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白銀市中小學教育信息化的現狀與對策
本文關鍵詞:陜西省基礎教育專網應用現狀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西北師范大學》 2006年
甘肅省白銀市中小學教育信息化的現狀與對策
楊建軍
【摘要】: 隨著信息社會的到來和不斷發(fā)展,教育信息化作為教育改革的重要途徑之一,其發(fā)展程度的高低已成為當今世界衡量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重要標志,被作為國家發(fā)展戰(zhàn)略的重中之重。與此同時,各國又都將任務最重、涉及面最廣的中小學教育看作是本國教育信息化發(fā)展的基礎、重心、焦點和關鍵。 省會等大城市與農村地區(qū)的教育信息化受到了普遍關注,而介于其間的中小城市同樣重要。筆者本著促進甘肅省教育信息化健康持續(xù)發(fā)展的初衷,選擇了白銀市作為中小城市的代表。本研究以信息技術在課堂教學中的應用為切入點,采用訪談、觀察、查閱文獻、問卷調查、歸納和演繹等多種研究方法,對白銀市中小學教育信息化的現狀做了全面調研,總結出存在的問題,并試圖提出了一系列對策,,以期對該市的教育信息化有所幫助。論文由五部分組成: 第一部分是緒論,比較系統(tǒng)全面地闡述了本論文的研究背景、選題緣由、課題研究的目的、意義以及研究方法。 第二部分是中小學教育信息化的相關內容概述。這里涉及到的相關理論研究對后面的分析論述極有幫助。 第三部分是對白銀市中小學教育信息化現狀的調查與分析。在本部分,通過初步走訪調研、問卷調查、訪談記錄等方法,對選取的9所學校的教育信息化現狀做了大量的調查研究,并在此基礎上總結出該市中小學教育信息化建設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和困難。 第四部分是本論文的重點部分,提出了白銀市中小學教育信息化健康發(fā)展的對策研究。針對發(fā)現的問題,提出了七條對策,涉及到觀念轉變、資金投入、教師培訓、校本資源建設、信息技術課教學、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激勵機制的引入等幾方面,以期促進白銀市中小學教育信息化的可持續(xù)發(fā)展。 第五部分是結論。在全面總結與評價研究成果的基礎上,指出了本研究的不足,為作者的后續(xù)研究確立了方向。
【關鍵詞】:
【學位授予單位】:西北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6
【分類號】:G434
【目錄】:
下載全文 更多同類文獻
CAJ全文下載
(如何獲取全文? 歡迎:購買知網充值卡、在線充值、在線咨詢)
CAJViewer閱讀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引證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邢郁;;基于信息化教育的教師信息技術能力研究——以白銀市農村地區(qū)中學為例[J];軟件導刊(教育技術);2010年06期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3條
1 趙宏;甘南藏族自治州基礎教育信息化發(fā)展問題與對策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7年
2 陳林;廣安中學信息化管理系統(tǒng)設計與實現[D];電子科技大學;2012年
3 王蘭蘭;陜西省基礎教育專網應用現狀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2年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桑新民;;信息革命人類文化:教育發(fā)展中的第三個里程碑——談基礎教育信息化[J];上海教育;1999年03期
2 高利明;學習資源的開發(fā)利用與評估[J];現代教育技術;2001年01期
3 魏非,胡小勇;國際職前教師教育信息化現狀研究[J];現代教育技術;2004年06期
4 薛振碧;高中語文教學與信息技術整合摭談[J];遠程教育雜志;2005年04期
5 汪啟富,鄔美娜,劉美鳳,金建梅;;新信息技術在我國中小學教育中應用的發(fā)展策略研究[J];中國電化教育;1998年02期
6 馬寧;余勝泉;;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層次[J];中國電化教育;2002年01期
7 謝忠新;衛(wèi)紅;;“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教師培訓的探索[J];中國電化教育;2003年02期
8 潘克明;;用系統(tǒng)科學方法論指導信息技術與課程及學科教學整合[J];中國電化教育;2004年01期
9 孫立文;;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整合模式的類型和特點[J];中國電化教育;2004年01期
10 王躍;;數字技術與學科課程整合的八大障礙與對策[J];中國電化教育;2004年01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應根球;;探討科學教育中影響視頻教學效果的因素[J];萍鄉(xiāng)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6年03期
2 桂學文;周嗣;;我國教育信息化研究十年回顧與展望[J];情報科學;2006年05期
3 賴永波;;高校信息素養(yǎng)教育與學科課程整合的幾點思考[J];情報探索;2006年02期
4 王欒井,曾娜,趙展春;基于社會主體需要的教育信息化建設探討[J];情報資料工作;2005年01期
5 羅廷錦;;基于信息技術應用的高等教育觀念創(chuàng)新[J];曲靖師范學院學報;2007年03期
6 陳立軍;信息技術與語言課程整合的教師素養(yǎng)[J];黔南民族師范學院學報;2005年04期
7 喻建暉;;Blog及其在信息化教學中的應用[J];黔南民族師范學院學報;2005年06期
8 徐昭娟;;活躍課堂氣氛 提高教學效率[J];青年文學家;2009年13期
9 盧兆洲;;小學教師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能力的培養(yǎng)[J];青年文學家;2009年14期
