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我國兒童游戲權保障問題的研究——以“安吉游戲”游戲活動材料投放為例
本文關鍵詞:對我國兒童游戲權保障問題的研究——以“安吉游戲”游戲活動材料投放為例
【摘要】:游戲權作為兒童的權利是自《兒童權利公約》確立以后,逐漸引起幼教工作者的關注,然而游戲權在幼兒園的實施現(xiàn)狀卻不盡如人意。"安吉游戲"作為國內學前教育游戲專家一致認同的"幼兒園教育以游戲基本活動"的成功典范,新的問題隨之浮現(xiàn):如何讓"安吉游戲"模式得到推廣,我們如何借鑒"安吉游戲"?探討"安吉游戲"如何通過游戲材料的投放來實施兒童游戲的權利,給廣大幼兒園更好的開展游戲活動予建議。
【作者單位】: 福建師范大學教育學院;
【關鍵詞】: 兒童游戲 兒童游戲權 “安吉游戲”
【分類號】:G613.7
【正文快照】: 隨著“安吉游戲”作為我國學前教育“以游戲為幼兒園基本活動”成功的實踐典范,受到國內外幼兒教育專家的一致認可推崇,但新的問題隨之浮現(xiàn):如何讓安吉縣式游戲活動模式得到推廣,我們如何借鑒“安吉游戲”?顯然,在這一方面,美國幼教專家切爾西路貝利博士已經走在了我們前頭,她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庫 前2條
1 丁海東;;兒童游戲權的價值及其在我國的現(xiàn)實困境[J];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年05期
2 劉智成;;兒童游戲權的概念和特征[J];體育科研;2012年04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韋群英;;幼兒學習興趣的特點與培養(yǎng)策略探析[J];才智;2009年06期
2 楊興國;;艾里康寧游戲理論述評[J];四川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0年02期
3 余萍;;“嬉”與“習”:建構主義視角下的游戲課程的思考[J];四川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2年03期
4 方芳;;從“Play”到“Play”——由兒童假裝游戲看兒童的戲劇天性[J];教育與教學研究;2012年04期
5 錢愿秋;;幼兒園戶外游戲活動的價值、現(xiàn)狀與組織策略[J];教育與教學研究;2012年07期
6 李香;李姍澤;;論象征性游戲對幼兒主體性發(fā)展的價值[J];重慶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年03期
7 楊興國;;艾里康寧游戲理論述評[J];長沙師范?茖W校學報;2010年02期
8 張樹俊;;論幼兒的勞動游戲與教育[J];長沙師范?茖W校學報;2011年06期
9 繆周芬;;在游戲中培養(yǎng)幼兒的雙性化人格[J];常州工學院學報(社科版);2008年04期
10 方建華;;幼兒園中班角色游戲開始階段中教師指導行為研究——基于骨干教師和新手教師的比較研究[J];當代學前教育;2008年04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1條
1 周瑋;;區(qū)域活動中材料投放與幼兒主動發(fā)展[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皮軍功;幼兒生活教學論[D];西南大學;2011年
2 孫玲;差異教學評價[D];南京師范大學;2011年
3 沈員萍;兒童公園主題與表達[D];南京林業(yè)大學;2011年
4 田愛奎;支持自主學習的數(shù)字化教學游戲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7年
5 馮季林;教學的游戲性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8年
6 彭成;數(shù)字化教學游戲的概念、模型與開發(fā)技術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8年
7 毛曙陽;兒童游戲與兒童文化[D];南京師范大學;2008年
8 路晨;學前自然主義課程研究[D];西南大學;2009年
9 呂曉;學前聽障兒童個別化教學設計研究[D];西南大學;2012年
10 趙海燕;學前教育民俗文化課程研究[D];西南大學;2012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敖麗娜;思想品德課游戲教學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11年
