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區(qū)域活動中促進幼兒科學經(jīng)驗的自主建構
本文選題:區(qū)域活動 + 科學教育; 參考:《學前教育研究》2010年06期
【摘要】:區(qū)域活動一般被認為是幼兒自發(fā)探索、體驗探究過程并自主建構學習經(jīng)驗的一種學習活動。在幼兒園科學教育中,教師可以積極利用區(qū)域活動促進兒童與科學材料、教師以及兒童之間的互動,幫助兒童自主建構多種科學經(jīng)驗,形成一定的科學態(tài)度、科學精神,掌握初步的科學方法,獲得相應的科學知識。
[Abstract]:Regional activity is generally regarded as a learning activity for young children to explore spontaneously, experience the process of inquiry and construct learning experience autonomously. In kindergarten science education, teachers can actively use regional activities to promote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children and scientific materials, teachers and children, help children to build a variety of scientific experiences independently, form a certain scientific attitude and scientific spirit. Master the preliminary scientific method and acquire the corresponding scientific knowledge.
【作者單位】: 江蘇省張家港市梁豐幼兒園;
【分類號】:G612.4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2條
1 王文靜;社會建構主義研究[J];全球教育展望;2001年10期
2 鄭東輝;社會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述評[J];寧波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4年06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邱相彬;;淺析社會建構主義對網(wǎng)絡學習共同體的啟示[J];成都教育學院學報;2006年03期
2 何華煒;程紹蓮;;幼兒園整合課程背景下高師學前教育專業(yè)學生培養(yǎng)的思考[J];楚雄師范學院學報;2007年02期
3 李翠白;;西方情境學習理論的發(fā)展與應用反思[J];電化教育研究;2006年09期
4 董金平;;話語與女性氣質(zhì)的建構——二十世紀以來中國女性氣質(zhì)變遷分析[J];江淮論壇;2007年02期
5 朱芳紅;;從社會建構主義的視角看“對話”與幼兒語言的獲得[J];現(xiàn)代教育科學;2006年02期
6 高凌飚,梁惠燕;探究性學習中的教師角色定位[J];教育科學研究;2002年06期
7 吳荔紅;幼兒園預設課程和生成課程的關系及其處理[J];教育評論;2003年04期
8 劉兵;基礎科學教育研究與建構主義:中國與西方的差異[J];科學學研究;2002年06期
9 鄭東輝;社會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述評[J];寧波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4年06期
10 陳昌蓉;;社會建構主義教學模式在信息檢索課中的運用[J];情報探索;2006年03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6條
1 王文靜;基于情境認知與學習的教學模式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2年
2 王春燕;中國學前課程百年發(fā)展、變革的歷史與思考[D];南京師范大學;2003年
3 王海英;智慧的翹翹板[D];南京師范大學;2005年
4 余文森;個體知識與公共知識[D];西南大學;2007年
5 艾興;建構主義課程研究[D];西南大學;2007年
6 歐陽文;大學課程的建構性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6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攀峰;試論當代課程知識觀的新發(fā)展及其對我國課程改革的啟示[D];華中師范大學;2002年
2 于澤元;后現(xiàn)代主義課程理論研究[D];西南師范大學;2002年
3 嚴仲連;廣西幼兒園課程的現(xiàn)狀與發(fā)展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02年
4 肖海豐;探究學習方式在地理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3年
5 黃煒;基于建構主義的教師繼續(xù)教育網(wǎng)絡課程的開發(fā)[D];華東師范大學;2003年
6 劉登學;構建中學化學教育的生態(tài)模式[D];華中師范大學;2003年
7 杜志強;論主體間性課程[D];廣西師范大學;2003年
8 顧強;建構主義觀下的高中化學課堂教學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3年
9 王喜海;對當前幼兒教師課程觀的研究[D];華南師范大學;2004年
10 李應君;幼兒園園本課程資源開發(fā)利用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4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8條
1 溫彭年,賈國英;建構主義理論與教學改革——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綜述[J];教育理論與實踐;2002年05期
2 唐龍云;評激進建構主義的知識觀[J];寧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3年04期
3 高文;維果茨基心理發(fā)展理論與社會建構主義[J];全球教育展望;1999年04期
4 高文;維果茨基心理發(fā)展理論對教育教學實踐的影響——維果茨基思想研究之三[J];全球教育展望;1999年05期
5 王文靜;社會建構主義研究[J];全球教育展望;2001年10期
6 鄒艷春;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的發(fā)展根源與邏輯起點[J];外國教育研究;2002年05期
