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幼兒主體性及培養(yǎng)
[Abstract]:......
【作者單位】: 華中師范大學教科院
【分類號】:G610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條
1 張?zhí)鞂?試論主體性教育的基本理念[J];教育研究;2000年08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朱榮英;;對馬克思主義哲學“二元稱謂”及其實踐品質(zhì)問題的再思考[J];安陽師范學院學報;2011年01期
2 朱靜;;論馬克思歷史必然性的本真意蘊[J];北方論叢;2007年01期
3 林清明;在“兩課”教學中實施主體性教育[J];北京青年政治學院學報;2001年02期
4 黃華;;我國知識教學面臨的三大挑戰(zhàn)與理論回應[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年01期
5 孟莉,孫發(fā)利;高師學生主體參與式心理素質(zhì)教育探索[J];寶雞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02期
6 馬俊蘋;潘于旭;;范式的轉(zhuǎn)換與主題的轉(zhuǎn)向——馬克思實踐哲學的變革性[J];北京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3期
7 張華茂;從概念辯證法到歷史辯證法[J];長白學刊;2004年02期
8 吳冬明;;烏爾希里·貝克“風險”觀的馬克思主義批判[J];長春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03期
9 劉利;馮皓;;增強高!皟烧n”教學實效性的對策思考[J];長春金融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1年02期
10 魯虹,邱吉慶,武曉琳;試論教師在創(chuàng)新教育中的作用[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3條
1 王玉j;;《1844年經(jīng)濟學哲學手稿》與價值哲學[A];馬克思主義探原——馬克思《1844年經(jīng)濟學哲學手稿》研究文集[C];2011年
2 晏意華;;從實踐哲學的雙重含義看毛澤東哲學的性質(zhì)[A];毛澤東研究總第2輯2007年第1輯[C];2007年
3 方光榮;祝媛媛;;探究式教學在無機化學實驗中的應用[A];中國化學會2005年中西部十五。▍^(qū))、市無機化學化工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5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李穎;基于哲學解釋學視角的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2 童賢成;論馬克思主義科學體系的整體性[D];華中師范大學;2011年
3 何珊;德育時機論[D];河北師范大學;2011年
4 許麗萍;現(xiàn)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實踐性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1年
5 鐘志東;馬克思的文化批判思想及其當代價值[D];華僑大學;2011年
6 郝志軍;教學理論的實踐品格[D];西北師范大學;2001年
7 牛獻忠;人的建設論[D];中共中央黨校;2002年
8 楊學功;本體論哲學批判[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1年
9 彭海蕾;幼兒園游戲教學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2年
10 董振華;創(chuàng)新勞動論[D];中共中央黨校;2003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羅珍資;基于生態(tài)學的大學生自主管理研究[D];廣西師范學院;2010年
2 趙小軍;薩特實踐觀與馬克思實踐觀之比較[D];廣西師范學院;2010年
3 姜浩;大學生思想品德的自我建構(gòu)[D];河北師范大學;2010年
4 王淑霞;馬克思主義和諧觀與當今中國新農(nóng)村建設[D];南昌大學;2010年
5 汪霞;信息化對人類認識的影響[D];武漢理工大學;2010年
6 姜維東;高等藝術院校學風建設長效機制研究[D];山東大學;2010年
7 趙銀;論高校學生優(yōu)良學風建設的途徑分析[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11年
8 孔凡云;幼兒園集體教學活動中師幼互動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9 李娟;幼兒藝術教育中的生成性教學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10 劉素玲;教師對幼兒自主學習的認知及指導現(xiàn)狀調(diào)查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11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2條
1 張繼良;;實現(xiàn)人的全面發(fā)展的主體條件[J];教育理論與實踐;1988年05期
2 高清海;主體呼喚的歷史根據(jù)和時代內(nèi)涵[J];中國社會科學;1994年04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素質(zhì)教育與幼兒主體性發(fā)展[J];學前教育研究;1998年06期
2 林菁;在數(shù)學教育活動中發(fā)揮幼兒主體性的有效策略[J];湖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報;2000年S3期
3 霍力巖;幼兒主體性在幼兒園教育活動中的幾個表現(xiàn)[J];早期教育;2000年17期
4 雷紅云;對幼兒主體性教育的若干思考[J];學前教育研究;2004年05期
5 孫秀榮!210097;關于幼兒主體性的發(fā)展[J];學前教育研究;2000年03期
6 黃朝菁!361001;關于在角色游戲中發(fā)揮幼兒主體性的思考[J];學前教育研究;2001年04期
7 孫少梅;如何在集體性教育活動中發(fā)揮幼兒的主體性[J];山東教育;2004年30期
8 馮曉霞;讓幼兒成為學習的主人[J];學前教育;1999年04期
9 李萍;淺談紙工教育活動中幼兒主體性的培養(yǎng)[J];基礎教育研究;1998年06期
