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類高!半p師型”教師隊伍建設研究
本文關鍵詞:藝術類高!半p師型”教師隊伍建設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當前我國藝術類高校專業(yè)發(fā)展對教師有更高的要求,既需要有較深厚的理論功底又要有較強的行業(yè)實踐經歷。對于傳統(tǒng)教育模式下形成的教師隊伍,雖理論知識功底較強,但對行業(yè)的前沿信息、技術缺乏深入了解;對于從用人單位轉入教師行業(yè)的人員,雖實踐工作經驗豐富,但缺乏對高等教育教學規(guī)律的研究,教育教學能力有待提高。針對目前藝術類高校師資隊伍的現(xiàn)狀,充分研究和利用“校企合作”、“協(xié)同培養(yǎng)”等模式,對雙師型教師隊伍進行組建、培養(yǎng)和培訓是解決這一困境的有效舉措。本文以藝術類高校為研究對象。從歸納分析何為“雙師型”教師入手,結合當前我國藝術類高等職業(yè)教育的發(fā)展實踐現(xiàn)狀,論證藝術類高校組建雙師型教師隊伍的可行性和必要性;然后結合問卷、訪談等調查方式,分析了當前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的現(xiàn)狀、問題及成因,并結合D高校多年來組建雙師型教師隊伍的有益經驗,聯(lián)系筆者本人工作實際,提出切實有效得組建措施和管理方法。
【關鍵詞】:藝術類高校 雙師型教師隊伍 改進建議
【學位授予單位】:沈陽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G715.1
【目錄】:
- 中文摘要4-5
- Abstract5-8
- 緒論8-14
- 一、問題的提出與研究意義8-9
- (一)問題的提出8
- (二)研究意義8-9
- 二、研究的現(xiàn)狀與特點9-12
- (一)研究現(xiàn)狀9-11
- (二)研究特點11-12
- 三、研究的主要內容和研究目的12
- (一)研究的主要內容12
- (二)研究目的12
- 四、本研究的方法和特點12-14
- (一)研究方法12-13
- (二)研究特點13-14
- 第一章 藝術類高校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概述14-18
- 一、雙師型教師的內涵14-16
- (一)關于“雙師型”教師概念的爭議14-16
- (二)藝術類專業(yè)“雙師型”教師的界定16
- 二、藝術類高校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的必要性16-18
- (一)藝術類高校相關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目標的要求16-17
- (二)市場對藝術類高校教師隊伍建設的要求17-18
- 第二章 藝術類高校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現(xiàn)狀、問題及原因分析18-22
- 一、藝術類高校雙師型教師隊伍現(xiàn)狀18-19
- (一)藝術類高校雙師型教師隊伍的現(xiàn)狀18
- (二)藝術類高校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的特點18-19
- 二、存在的問題19-21
- (一)人才引進難度大19
- (二)職稱評聘障礙重重19-20
- (三)教師教學科研要求與產業(yè)實戰(zhàn)需求關系的矛盾20
- (四)雙師型教師隊伍結構和穩(wěn)定性欠佳20-21
- 三、原因分析21-22
- (一)教師隊伍整體提升機制不完善21
- (二)人才市場供給不足21
- (三)部分高校受民辦體制和地域因素影響,隊伍流動性較大21-22
- 第三章 藝術類高校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的改進建議22-29
- 一、完善藝術類高校雙師型教師隊伍引進22-23
- (一)加大雙師型人才的引進力度22
- (二)拓寬雙師型人才引進渠道22-23
- 二、探索適合藝術類高校雙師型教師隊伍的專業(yè)技術職務評定方式23-24
- (一)建立適合自身發(fā)展的專業(yè)技術職務評價體系23-24
- (二)建立符合藝術類專業(yè)教師特點的教師專業(yè)技術評審條件24
- 三、強化對藝術類高校雙師型教師的培養(yǎng)24-27
- (一)以“工作室”模式帶動教師實踐能力成長25
- (二)以“頂崗實踐”形式提升教師實踐創(chuàng)作能力25
- (三)以“導師制”形式,提升產業(yè)人員的教學能力和素質25-26
- (四)校企合作26
- (五)加強專業(yè)帶頭人、骨干教師培訓26
- (六)建立培訓評價機制26-27
- 四、加強對藝術類高校雙師型教師的考核與激勵27-29
- (一)加強對雙師型教師的考核27
- (二)加大對雙師型教師的激勵27-29
- 結語29-30
- 參考文獻30-32
- 附錄 132-34
- 附錄 234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林洲;;廣東高職院校雙師型教師隊伍現(xiàn)狀調查報告[J];廣州城市職業(yè)學院學報;2012年02期
2 虞靜東;;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之我見[J];江蘇教育;2010年12期
3 孫寶仁;;雙師型教師隊伍的建設研究[J];金田;2013年05期
4 郭暉;影響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的因素和對策[J];西安教育學院學報;2004年03期
5 胡小鳳;;加大高職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的力度[J];職業(yè)技術教育研究;2004年09期
6 錢巍;談雙師型教師隊伍的建設[J];遼寧經濟職業(yè)技術學院.遼寧經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5年03期
7 于立國;王秀梅;周曉萍;;高職院校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分析[J];承德石油高等?茖W校學報;2006年S1期
8 韋玉屏;;完善長效運行機制 構建雙師型教師隊伍[J];機械職業(yè)教育;2007年10期
9 孟慶黎;;高職院校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思考[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02期
10 趙文鋒;;建設高職院校雙師型教師隊伍的思考[J];知識經濟;2007年09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4條
1 孫廷碧;;民辦中職學校如何構建穩(wěn)定活躍的雙師型教師隊伍[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重慶卷)[C];2010年
2 郭芬;;淺析高職高專院!半p師型”教師隊伍建設[A];農業(yè)職業(yè)教育改革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云南省農業(yè)教育研究會2011年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11年
3 郭芬;;淺析高職高專院校“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A];云南省高職高專教育分會第七次全體理事會暨2011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1年
4 張長謙;陳小嫻;;“雙師型教師隊伍培養(yǎng)的校本研究”課題研究報告[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北京卷)[C];2010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江西航天科技職業(yè)學院;雙師型教師隊伍為教學帶來什么[N];中國教育報;2004年
2 朱邪;銅仁職院?粕烤蜆I(yè)[N];貴州日報;2007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7條
1 李巍;藝術類高!半p師型”教師隊伍建設研究[D];沈陽師范大學;2015年
2 劉波;內蒙古自治區(qū)高職院校雙師型教師隊伍培養(yǎng)研究[D];內蒙古師范大學;2011年
3 柳智英;中職財經類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2年
4 海瀅;基于項目管理的中等職業(yè)教育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研究[D];中國地質大學(北京);2012年
5 王晨;高職院校雙師型師資隊伍建設的現(xiàn)狀與對策研究[D];天津大學;2014年
6 鄧惠明;基于校企合作的“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13年
7 陳永強;校企合作對中職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的支持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11年
本文關鍵詞:藝術類高校“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28104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zhiyejiaoyulunwen/2810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