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熟市幼兒教師科研能力調查研究
本文關鍵詞:常熟市幼兒教師科研能力調查研究
【摘要】: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教師即研究者”逐漸被世界各國教育界所認同,并成為一個具有鮮明時代特色的命題。教師成為研究者,既體現(xiàn)了教育變革對教師的基本要求,也體現(xiàn)了教師個人發(fā)展的內在需求,對教師事業(yè)和教師自身都具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在新形勢推動下,教師科研之風乘風破浪,一度從高校吹向了中小學,近幾年又向幼兒園蔓延。但是,由于教育科研本身是一個學術性很強的復雜腦力勞動,幼兒園的科研活動存在各種主客觀條件制約,特別是幼兒園教師在開展科研活動時普遍存在素質不高、動力不足等問題,導致幼兒教師科研產出普遍不高。幼兒教師在開展科研活動時應具備哪些科研能力,如何提高幼兒教師的科研能力,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江蘇省常熟地區(qū)正在創(chuàng)設全國學前教育示范區(qū),以該地區(qū)幼兒教師作為研究對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揭示出當前幼兒教師科研能力狀況。采用問卷調查和統(tǒng)計分析方法,對20所幼兒園的教師進行科研能力方面的調查研究。結果發(fā)現(xiàn),當前常熟市幼兒教師的科研成果不理想,科研能力有待提升;幼兒教師的科研能力特征主要體現(xiàn)在知識與技能、創(chuàng)新思維、科研品質、科研動機等四個方面,且在年齡、工作性質、職稱、第一學歷以及所在幼兒園類別等方面存在一定差異。政府管理部門、幼兒園、幼兒教師自身等三方必須聯(lián)動起來,才能夠有效提高幼兒教師科研能力。
【關鍵詞】:幼兒教師 教育科研 科研能力 問卷調查
【學位授予單位】:蘇州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G617
【目錄】:
- 中文摘要4-5
- Abstract5-8
- 一、引論8-13
- (一)問題的提出8-11
- 1.1 外部因素8-9
- 1.2 內部因素9-11
- (二)研究目的和意義11
- 2.1 研究目的11
- 2.2 研究意義11
- (三)主要研究方法11-12
- 3.1 文獻分析法11-12
- 3.2 調查研究法12
- 3.3 統(tǒng)計分析法12
- (四)創(chuàng)新之處12-13
- 二、概念界定與理論基礎13-26
- (一)概念界定13-15
- 2.1.1 幼兒教師13
- 2.1.2 教育科研13-14
- 2.1.3 科研能力14-15
- (二)理論基礎15-26
- 2.2.1 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理論15-16
- 2.2.2 教師職業(yè)生涯理論16-18
- 2.2.3 教師發(fā)展階段理論18-19
- 2.2.4 國外有關教師科研能力的研究19-21
- 2.2.5 國內有關教師科研能力的研究21-23
- 2.2.6 有關教師科研能力基本特征的研究23-26
- 三、常熟市幼兒教師科研能力的問卷調查26-32
- (一)研究樣本26-27
- (二)問卷設計及檢驗27-32
- 3.2.1 項目分析27-28
- 3.2.2 探索性因子分析28-32
- 四、調查數(shù)據(jù)的統(tǒng)計分析32-44
- (一)樣本描述性統(tǒng)計32-35
- (二)幼兒教師科研能力特征差異分析35-42
- 4.2.1 不同性別的幼兒教師科研能力特征差異分析35
- 4.2.2 不同年齡幼兒教師的科研能力特征差異分析35-37
- 4.2.3 不同工作性質幼兒教師科研能力特征差異分析37-38
- 4.2.4 不同職稱幼兒教師科研能力特征差異分析38-39
- 4.2.5 第一學歷不同的幼兒教師的科研能力特征差異分析39-40
- 4.2.6 來自于不同類別幼兒園的幼兒教師科研能力特征差異分析40-42
- (三)科研能力特征對科研產出的影響42-44
- 五、研究結論與政策建議44-48
- (一)研究結論44
- (二)政策建議44-48
- 5.2.1 國家與政府44-45
- 5.2.2 幼兒園45-46
- 5.2.3 幼兒教師自身46-48
- 結語48-49
- 參考文獻49-52
- 附錄:幼兒教師科研能力與影響因素調查問卷52-54
- 致謝54-55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玄黎娜;何茂炳;錢軍平;;民辦高校教師科研能力培育對策研究——以廣東省民辦高校為例[J];張家口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2年04期
2 玄黎娜;張俊宗;何茂炳;;廣東民辦高校教師科研能力的制約因素與措施研究[J];黑龍江教育(高教研究與評估);2013年03期
3 周廣文;提高體育教師科研能力的“七法”[J];體育師友;2005年01期
4 郭鐵成;姜協(xié)武;覃道勇;;提高骨干教師科研能力的整體解決方案——常德市提高小學骨干教師科研能力“12345”工作模式[J];教師;2010年28期
5 葛巖;;如何提升中小學教師科研能力[J];現(xiàn)代教育科學(小學教師);2012年04期
6 孫述圣;;教師的科研能力是提高教師素質的保證——《教師科研能力論綱》的讀后感[J];牡丹江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04期
7 趙宗良;;培養(yǎng)教師科研素質、提高教師科研能力的人本化特征[J];四川教育學院學報;2006年12期
8 韓承江;;影響高職教師科研能力發(fā)展因素的對策思考[J];職業(yè)教育研究;2007年08期
9 李勝利;;高職教師科研能力的現(xiàn)狀及對策思考[J];安徽農學通報;2007年21期
10 陳林杰;;高職院校教師科研能力分析模型與應用[J];職業(yè)技術教育;2008年29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陳桂林;李彩虹;;高職院校教師科研能力模型的建立與實踐[A];黃炎培與中國職業(yè)教育——黃炎培職業(yè)教育思想研究成果集萃[C];2009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4條
1 王潔;常熟市幼兒教師科研能力調查研究[D];蘇州大學;2015年
2 魏曉通;研究型大學教師科研能力評價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4年
3 王猛;基于生態(tài)位態(tài)勢理論的教師科研能力評價指標體系設計[D];南京師范大學;2011年
4 張建剛;基于粗糙集與支持向量機的高校教師科研能力評價模型的研究[D];重慶理工大學;2014年
,本文編號:89971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chujiaoyulunwen/8997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