]. 張宗軍. 保險研究. 2008(07)
[7]瑞士地震保險對我國的啟示[J]. 許閑. 上海保險. 2008(07)
[8]國外巨災保險發(fā)展模式的比較及其借鑒[J]. 張雪梅. 財經(jīng)科學. 2008(07)
[9]論建立中國地震保險制度[J]. 李文中,張玉紅. 首都經(jīng)濟貿(mào)易大學學報. 2008(04)
[10]我國地震保險制度建設路線圖[J]. 王和. 中國金融. 2008(13)
碩士論文
[1]巨災債券在分散我國地震風險中的應用研究[D]. 張啟新.中國海洋大學 2006
本文編號:342345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ngjilunwen/bxjjlw/3423454.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