10 李艷;吳光華;鄧紅征;;以加快信息化建設推動江西經濟可持續(xù)發(fā)展[J];企業(yè)經濟;2007年08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鄭迅;;用更廣泛的信息技術豐富教學活動——以錄制視頻活動為例[A];2009年首屆首都高校教育學研究生學術論壇論文集[C];2010年
2 陳春蕾;陳春雨;;創(chuàng)新高職教學方法 提高課堂教學質量[A];中國當代教育理論文獻——第四屆中國教育家大會成果匯編(下)[C];2007年
3 譚淑梅;;淺議及時教學法在高校教學中的應用[A];高教科研2006(中冊:教學改革)[C];2006年
4 唐晶;;談高;瘜W教學現代化[A];高教科研2006(中冊:教學改革)[C];2006年
5 段寶霞;;基礎教育信息化成本效益探討[A];2008年中國教育經濟學年會會議論文集[C];2008年
6 段寶霞;;基礎教育信息化成本效益探討[A];2009年中國教育經濟學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9年
7 斯琴圖亞;;信息技術與高校課堂教學整合的研究[A];中國教育技術協會2004年年會論文集[C];2004年
8 邢程;李玉梅;邵偉;余敏;吳克啟;;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分析[A];中國教育技術協會2004年年會論文集[C];2004年
9 梁續(xù)廣;;淺談信息技術與物理課程的科學整合[A];中國教育技術協會2004年年會論文集[C];2004年
10 陳智;;信息技術與新的學習方式的整合初探[A];中國教育技術協會2004年年會論文集[C];2004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丁婧;功能層面的教育信息化評價標準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1年
2 趙健;網絡環(huán)境下城鄉(xiāng)互動教師學習共同體構建與運行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11年
3 馬萌;面向教師需求的教師及時培訓模式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1年
4 趙可云;教育技術實驗研究方法的理論與實踐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1年
5 趙建華;Web環(huán)境下智能協作學習系統(tǒng)構建的理論與方法[D];華南師范大學;2002年
6 董玉琦;信息教育課程設計原理:要因與取向[D];東北師范大學;2003年
7 胡弼成;高等學校課程體系現代化研究[D];廈門大學;2004年
8 葉麗新;信息技術與寫作教學整合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5年
9 王旭卿;信息技術中介的教育實習環(huán)境創(chuàng)設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5年
10 郭莉;中小學教育信息化成本效益探討[D];南京師范大學;2005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任丹;小學教師培訓評價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2 蘇理;本溪市基礎教育信息化現狀分析與策略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3 陳直;信息技術在中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蘇州大學;2010年
4 王云;農村初中學生信息素養(yǎng)教育實踐設計[D];山東師范大學;2010年
5 王耀平;交互式電子白板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6 韓怡;寶雞市農遠工程學校教育評估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7 金建峰;信息技術環(huán)境下的課堂教學技術整合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8 卜紅麗;新課程理念下現代信息技術在初中生物學教學中應用的研究與實踐[D];魯東大學;2009年
9 張大林;民辦高職院校實踐環(huán)節(jié)信息化教學模式研究[D];南昌大學;2010年
10 王海平;寧波市文藝學校舞蹈藝術遠程教學系統(tǒng)的設計與實現[D];電子科技大學;2010年
【同被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宗敏;;湖北農村中小學教育信息化的發(fā)展策略探析[J];軟件導刊;2006年10期
2 陶然;;農村中小學現代遠程教育工程應用研究[J];軟件導刊;2007年08期
3 段海新,bjnet.edu.cn,楊家海,吳建平;基于Web和數據庫的網絡管理系統(tǒng)的設計與實現[J];軟件學報;2000年04期
4 楊柳;;黑龍江省中小學教育信息化應用現狀與發(fā)展對策研究[J];教育探索;2006年05期
5 劉志選;;教育信息化與基礎教育師資的均衡發(fā)展[J];陜西廣播電視大學學報(綜合版);2006年01期
6 陳小婭;;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精神 推進基礎教育信息化科學發(fā)展——教育部副部長陳小婭同志在2008年全國電化教育館館長會議上的講話[J];山西電教;2008年01期
7 李長著,張寧娟,丁麗君;民族地區(qū)基礎教育實現跨越式發(fā)展探析——甘肅省民族地區(qū)基礎教育現狀的調查[J];天水師范學院學報;2005年01期
8 王彥超;李明江;汪永寧;;基于CSCW教師協同辦公管理系統(tǒng)的研究與設計[J];天中學刊;2006年02期
9 ;放眼世界,立足國情,理性規(guī)劃教育藍圖——《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2010-2020年)》(公開征求意見稿)綜述[J];四川教育;2010年04期
