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遺傳學會第七次代表大會暨學術討論會論文摘要匯編》2003年
本文關鍵詞:寧夏回族基礎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中國的遺傳學研究——中國遺傳學會第七次代表大會暨學術討論會論文摘要匯編》2003年
寧夏回族、漢族12對遺傳性狀基因頻率的研究
霍正浩 焦海燕 鐘慧軍 彭亮 陳銀濤 黨潔
【摘要】:正 人類有許多由單基因控制的經典遺傳性狀,這些性狀的基因頻率在不同民族群體中存在著差異,國內已報道了其在湖南漢族、侗族、新疆維吾爾族、哈薩克族、柯爾克孜族、塔吉克族和內蒙古漢族、朝鮮族、蒙古族群體中的分布特點。尚未見寧夏回族、漢族的報道,為此,我們于2002年6月對寧夏同心縣第二中學、石獅中學的回族學生和本院漢族學生共1761人13對遺傳性狀進行了調查。被調查者均為無親緣關系的健康個體,雙親為同一民族,且祖居寧夏。其中
【作者單位】:
【分類號】:Q987
【正文快照】:
人類有許多由單基因控制的經典遺傳性狀,這些性狀的基因頻率在不同民族群體中存在著差異,國內已報道了其在湖南漢族、侗族、新疆維吾爾族、哈薩克族、柯爾克孜族、塔吉克族和內蒙古漢族、朝鮮族、蒙古族群體中的分布特點。尚未見寧夏回族、漢族的報道,為此,我們于2002年6月對
下載全文更多同類文獻
PDF全文下載
CAJ全文下載
(如何獲取全文? 歡迎:購買知網充值卡、在線充值、在線咨詢)
CAJViewer閱讀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AdobeReader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余躍生;陸玉炯;李建富;;(亻革)家人4對眼部遺傳性狀的基因頻率[J];黔南民族醫(yī)專學報;2011年02期
2 張慕黎;;淺析人類和果蠅性染色體基因遺傳和性染色體異常之區(qū)別[J];新課程學習(中);2011年05期
3 吳雪芳;;遺傳平衡定律的數(shù)學論證及其應用[J];才智;2011年16期
4 鄧欣;方真;張帆;龍運多;曾虹燕;;誘變選育脂肪酶高產菌株及其酶學性質[J];天然產物研究與開發(fā);2011年03期
5 吳雪芳;;遺傳平衡定律的數(shù)學論證及其應用[J];才智;2011年19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霍正浩;焦海燕;鐘慧軍;彭亮;陳銀濤;黨潔;;寧夏回族、漢族12對遺傳性狀基因頻率的研究[A];中國的遺傳學研究——中國遺傳學會第七次代表大會暨學術討論會論文摘要匯編[C];2003年
2 ;寧夏回族醫(yī)藥研究所簡介[A];全國第十二次中醫(yī)診斷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1年
3 鄒起練;張智廣;宋軍;逄麗麗;劉迎春;;福建漢族大學生14項遺傳性狀分析[A];北方遺傳資源的保護與利用研討會論文匯編[C];2010年
4 宋潤剛;路文鵬;沈育杰;揚義明;范書田;;山葡萄新品種“左優(yōu)紅”莖尖組培樹的遺傳穩(wěn)定性及生產性能的研究[A];葡萄產業(yè)化與標準化生產——2007年第十三屆全國葡萄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5 劉偉;;寧夏回族地毯經濟概述[A];中國回商文化(第一輯)[C];2008年
6 岳新麗;季蘭;;榛子遺傳育種研究進展[A];第三屆全國干果生產與科研進展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3年
7 米文寶;米楠;齊拓野;梁曉磊;周民;謝俊斐;;寧夏回族聚居限制開發(fā)區(qū)區(qū)域發(fā)展機理與模式研究[A];發(fā)揮資源科技優(yōu)勢 保障西部創(chuàng)新發(fā)展——中國自然資源學會2011年學術年會論文集(下冊)[C];2011年
8 米文寶;米楠;齊拓野;梁曉磊;周民;謝俊斐;;寧夏回族聚居限制開發(fā)區(qū)區(qū)域發(fā)展機理與模式研究[A];地理學核心問題與主線——中國地理學會2011年學術年會暨中國科學院新疆生態(tài)與地理研究所建所五十年慶典論文摘要集[C];2011年