2 程永婷;玩具娃娃與女孩之間教育關系的歷時性建構[D];首都師范大學;2011年
3 梁杰;社區(qū)兒童游戲空間的設計研究[D];湖北工業(yè)大學;2011年
4 姚妹女;基于幼兒教育學的幼兒園戶內兒童游樂設施的設計研究[D];湖北工業(yè)大學;2011年
5 任春茂;重慶市鄉(xiāng)鎮(zhèn)中心園教學游戲實施現(xiàn)狀研究[D];重慶師范大學;2011年
6 孫美麗;整合性游戲團體對提高自閉癥兒童社會互動能力的個案研究[D];重慶師范大學;2011年
7 陳虹;幼兒教師創(chuàng)設教育環(huán)境能力現(xiàn)狀研究[D];西南大學;2011年
8 范元濤;幼兒園教學游戲化研究[D];西南大學;2011年
9 劉婧;民間游戲在幼兒園教育活動中的應用研究[D];西南大學;2011年
10 敖妮娜;幼兒園班級活動區(qū)幼兒同伴互動研究[D];西南大學;2011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庫 前7條
1 姚偉;吳瓊;張憲冰;;“尊重的教育”理念下我國學前教育改革與發(fā)展的問題與對策[J];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年03期
2 高旭;王元;;同伴關系:通向學校適應的關鍵路徑[J];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年02期
3 丁海東;;兒童游戲權的價值及其在我國的現(xiàn)實困境[J];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年05期
4 姚鑫;楊玲;王龍海;;城市兒童活動空間調查研究——以天津市兒童活動空間為例[J];華中建筑;2007年06期
5 王小波;兒童休閑:被遺忘的角落——我國城市兒童休閑狀況調查[J];青年研究;2004年10期
6 皮藝軍;兒童權利的文化解釋[J];山東社會科學;2005年08期
7 毛曙陽;;關于游戲的哲學思考及其教育啟示[J];學前教育研究;2010年01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王其慧;從宋代風俗畫中看兒童游戲的多樣性[J];體育文史;1991年06期
2 阿部生雄 ,劉玲玲;英國對日本兒童游戲的影響[J];體育文史;1993年02期
3 李業(yè)成;;淺議農村兒童游戲的作用[J];藝文論叢;1994年01期
4 馮季林;;兒童游戲評價的后現(xiàn)代審視[J];教育導刊.幼兒教育;2005年12期
5 沈嵐;;讓游戲塑造我們的未來[J];學前教育;2008年04期
6 王妍;;當前民間兒童游戲的現(xiàn)狀——基于北京市三環(huán)以內民間兒童游戲田野調查[J];中國教師;2009年11期
7 張羅斌;王娟;;成人規(guī)訓下的兒童游戲研究綜略[J];少年兒童研究;2009年18期
8 季紅真;;文革中的兒童游戲[J];生活教育;2010年02期
9 勒魯蓋爾;;兒童游戲[J];紅領巾(B版);2011年05期
10 丁海東;;兒童游戲權的價值[J];教育研究與評論(小學教育教學);2011年05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2條
1 丁宇;;城市兒童游戲空間研究與規(guī)劃思考——以武漢兒童游戲空間為例[A];和諧城市規(guī)劃——2007中國城市規(guī)劃年會論文集[C];2007年
2 陳燕;;如何正確選擇兒童玩具[A];河南省科普、五官、中西醫(yī)結合護理學術會議資料匯編[C];2005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張瑞芝;民間兒童游戲的教學價值[N];山西日報;2003年
2 民族所 蔣佩春;兒童游戲文化與未成年人的成長[N];中國社會科學院院報;2005年
3 本報記者 駱會欣;如何營造健康的兒童游戲環(huán)境[N];中國花卉報;2006年
4 北京師范大學教授 劉焱;究竟是兒童游戲還是游戲兒童?[N];中國教育報;2013年
5 南京市優(yōu)秀青年教師 全軍優(yōu)秀教師 南京軍區(qū)空軍后勤部機關幼兒園 錢e,
本文編號:70538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chujiaoyulunwen/7053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