7 王光榮;維果茨基與現(xiàn)代心理科學[J];西北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05期
8 劉健智;;科學素養(yǎng):學前科學教育的課程目標[J];學前教育研究;2006年09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劉欣梅;;“中國必須領受科學洗禮” 陶行知科學教育活動淺探[J];現(xiàn)代教育論叢;1989年02期
2 沈淑琴,李紅丹;我園的幼兒科學教育活動[J];幼兒教育;1992年03期
3 鄭士貴;經(jīng)濟特區(qū)是三種最重要的市場活動領域的共生[J];管理科學文摘;1994年11期
4 顧文;江蘇省召開第三屆第二次幼教年會[J];早期教育;1994年03期
5 趙靜 ,劉麗;如何教育有悅人型傾向的幼兒[J];學前教育;1995年11期
6 ;美國小學科學教育的特點[J];廣西教育;1995年Z1期
7 丁敏,,梅傳發(fā);利用環(huán)境開展幼兒科學啟蒙教育[J];學前教育研究;1996年02期
8 邢雨;希望之星的搖藍——海南國科園實驗學校幼兒部巡禮[J];學前教育;1996年04期
9 任素梅;評優(yōu)活動選登之七 到小熊家做客(小班)[J];學前教育;1996年09期
10 ;個別輔導[J];學前教育;1996年1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韓志民;;教育教學中視力影響因素淺析[A];新世紀預防醫(yī)學面臨的挑戰(zhàn)——中華預防醫(yī)學會首屆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C];2002年
2 趙雪梅;;利用區(qū)域活動培養(yǎng)幼兒良好個性[A];山東心理學會第十屆學術會議論文提要匯編[C];2002年
3 于萍;劉杰;;以社區(qū)為陣地 弘揚科學精神 在青少年心中播下科學的種子[A];崇尚科學、反對邪教——中國反邪教協(xié)會第八次報告會暨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2003年
4 范繼紅;;談珠心算教學在幼兒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滲透[A];中國珠算協(xié)會學術研究專業(yè)委員會2004年年會暨理論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5 張春霞;;區(qū)域活動中的智力培育[A];全國第二屆智慧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C];2004年
6 孫亞琴;;區(qū)域——開發(fā)孩子智力的最佳途徑[A];全國第二屆智慧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C];2004年
7 沙麗萍;;區(qū)域活動設置與不同年齡幼兒的智力發(fā)展[A];全國第二屆智慧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C];2004年
8 趙麗萍;;利用分區(qū)活動開發(fā)幼兒智力[A];全國第二屆智慧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C];2004年
9 施鳳香;;讓幼兒的智力在區(qū)域活動中閃光[A];全國第二屆智慧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C];2004年
10 朱霞萍;;淺談幼兒科學教育生活化策略[A];江蘇省教育學會2006年年會論文集(綜合一專輯)[C];2006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桐柏縣幼兒園 鄭文雅;幼兒園應如何開展區(qū)域活動[N];中國婦女報;2000年
2 王桂芳;激發(fā)科學興趣 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N];內(nèi)蒙古日報(漢);2000年
3 通訊員 鄒文輝;喀納斯湖生活區(qū)將后撤30公里[N];新疆日報(漢);2001年
4 本報記者 蕭雨;凝聚體育的力量[N];中國教育資訊報;2002年
5 中央教科所 劉占蘭;幼兒科學教育活動特性的斷想[N];中國教育資訊報;2002年
6 ;中班晨間區(qū)域活動“有趣的鞋子”[N];中國教育資訊報;2002年
7 浙江省寧?h實驗幼兒園 王秀玲;扶持幼兒成長 形成良好品行[N];中國教育資訊報;2002年
8 [匈]尤里·科斯塔迪諾夫;匈牙利幼兒園花絮[N];中國教育資訊報;2002年
9 江蘇省蘇州市工業(yè)園區(qū)斜塘中心幼兒園 郁春芳;如何為幼兒提供區(qū)域活動材料[N];中國教育資訊報;2002年
10 記者 易運文 通訊員 盧漢雄、禹永青;深圳市羅湖區(qū)培養(yǎng)中小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N];光明日報;2002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劉云艷;幼兒好奇心發(fā)展與教育促進研究[D];西南師范大學;2004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郭建軍;幼兒園開展科學教育活動的思考與實踐[D];西南師范大學;2000年
2 田保華;鄭州市城市幼兒園開展科學教育活動存在問題及對策研究[D];西南師范大學;2000年
3 胥媛;仿生“光學鼻”系統(tǒng)的研究[D];浙江大學;2001年
4 陳英;幼兒園科學教育活動設計研究[D];西南師范大學;2001年
5 張琦;小鼠局灶性腦缺血后24小時內(nèi)自發(fā)活動的時空特點[D];浙江大學;2004年
6 王敏;西北地區(qū)軍隊幼兒園科學教育的現(xiàn)狀與對策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5年
7 李槐青;當前幼兒園科學教育中的問題及對策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6年
8 李會敏;幼兒園區(qū)域活動中教師指導行為的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06年
9 王靜;科學知識轉型視野中的科學教育變革[D];湖南大學;2007年
10 郝萍瑞;人類發(fā)展生態(tài)學視野下幼兒園區(qū)域活動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08年
本文編號:206395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chujiaoyulunwen/20639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