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師傅”的角度解讀幼兒園師徒制教師專業(yè)成長模式
本文關鍵詞:從“師傅”的角度解讀幼兒園師徒制教師專業(yè)成長模式 出處:《學前教育研究》2008年06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更多相關文章: 師徒制 幼兒教師 專業(yè)成長 老教師 幼兒園 新教師 成長模式 教師專業(yè) 教學相長 師傅
【摘要】:從"師傅"的角度看待幼兒園師徒制教師專業(yè)成長模式,可以發(fā)現(xiàn)對"師傅"而言,與新教師結對、帶"徒弟"對她們既是壓力也是動力,同時師徒結對的過程也是一個教學相長的過程",徒弟"是"師傅"很好的"傾聽"對象。
[Abstract]:Look at the kindergarten mentoring teacher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aster" professional growth model, can be found on the "master", and the new teachers in pairs, with the "Apprentice" to them is both pressure and power, while the mentoring process is a process of "the apprentice, Teaching benefits teachers as well as students." is the "master" good "listening" object.
【作者單位】: 南京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 南京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 上海重固幼兒園
【基金】:江蘇省高校哲學社會研究重大項目“關鍵事件與幼兒教師專業(yè)成長研究”(項目批準號:075JB880013)的階段性成果
【分類號】:G615
【正文快照】: 師徒制教師教育模式是指采用新手教師與資深教師合作的形式,使新教師通過對資深教師教學實踐的觀察、模仿和資深教師的具體指導,逐漸體悟職業(yè)的隱性經驗與緘默知識,不斷掌握專業(yè)技能和智慧的一種新教師培訓方式。[1]簡言之,師徒制是一種新教師培養(yǎng)模式,也是我國中小學和幼兒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4條
1 陳修梅,儲紅玲;“教學相長”的時代內涵[J];安慶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02期
2 朱志娟;淺析促進幼兒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兩類知識[J];學前教育研究;2005年03期
3 楊莉君;論師徒制教師教育模式的改造[J];學前教育研究;2005年09期
4 楊顯彪;;“師徒制”:新手教師專業(yè)成長的必經之路[J];中小學教師培訓;2006年03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余妍霞,周興國;《科學》課程挑戰(zhàn)理科教師的學科知識結構[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3年06期
2 李瑛;;我國教師發(fā)展階段論及其啟示[J];安徽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4期
3 許世平;高師院校教育類課程:調查與思考[J];安慶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06期
4 陳修梅,儲紅玲;“教學相長”的時代內涵[J];安慶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02期
5 曹長德;研究型教師芻議[J];安慶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05期
6 汪虹;論高校體育教師創(chuàng)新能力及其培養(yǎng)途徑[J];安徽體育科技;2004年01期
7 方新普;楊葉紅;;論校本課程開發(fā)與高校體育教師專業(yè)發(fā)展[J];安徽體育科技;2006年06期
8 劉宇;美國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范式轉換及其啟示[J];比較教育研究;2003年04期
9 陳向明;實踐性知識: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知識基礎[J];北京大學教育評論;2003年01期
10 鄭旗;“關鍵事件”對中小學體育教師專業(yè)化發(fā)展的影響[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5年09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條
1 龍秀敏;;論新課程背景下音樂教師專業(yè)自主發(fā)展的內涵與意義[A];全國高等音樂教育課程發(fā)展與教學研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下冊)[C];2006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金美福;教師自主發(fā)展論[D];東北師范大學;2003年
2 宋永剛;自我發(fā)展:高校學術人員管理的新視野[D];華東師范大學;2003年
3 劉清華;教師知識的模型建構研究[D];西南師范大學;2004年
4 毛景煥;平等體驗的生成與班級教學共同體[D];南京師范大學;2004年
5 甘劍梅;德育現(xiàn)代性的哲學論辯[D];南京師范大學;2004年
6 董翠香;我國中小學體育校本課程開發(fā)理論與實踐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2004年
7 任學印;教師入職教育理論與實踐比較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4年
8 王延文;教師專業(yè)化的系統(tǒng)分析與對策研究[D];天津大學;2004年
9 李如密;教學美的價值及其創(chuàng)造[D];西北師范大學;2005年
