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上市公司管理者過度自信與報酬契約設計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0-07-05 09:56
【摘要】: 科斯(Coase)曾把20世紀初形成的主流經濟學稱為“黑板經濟學”,由于假定委托人和代理人都是理性的經濟人,沒有充分考慮到現(xiàn)實中委托人和代理人的某些非理性行為和心理因素對模型的影響,因此很多“異常”的經濟現(xiàn)象得不到合理的解釋。行為契約理論的興起為解決這一問題提供了借鑒思路。作者希望通過本文的研究,能夠在理論上補充和夯實委托代理理論體系,并為行為契約理論的后續(xù)研究搭建一個理論平臺。在實踐上為降低上市公司管理者的行為風險、改善上市公司內部委托代理關系和制定有效的上市公司管理者報酬契約從而提高激勵效率提供一些理論指導和有益思路。 本文以企業(yè)委托代理理論、激勵理論及行為經濟理論為研究基礎,以上市公司管理者為研究對象,并結合問卷調查、博弈論和計量經濟分析等方法,將我國上市公司管理者普遍存在的“過度自信心理偏差”融入到激勵契約理論中來,開發(fā)并檢驗了我國上市公司管理者過度自信度量問卷,探索了過度自信的上市公司管理者的行為風險,然后對過度自信的上市公司管理者的報酬業(yè)績敏感度展開了相關研究,最后設計了相應的報酬契約機制以規(guī)避行為風險。 本文主要的研究成果如下: (1)回顧了委托代理理論的發(fā)展歷程,系統(tǒng)而全面地總結了過度自信的研究成果,指出行為契約理論是委托代理理論研究的前沿。 (2)開發(fā)了我國上市公司管理者過度自信度量問卷,問卷包括能力過度自信分問卷和風險識控過度自信分問卷兩個部分,對總問卷和分問卷均進行了信度和效度檢驗,檢驗結果表明:問卷信度較高,結構效度、內容效度、外部關聯(lián)效度等良好。 通過過度自信問卷調查對我國上市公司管理者過度自信進行了差異分析,統(tǒng)計結果表明:我國上市公司管理者過度自信在性別和企業(yè)性質上差異顯著;在地域、年齡、教育背景、職稱的差異不顯著。 (3)系統(tǒng)完整地對既往研究中過度自信的度量方法進行了歸納總結,指出傳統(tǒng)方法的缺陷和不足,結合我國上市公司管理者過度自信的特點,提出我國上市公司管理者過度自信的度量方法。 (4)首次運用數(shù)理推導證明:過度自信的上市公司管理者報酬業(yè)績敏感度比理性的上市公司管理者報酬業(yè)績敏感度高;過度自信的上市公司管理者報酬業(yè)績敏感度與風險成反向關系。并利用了2002-2007年我國上市公司高管的相關數(shù)據(jù)進行了計量檢驗。在此基礎上提出提高我國上市公司管理者報酬業(yè)績敏感度的策略建議。 (5)分析了過度自信的我國上市公司管理者行為風險行為,根據(jù)其主要的危害和重要程度提出了“聘用”與“決策”二維模型,并指出“聘用”維的行為風險是工作不盡職,“決策”維的行為風險主要是投資過度等行為。提出規(guī)避行為風險的報酬契約設計方法:規(guī)避“聘用”維行為風險的方法是考慮過度自信對報酬契約設計的影響,并探究了影響機制;規(guī)避“決策”維行為風險的方法是采用聯(lián)合基數(shù)法,既能保證管理者付出最大努力工作,又能保證管理者作出合理的決策。
【學位授予單位】:中南大學
【學位級別】:博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8
【分類號】:F224;F272
【圖文】:
以上市公司管理者購買股票為過度自信的度量指標,通過實證分析考察我國上市公司管理者在有無過度自信情形下風險與報酬業(yè)績敏感度之間的關系。本研究的框架如圖1一1所示。
根據(jù)研究目標,論文總共七章,其中除第一章導論、第二章文獻綜述和第七章結論與展望外,核心部分可分為四部分,分別為3、4、5、6章。具體內容安排見圖1一2:
本文編號:2742451
【學位授予單位】:中南大學
【學位級別】:博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8
【分類號】:F224;F272
【圖文】:
以上市公司管理者購買股票為過度自信的度量指標,通過實證分析考察我國上市公司管理者在有無過度自信情形下風險與報酬業(yè)績敏感度之間的關系。本研究的框架如圖1一1所示。
根據(jù)研究目標,論文總共七章,其中除第一章導論、第二章文獻綜述和第七章結論與展望外,核心部分可分為四部分,分別為3、4、5、6章。具體內容安排見圖1一2:
【引證文獻】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伍如昕;高管過度自信對企業(yè)投資決策的影響研究[D];中南大學;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姬凡;經驗對金融分析師過度自信的影響研究[D];浙江大學;2012年
本文編號:274245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ngjifazhanlunwen/2742451.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