10 陳波,王金城 ,馬孝江;基于B/S的企業(yè)資源計劃系統(tǒng)的研究[J];微型電腦應用;2001年12期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牛富河;陜西省基礎教育專網建設及運行現狀的調查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1年
2 孟慶軍;內蒙古地區(qū)民族教育信息化發(fā)展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4年
3 劉大革;論城鎮(zhèn)社區(qū)學校教育資源的整合[D];華中師范大學;2004年
4 陳邦澤;甘南藏族自治州中小學現代遠程教育現狀及對策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5年
5 黃濤;蘭州市屬學校校園信息化環(huán)境建設與應用現狀及發(fā)展對策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5年
6 賈雪梅;蘭州市城市中小學信息化教學資源建設與應用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6年
7 魏向君;甘南藏族自治州中小學現代遠程教育發(fā)展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6年
8 石峰;重慶市民族地區(qū)中小學教育信息化問題與對策研究[D];西南大學;2006年
9 王英合;基于WEB的學生信息管理系統(tǒng)設計與實現[D];中國海洋大學;2006年
10 吳瑾菁;上海市中等職業(yè)學校校園網應用現狀調查及改進建議[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二級引證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5條
1 胡金頻;;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民族地區(qū)教師素養(yǎng)提高的探索[J];教育探索;2013年07期
2 馬國俊;;甘南藏區(qū)農牧村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存在的問題與發(fā)展對策[J];微型機與應用;2010年14期
3 吐泥沙古麗·玉素甫;阿孜古麗·買買提;;喀什地區(qū)農村中小學如何實施現代遠程教育工程[J];中國科技信息;2010年17期
4 馬健美;王珺;;淺談影響現階段農村義務教育發(fā)展的因素[J];現代交際;2012年08期
5 馬晶;馬蘭;王平;;我校師范類專業(yè)計算機基礎教育改革——伊犁地區(qū)中小學教學信息化現狀引發(fā)的思考[J];伊犁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年03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張丹妮;蔣普陽;;論教育均衡發(fā)展的有效路徑選擇——應用異地互動教學系統(tǒng)的作用[A];吉林省行政管理學會“政府法制與行政管理”理論研討會論文集(行政與法)[C];2012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蘇多杰;論民族地區(qū)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中的科技創(chuàng)新[J];青海民族研究;2003年04期
2 桑新民;基礎教育如何迎接數字化生存的挑戰(zhàn)[J];人民教育;2001年08期
3 楊東占;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設 實現教育的跨越式發(fā)展[J];人民教育;2001年11期
4 譚振平,王茂坤;國內外教育信息化狀況概述[J];山東電大學報;2002年02期
5 凌宗輝,凌宗敏;淺談多媒體在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山東教育科研;2000年09期
6 高文,王海燕;拋錨式教學模式(一)[J];外國教育資料;1998年03期
7 王擁軍;;如何選擇恰當的教學媒體[J];網絡科技時代(信息技術教育);2002年04期
8 柯和平;多媒體資源庫建設與網絡教學應用探索[J];現代教育技術;2002年01期
9 羅廷錦,余勝泉;淺談教育教學資源庫的建設[J];現代教育技術;2002年02期
10 顧華詳;西部實施以教育信息化推進教育現代化發(fā)展戰(zhàn)略的對策研究(上)[J];新疆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年01期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蕭灼基;[N];人民日報;2003年
《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電子雜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網數字出版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華大學 84-48信箱 大眾知識服務
京ICP證040441號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新出網證(京)字008號
出版物經營許可證 新出發(fā)京批字第直0595號
訂購熱線:400-819-9993 010-62982499
服務熱線:010-62985026 010-62791813
在線咨詢:
傳真:010-62780361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0475號
本文關鍵詞:陜西省基礎教育專網應用現狀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13496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chujiaoyulunwen/1349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