10 李志厚;教師校本學習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5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鄧紅;民辦回族幼兒園教師成長之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2年
2 傅樹京;PDS:美國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政策性選擇[D];首都師范大學;2002年
3 盧法斌;山東省高中英語教師素質現(xiàn)狀的調查與分析[D];山東師范大學;2002年
4 張宏偉;教師素質在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D];福建師范大學;2002年
5 李建華;數學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之我見[D];福建師范大學;2002年
6 王燕;課程價值取向之“應然”[D];南京師范大學;2003年
7 王麗春;中學教師反思性教學的調查和分析[D];南京師范大學;2003年
8 束從敏;幼兒教師職業(yè)幸福感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3年
9 余麗;反思性學習在教師專業(yè)發(fā)展中作用的研究[D];華南師范大學;2003年
10 廖華紅;論新課改背景下教師的校本培訓[D];華南師范大學;2003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5條
1 張秀琴,楊柳青;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中教師角色的轉變[J];教育理論與實踐;2003年02期
2 張學民,申繼亮;國外教師教學專長及發(fā)展理論述評[J];比較教育研究;2001年03期
3 操太圣,盧乃桂;院校協(xié)作脈絡下的教師專業(yè)發(fā)展:賦權與規(guī)訓的爭拗[J];高等教育研究;2002年06期
4 鐘啟泉;“教師專業(yè)化”的誤區(qū)及其批判[J];教育發(fā)展研究;2003年Z1期
5 季誠鈞,陳于清;我國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研究綜述[J];課程.教材.教法;2004年12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簡訊[J];安徽教育;1980年10期
2 ;教育動態(tài)[J];江西教育;1980年02期
3 張壽康;;讀了《幼兒口頭言語發(fā)展的初步調查》以后[J];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0年02期
4 于全林;;南郊區(qū)教育局舉辦幼兒教師輪訓班[J];天津教育;1980年10期
5 劉德信;;為幼師畢業(yè)生學非所用進一言[J];湖南教育;1980年05期
6 鄺生浩;;臨武縣普遍辦起學前幼兒班[J];湖南教育;1980年06期
7 李讓恒;;郴縣教育局抓緊培訓幼兒師資[J];湖南教育;1980年06期
8 仲維品;銅陵市教育局舉辦幼兒教師美工短訓班[J];安徽教育;1981年03期
9 胡逢大;對農村幼兒教育的建議[J];安徽教育;1981年08期
10 ;重視兒童學前教育 積極發(fā)展幼教事業(yè)[J];江西教育;1981年06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6條
1 高丹丹;;加強師資培訓是提高幼教水平的途徑[A];邁向新世紀[C];1999年
2 米磊;;以陶為師 做一名合格的幼兒教師[A];成長中的新型教師——山西省師范教育改革實踐與探索[C];2000年
3 ;以科研為先導 努力探索新時期 師訓工作新思路 切實提高師訓質量[A];山東省師范教育學會第十二次學術年會交流材料[C];2001年
4 閆敬華;鄒曉燕;;教師對幼兒個人事務自主的觀念研究[A];第十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5年
5 梁櫻;馬華維;;天津市市區(qū)幼兒園教師工作滿意度研究[A];中國社會心理學會2006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6 鞠紅;;運用體驗式培訓引領幼兒教師專業(yè)成長的實踐與研究[A];江蘇省教育學會2006年年會論文集(綜合一專輯)[C];2006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張元;職前與在職幼兒教師課程觀評價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3年
2 丁強;早期道教教職的研究[D];四川大學;2006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鄭健成;幼兒園骨干教師省級培訓的探索[D];福建師范大學;2001年
2 徐偉;羅杰斯人本主義心理學對幼兒教師角色轉變的啟示[D];山東師范大學;2002年
3 趙學菊;幼兒園班級規(guī)范教育研究[D];安徽師范大學;2002年
4 周紅;試析幼兒園新教師的角色適應[D];西南師范大學;2002年
5 鄧紅;民辦回族幼兒園教師成長之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2年
6 楊維農;幼師數學素質教育設計[D];福建師范大學;2002年
7 張秋艷;我國表演性幼兒基本體操現(xiàn)狀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2003年
8 束從敏;幼兒教師職業(yè)幸福感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3年
9 李輝;幼兒教師兒童觀的個案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3年
10 岳慧蘭;幼兒創(chuàng)造力認識與培養(yǎng)的調查研究[D];西南師范大學;2003年
,本文編號:134356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chujiaoyulunwen/13435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