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政府推進高職院校校企合作的現(xiàn)狀、問題和對策
本文關鍵詞:常州市政府推進高職院校校企合作的現(xiàn)狀、問題和對策
更多相關文章: 新公共管理 高等職業(yè)教育 校企合作
【摘要】:我國正處于社會轉型時期,隨著政府職能改革的進一步深化,將新公共管理理論中的市場競爭、以人為本、績效評估等思想引入到高等職業(yè)教育管理,通過分析校企合作困境中的現(xiàn)狀和問題,研究如何促使地方政府在發(fā)展理念、合作模式、保障機制等方面產生變革,使基于新公共管理理念的公共教育政策更好地指導和推動高職院校與企業(yè)間的深度合作,促進地方經濟社會協(xié)調健康快速發(fā)展。 本文共分五個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介紹研究的背景及意義,國內外研究的現(xiàn)狀,基本概念與理論基礎,研究的思路和方法;第二部分針對“常州高職教育園區(qū)”校企合作現(xiàn)狀進行調查;第三部分剖析常州市政府在推進高職院校校企合作中的不足;第四部分分析產生問題的原因;第五部分在新公共管理理論的指導下,對常州市政府推動高職教育校企合作提出對策建議。
【關鍵詞】:新公共管理 高等職業(yè)教育 校企合作
【學位授予單位】:蘇州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4
【分類號】:G719.2
【目錄】:
- 中文摘要4-5
- ABSTRACT5-8
- 緒論8-15
- 一、 研究背景及意義8-9
- (一) 研究背景8-9
- (二) 研究意義9
- 二、 國內外同類研究現(xiàn)狀9-11
- (一) 國內研究現(xiàn)狀9-10
- (二) 國外研究現(xiàn)狀10-11
- 三、 基本概念與理論基礎11-13
- (一) 新公共管理理論概述11-12
- (二) 校企合作的概念界定12
- (三) 新公共管理視野下政府推動高職教育校企合作的理論指導12-13
- 四、 研究思路和方法13-15
- (一) 研究思路13-14
- (二) 研究方法14-15
- 第一章 常州高職教育園區(qū)校企合作現(xiàn)狀調查15-20
- 一、 基本概況15-16
- (一) 常州高等職業(yè)教育改革發(fā)展總體情況15
- (二) 常州高等職業(yè)教育園區(qū)建設情況15-16
- 二、 常州市政府專項行動計劃16-17
- (一) 國家高職教育綜合改革實驗區(qū)建設16-17
- (二) “三個創(chuàng)新”行動計劃17
- 三、 高職教育園區(qū)建設成效17-20
- (一) 改革投入模式,激發(fā)發(fā)展動力17-18
- (二) 創(chuàng)新辦學體制,增強發(fā)展活力18
- (三) 深化平臺建設,,促進資源共享18-19
- (四) 建立產教協(xié)作機制,推動融合發(fā)展19-20
- 第二章 常州市政府推進高職院校校企合作中的不足20-24
- 一、 機制層面的不足20-21
- (一) 院校管理體制機制的制約20
- (二) 考核評價方式方法的欠缺20-21
- (三) 產學研用運行機制的不足21
- 二、 模式層面的不足21-24
- (一) 校企合作組織建設發(fā)展趨后21-22
- (二) 校企合作組織保障手段不足22-24
- 第三章 常州市政府推進校企合作問題產生的原因分析24-29
- 一、 管理體制的制約24-25
- 二、 體系機制的欠缺25-29
- (一) 觀念上存在誤區(qū)25
- (二) 政策上仍有缺失25-26
- (三) 機制上運行不暢26
- (四) 內涵上還不過硬26-29
- 第四章 常州市政府推進高職教育校企合作對策研究29-41
- 一、 發(fā)展理念變革29-30
- (一) “合作共贏”的理念29
- (二) “資源共享”的理念29
- (三) “錯位發(fā)展”的理念29-30
- 二、 合作模式變革30-35
- (一) 職業(yè)教育集團的建設30-31
- (二) 政企校戰(zhàn)略聯(lián)盟的建設31-34
- (三) 校企合作委員會的建設34-35
- 三、 保障機制變革35-41
- (一) 法律及制度建設35-36
- (二) 保障及配套機制36-39
- (三) 激勵與評價體系39-41
- 結語41-42
- 參考文獻42-45
- 致謝45-46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李建勛;;52億“鐵本沿江項目”變成一堆破銅爛鐵?[J];中國社會導刊;2006年12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記者 劉偉;市領導會見常州市政府代表團[N];杭州日報;2009年
2 徐蘊海;常州市政府考察團來蘇[N];蘇州日報;2007年
3 本報記者 蘇雁;為最基層老百姓謀幸福是民生之本[N];光明日報;2010年
4 常環(huán) 湯祚永;常州市政府減排治污出“三招”[N];江蘇法制報;2009年
5 本報記者 周春柏;云興霞蔚“云常在”[N];人民郵電;2012年
6 顧雷鳴;常州市政府與華潤集團簽署戰(zhàn)略合作協(xié)議[N];新華日報;2008年
7 尹暉;常州市政府代表團訪錫[N];無錫日報;2011年
8 程偉虹;常州市政府代表團來澄考察文化旅游產業(yè)[N];江陰日報;2011年
9 本報記者 王哲邋童華崗 郟燕波;綠牌“渣土車”是何方神圣?[N];常州日報;2007年
10 ;微創(chuàng)構建“數(shù)字常州”[N];計算機世界;2004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吳蕙卿;常州市政府推進高職院校校企合作的現(xiàn)狀、問題和對策[D];蘇州大學;2014年
本文編號:60099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zhiyejiaoyulunwen/6009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