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課在高師學前教育課程建設中的設計與應用
本文關鍵詞:微課在高師學前教育課程建設中的設計與應用
【摘要】:隨著信息技術的蓬勃發(fā)展,網(wǎng)絡與手持移動終端設備的利用率持續(xù)攀升,微課作為一種新型的課程資源和學習方式躍入人們的視野。高師學前教育作為建設高質量學前教師隊伍的關鍵所在,也急需與時俱進,豐富課程建設。該文以在建的教師教育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學前教育原理》為例,通過分析高師學前教育課程中微課的特點與價值,提出在高師學前教育中微課的設計思考,并從實踐中總結出"全程化"微課應用模式,以期為高師學前教育課程建設提供一些實踐性的建議。
【作者單位】: 陜西師范大學教育學院;
【關鍵詞】: 微課 學前教育 課程設計
【基金】:2014年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西部和邊疆地區(qū)規(guī)劃基金項目“‘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實施成效及民眾滿意度調查研究”(項目編號:14XJA880001)研究成果
【分類號】:G434;G61-4
【正文快照】: 一、引言全新的建設模式,打破了傳統(tǒng)課堂教學和在線學習的桎梏。在課程建設中個性化地運用微課,革新教隨著網(wǎng)絡信息技術和移動通訊技術的不斷發(fā)學模式,創(chuàng)新教學資源,發(fā)揮學習者主體性,促進展,以“微博”“微信”“微電影”為代表的“微師生共同成長。本文就正在建設的教師教育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9條
1 楊莉君;康丹;;關于高師學前教育專業(yè)本科生培養(yǎng)中幾個問題的思考[J];教師教育研究;2006年05期
2 趙國輝;;校本微課的價值取向研究[J];電化教育研究;2014年07期
3 張一春;;微課建設研究與思考[J];中國教育網(wǎng)絡;2013年10期
4 Laura Naismith;Peter Lonsdale;Giasemi Vavoula;Mike Sharples;楊玉芹;鐘洪蕊;焦建利;;移動技術支持的學習新進展[J];遠程教育雜志;2008年01期
5 焦建利;;微課及其應用與影響[J];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2013年04期
6 郭紹青;楊濱;;高校微課“趨同進化”教學設計促進翻轉課堂教學策略研究[J];中國電化教育;2014年04期
7 蘇小兵;管玨琪;錢冬明;祝智庭;;微課概念辨析及其教學應用研究[J];中國電化教育;2014年07期
8 鐘紹春;張琢;唐燁偉;;微課設計和應用的關鍵問題思考[J];中國電化教育;2014年12期
9 王同聚;;“微課導學”教學模式構建與實踐——以中小學機器人教學為例[J];中國電化教育;2015年02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彭世華;;全國教育科學“十五”規(guī)劃教育部一般課題 《學前教育專業(yè)?迫瞬排囵B(yǎng)的研究》開題報告[J];徐特立研究(長沙師范?茖W校學報);2007年01期
2 徐躍飛;;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學前教育專業(yè)培養(yǎng)目標研究[J];楚雄師范學院學報;2010年05期
3 張建波;;藝術型學前教育本科專業(yè)的培養(yǎng)目標與課程設置[J];常州工學院學報(社科版);2009年03期
4 楊偉燕;;遠程英語教學環(huán)境中整合移動技術的實證研究[J];中國遠程教育;2012年02期
5 田景正;;面向研究型幼兒教師培養(yǎng)的高師學前教育專業(yè)本科教學改革[J];當代教育論壇(學科教育研究);2008年01期
6 張虹;;北京地區(qū)小學階段基于手機的移動教育發(fā)展與需求研究[J];電化教育研究;2011年07期
7 楊莉君;曹莉;;高等師范院校本科學前教育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模式的重建[J];湖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報;2009年04期
8 林艷艷;;論高師學前教育中的實踐教學[J];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08年09期
9 康靜;劉佳;;淺談高師學前教育專業(yè)學生專業(yè)技能的培養(yǎng)[J];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11年28期
10 吳小貽;;應用型本科院校課內實踐教學的思考——兼論學前教育專業(yè)(本科)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J];池州學院學報;2012年05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王越;;移動技術支持的協(xié)作學習[A];創(chuàng)新沈陽文集(B)[C];2009年
2 李德偉;孫紅梅;任恩發(fā);;淺談微課在人體解剖學實驗教學中的應用[A];中國臨床解剖學雜志2013年7月第31卷第4期[C];2013年