10 呂紅霞;在建構(gòu)活動區(qū)過程中發(fā)揮幼兒的主體性[J];山東教育科研;2001年1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朱鳳玲;;如何發(fā)揮幼兒的主體性[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國名校卷)(四)[C];2009年
2 顧蓓麗;;科學活動中幼兒問題意識的激發(fā)和培養(yǎng)[A];科學素質(zhì)培養(yǎng)的實踐和探索[C];2009年
3 王桂枝;;努力探索 勇于實踐 搞好珠算式心算教學[A];中國珠算協(xié)會學術研究專業(yè)委員會2004年年會暨理論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4 盧麗娜;;應用創(chuàng)新教育 開發(fā)幼兒智力[A];全國第二屆智慧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C];2004年
5 周瑋;;區(qū)域活動中材料投放與幼兒主動發(fā)展[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國名校卷)(四)[C];2009年
6 李秀俊;;幼兒早期數(shù)學開發(fā)之淺見[A];’96全國優(yōu)生科學大會大會學術講演與大會論文摘要匯編[C];1996年
7 周云;;利用音樂活動 開發(fā)幼兒模仿智力[A];全國第二屆智慧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C];2004年
8 徐萬萍;;挖掘各種生活資源,對幼兒進行科學素質(zhì)的培養(yǎng)[A];整合科普資源 優(yōu)化科教環(huán)境——第十五屆上海市青少年科技輔導員論文征集活動論文匯編[C];2007年
9 殷文璐;;讓幼兒的想象現(xiàn)于筆下[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新疆卷)[C];2010年
10 郭在祥;;聽力殘疾幼兒體育活動觀[A];中國心理衛(wèi)生協(xié)會第四屆學術大會論文匯編[C];2003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屯蘭礦幼兒園 康素娟;論幼兒在美術活動中創(chuàng)造性思維如何培養(yǎng)[N];山西科技報;2010年
2 李文光;如何對幼兒進行創(chuàng)新教育[N];濟寧日報;2008年
3 紹興市東風幼兒園 沈穎;淺談幼兒創(chuàng)新意識的培養(yǎng)[N];紹興日報;2005年
4 本報記者 許杰;暑期幼兒家教“喊渴”[N];煙臺日報;2005年
5 珠海市機關托兒所 陳燕英;幼兒良好的心理素質(zhì)[N];珠海特區(qū)報;2008年
6 王寅珊;幼兒專由老人看管有害?英國起爭議[N];新華每日電訊;2009年
7 北京師大輔仁應用心理發(fā)展中心 楊莉;幼兒期心靈成長的要素[N];農(nóng)民日報;2009年
8 記者 李娜;我市幼兒教育事業(yè)發(fā)展步入快車道[N];四平日報;2009年
9 本報記者 趙福中;貴陽:叫停幼兒興趣班為何遭遇“抵制”[N];工人日報;2009年
10 商報記者 李雅寧;幼兒 安全教育圖書市場看好[N];中國圖書商報;2009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李凌;幼兒能力自我知覺的發(fā)展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2年
2 張旭;漢語幼兒心理理論與語言的關系[D];華東師范大學;2005年
3 王海英;智慧的翹翹板[D];南京師范大學;2005年
4 胡克祖;3~6歲幼兒好奇心結(jié)構(gòu)、發(fā)展特點及影響因素的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05年
5 田野;多元文化與幼兒教育——澳門幼兒課程發(fā)展模式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2年
6 王江洋;幼兒自我延遲滿足能力的預期性、發(fā)展性及差異性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06年
7 張廣兵;參與式教學設計研究[D];西南大學;2009年
8 張坤;幼兒反事實思維的發(fā)展及其與心理理論的關系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5年
9 段立新;當代大學生政治社會化問題研究[D];吉林大學;2007年
10 劉國艷;中國12~36月齡幼兒情緒社會性發(fā)展影響因素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8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傅敏敏;關于培養(yǎng)幼兒早期閱讀興趣的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5年
2 肖瓊?cè)A;幼兒移情影響因素的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6年
3 劉永明;幼兒混合班教學現(xiàn)狀與對策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2年
4 隋悅英;城市幼兒園幼兒的焦慮問題及輔導策略研究[D];華南師范大學;2004年
5 龍紅芝;幼兒同伴關系干預的個案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4年
6 熊昕;昆明市1~3歲幼兒骨密度影響因素分析[D];昆明醫(yī)學院;2009年
7 劉曉靜;幼兒同伴沖突行為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2年
8 苗雪紅;回族幼兒同伴交往特點及影響因素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2年
9 李明;3~5歲幼兒創(chuàng)造性人格類型傾向的特征及與多元智能關系的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10 高娟娟;幼兒理財教育研究[D];河南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239338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chujiaoyulunwen/23933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