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拒絕幼兒同伴交往的狀況及教育培養(yǎng)策略
發(fā)布時間:2022-10-08 15:12
同伴交往是幼兒社會性發(fā)展的重要方面。在幼兒成長過程中,促進幼兒良好的同伴交往行為有利于其健康人格形成。本文運用同伴提名法選出班級內(nèi)被拒絕幼兒,對其進行行為觀察、家庭訪談、與教師溝通等方式了解幼兒同伴交往狀況并分析其成因,提出改善其同伴交往行為的策略。
【文章頁數(shù)】:2 頁
【文章目錄】:
一、概念界定
(一)同伴交往。
(二)被拒絕幼兒。
二、被拒絕幼兒同伴交往的狀況
(一)幼兒個人基本情況。
(二)被拒幼兒的同伴交往狀況。
三、被拒絕幼兒同伴交往的特征及影響因素分析
(一)被拒絕幼兒同伴交往的特征。
(二)影響被拒絕幼兒同伴交往的因素。
1.家庭因素。
2.幼兒園因素。
3.自身因素。
四、改善被拒絕幼兒同伴交往的教育培養(yǎng)策略
(一)家長改變不良的教養(yǎng)方式。
(二)教師對幼兒進行積極的引導。
(三)加強家園之間的合作。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學前兒童同伴交往類型個案分析及對策——以西安市某幼兒園為例[J]. 韓園,張?zhí)易?趙紅巖. 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 2019(03)
[2]小學生同伴關系輔導課程的實踐探索[J]. 陳月英. 課程教育研究. 2018(31)
[3]同伴提名法與幼兒同伴交往研究[J]. 龐麗娟. 心理發(fā)展與教育. 1994(01)
本文編號:3687941
【文章頁數(shù)】:2 頁
【文章目錄】:
一、概念界定
(一)同伴交往。
(二)被拒絕幼兒。
二、被拒絕幼兒同伴交往的狀況
(一)幼兒個人基本情況。
(二)被拒幼兒的同伴交往狀況。
三、被拒絕幼兒同伴交往的特征及影響因素分析
(一)被拒絕幼兒同伴交往的特征。
(二)影響被拒絕幼兒同伴交往的因素。
1.家庭因素。
2.幼兒園因素。
3.自身因素。
四、改善被拒絕幼兒同伴交往的教育培養(yǎng)策略
(一)家長改變不良的教養(yǎng)方式。
(二)教師對幼兒進行積極的引導。
(三)加強家園之間的合作。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學前兒童同伴交往類型個案分析及對策——以西安市某幼兒園為例[J]. 韓園,張?zhí)易?趙紅巖. 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 2019(03)
[2]小學生同伴關系輔導課程的實踐探索[J]. 陳月英. 課程教育研究. 2018(31)
[3]同伴提名法與幼兒同伴交往研究[J]. 龐麗娟. 心理發(fā)展與教育. 1994(01)
本文編號:368794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chujiaoyulunwen/36879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