3 楊修;倪軼蘭;;西部高校數(shù)字化建筑設計與模擬分析課程教學探討[A];數(shù)字建構文化——2015年全國建筑院系建筑數(shù)字技術教學研討會論文集[C];2015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4條
1 胡海明;個人學習環(huán)境的活動建模[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2 王偉;大學英語移動學習系統(tǒng)模型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1年
3 王小溪;幼兒園教師專業(yè)倫理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3年
4 王覓;面向碎片化學習時代微視頻課程的內容設計[D];華東師范大學;2013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朱琦;手機移動學習資源內容設計研究[D];沈陽師范大學;2011年
2 甄俊芳;陜西高校學前教育本科教學現(xiàn)狀、問題及對策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1年
3 劉瑩;中美高校學前專業(yè)實踐課程的比較研究及啟示[D];陜西師范大學;2011年
4 李晶;學前教育專業(yè)體育方向人才社會需求與課程設置的研究[D];沈陽體育學院;2011年
5 崔志莉;山西省高等學校學前教育本科專業(yè)課程設置問題研究[D];山西大學;2011年
6 劉利;高校學前教育專業(yè)技能課實踐教學現(xiàn)狀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1年
7 崔健;移動學習教學設計模式研究[D];河北大學;2009年
8 陳競芳;論中國近代幼兒教師教育的歷史演變[D];福建師范大學;2009年
9 劉媛媛;教師專業(yè)化視角下的幼兒教師教育改革研究[D];河北大學;2008年
10 苑志旺;基于用戶體驗思想的移動學習系統(tǒng)的設計與開發(fā)[D];天津師范大學;2012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胡鐵生;;“微課”:區(qū)域教育信息資源發(fā)展的新趨勢[J];電化教育研究;2011年10期
2 吳剛平;;深入研究教學過程中動態(tài)生成的課程資源[J];福建論壇(社科教育版);2006年06期
3 祝智庭;賀斌;沈德梅;;信息化教育中的逆序創(chuàng)新[J];電化教育研究;2014年03期
4 王建軍;;筏喻的課程觀:課程概念的演變與趨向[J];華東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9年01期
5 秦健;崔鑫治;李曉剛;;我國機器人教育研究現(xiàn)狀與我校校本課程建設[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11年08期
6 梁樂明;曹俏俏;張寶輝;;微課程設計模式研究——基于國內外微課程的對比分析[J];開放教育研究;2013年01期
7 岑健林;胡鐵生;;微課:數(shù)字化教學資源新形式[J];教育信息技術;2013年04期
8 鐘啟泉;;課程概念與課程研究——與日本佐藤三郎教授的對話[J];全球教育展望;2002年06期
9 李松林;李文林;;教學活動理論的系統(tǒng)考察與方法論反思[J];外國中小學教育;2008年01期
10 張國民;張劍平;;我國基礎教育中機器人教育的現(xiàn)狀與對策研究[J];現(xiàn)代教育技術;2008年05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張建民;;高校微課作品制作技巧探究[J];甘肅科技縱橫;2014年03期
2 張雪松;;微課在農(nóng)村初中教學中的嘗試[J];新課程(下);2014年06期
3 潘行漢;;有效學習與微課信息技術[J];新課程學習(下);2014年07期
4 孫小蒙;葛元殠;葉大鵬;;微課建設與學生發(fā)展的問題研究[J];教學與管理;2014年24期
5 肖安慶;李通風;謝澤源;;微課推動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現(xiàn)狀、優(yōu)勢與策略[J];中小學教師培訓;2013年10期
6 蔣成杰;;微課在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14年11期
7 鄧飛;王玉英;;關于微課對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影響的有關探析[J];中小學電教;2014年04期
8 唐柱斌;肖志堅;梅少敏;;微課發(fā)展辨析及構建評價[J];中國電力教育;2014年12期
9 滕藤;;淺論微課資源的開發(fā)[J];科技風;2014年11期
10 楊輝;;小議微課[J];時代教育;2013年14期
,本文編號:62885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chujiaoyulunwen/6288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