9 李曉玲;;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鄉(xiāng)村旅游發(fā)展研究——以寧夏納家戶回鄉(xiāng)風情園為例[A];2006年中國可持續(xù)發(fā)展論壇——中國可持續(xù)發(fā)展研究會2006學術年會青年學者論壇專輯[C];2006年
10 韓梅;楊利民;王秀全;張連學;;柴胡變異類型主要遺傳性狀的比較研究[A];第六屆全國藥用植物和植物藥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記者 李波;[N];華興時報;2010年
2 鐘 陽;[N];西部時報;2006年
3 通訊員 朱世忠 盛學忠;[N];中國新聞出版報;2006年
4 記者 王勝男;[N];中國綠色時報;2008年
5 本報記者 趙建平;[N];中國水利報;2008年
6 趙嬋莉;[N];華興時報;2007年
7 記者 吳宏林;[N];華興時報;2008年
8 陳華;[N];寧夏日報;2008年
9 吳宏林;[N];華興時報;2007年
10 黃永銳;[N];寧夏日報;2007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吳成軍;云南野生稻資源的保護生物學與遺傳性狀研究[D];復旦大學;2004年
2 李衛(wèi)東;寧夏回族建筑研究[D];天津大學;2009年
3 耿惠敏;夏繁用于構建小麥遺傳群體的可行性及1BL/1RS易位系影響高分子量谷蛋白亞基遺傳的研究[D];四川農業(yè)大學;2007年
4 王春霞;1.sla/lp基因敲除鼠模型的建立 2.sla/lp啟動子的鑒定及其特點[D];山東大學;2007年
5 余琳;葉卷曲基因調控機制的研究[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2005年
6 路福平;無抗菌活性放線菌的激活和抗生素篩選新方法的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1996年
7 楊艷;廣西地區(qū)人群細胞因子基因多態(tài)性分析及其與肝細胞癌易感性的研究[D];廣西醫(yī)科大學;2011年
8 SATEESH KUMAR;家蠶繭質性狀DNA標記的分子生物學研究[D];浙江大學;2002年
9 陳曉;人骨髓間充質干細胞向造血細胞分化潛能的研究[D];吉林大學;2005年
10 劉宏;人內皮抑素基因轉染治療肝細胞性肝癌的實驗研究[D];浙江大學;2005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王建偉;寧夏回族基礎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02年
2 唐淼;寧夏回族地區(qū)高校德育改革初探[D];福建師范大學;2003年
3 張云;油茶遺傳多樣性及遺傳性狀的RAPD分析[D];福建師范大學;2003年
4 馬惠蘭;黨的民族理論與寧夏回族人民解放發(fā)展的歷程[D];華東師范大學;2002年
5 馬會梅;寧夏回族小學生品行偏差問題探析[D];福建師范大學;2003年
6 郭辰虹;寧夏地區(qū)回族和漢族群體遺傳結構分析[D];寧夏大學;2005年
7 任文茂;寧夏回族的體質特征與其健康及發(fā)病關系的研究[D];山東中醫(yī)藥大學;2011年
8 楊占錄;寧夏回族遲發(fā)性皮膚卟啉病1家系調查研究[D];寧夏醫(yī)科大學;2011年
9 李居怡;寧夏回族高脂血癥、高血壓患者致病基因MSA2756G和藥物代謝酶相關基因CYP2C9*3多態(tài)性的研究[D];寧夏醫(yī)科大學;2011年
10 龐文龍;茄子果形、果色及果萼色性狀的遺傳研究[D];中國農業(yè)科學院;2008年
本文關鍵詞:寧夏回族基礎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14076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chujiaoyulunwen/1407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