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yè)院校研究生思想道德教育問題研究
本文關鍵詞:農業(yè)院校研究生思想道德教育問題研究
【摘要】:全面提高研究生整體素質,為國家發(fā)展、民族振興和社會進步提供高素質人才,是研究生教育改革面臨的重要課題。本文認為農業(yè)院校研究生教育應從農業(yè)院校實際問題著手,樹立以人為本理念,打造強有力的教育隊伍,拓寬教育內容,改革教育方法,優(yōu)化教育環(huán)境。
【作者單位】: 東北農業(yè)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學院;東北農業(yè)大學法學院;東北農業(yè)大學研究生處;
【關鍵詞】: 研究生 思想政治教育 道德教育
【分類號】:G643
【正文快照】: 一、農業(yè)院校研究生面臨的問題1.農業(yè)院校研究生生源總量低,就業(yè)矛盾突出農業(yè)高校一直以本科教育為主,多為教學型大學,研究生與本科生比例不協(xié)調。與綜合院校相比,生源上,由于農業(yè)行業(yè)的艱苦特點、農業(yè)高校專業(yè)設置和教學研究實力、研究生就業(yè)情況等原因,本科生一般不愿意報
【共引文獻】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蒲國良;;關于十月革命研究中兩個基本問題的思考[A];紀念十月革命九十周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2 劉增惠;石鵬;;馬克思論人和自然的關系與建設環(huán)境友好型社會[A];北京高校政經、社建教學研究會年會論文集[C];2007年
3 吳建剛;;淺析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內涵[A];北京高校政經、社建教學研究會年會論文集[C];2007年
4 汪瓊枝;;傳統(tǒng)義利觀與馬克思主義正義觀價值基點的不同旨趣[A];北京高校政經、社建教學研究會年會論文集[C];2007年
5 邢榮;;現(xiàn)代性矛盾的現(xiàn)實根源——馬克思的資本視角[A];北京高校政經、社建教學研究會年會論文集[C];2007年
6 許耀桐;;關于不斷提高發(fā)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能力的探討[A];和諧社會:公共性與公共治理——2004學術前沿論壇論文集[C];2004年
7 劉大椿;;現(xiàn)代化進程中的人文關懷[A];和諧社會自主創(chuàng)新與文化交融——2006學術前沿論壇論文集(上卷)[C];2006年
8 李秀英;鄭一淳;張志勇;胡寶貴;董利民;;專業(yè)式研究生教育管理體制初探——以霍普金斯大學為例[A];都市型高等農業(yè)教育教學改革論文專輯[C];2007年
9 魏永征;;在“一國兩制”下對表達自由與公共權力的界定——一位中國大陸學者看《基本法》23條立法[A];全球信息化時代的華人傳播研究:力量匯聚與學術創(chuàng)新——2003中國傳播學論壇暨CAC/CCA中華傳播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下冊)[C];2004年
10 李莉婭;葉苗;;輿論引導方式,,期待藝術性創(chuàng)新——“開放條件下輿論引導方式”調查與分析[A];2006中國傳播學論壇論文集(Ⅰ)[C];2006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張正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探索研究[D];中共中央黨校;2000年
2 李新曦;中國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與人的素質塑造[D];中共中央黨校;2000年
3 董耀鵬;社會主義國有經濟控制力研究[D];中共中央黨校;2000年
4 崔祿春;建國以來中國共產黨的科技政策研究[D];中共中央黨校;2000年
5 侯典明;江澤民與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D];中共中央黨校;2000年
6 張占斌;博彩業(yè)與政府選擇[D];中共中央黨校;2000年
7 王廣彬;中國社會保障法制史論[D];中國政法大學;2000年
8 毛曦;中國新石器時代文化地理[D];陜西師范大學;2001年
9 張拴平;張申府哲學思想研究[D];中共中央黨校;2001年
10 胡振良;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相互關系論[D];中共中央黨校;2001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張立慧;中國共產黨探索社會主義所有制的歷史經驗[D];陜西師范大學;2000年
2 王惠君;當代中國政治發(fā)展模式[D];陜西師范大學;2000年
3 高常營;渴望家園的回歸——世紀之交人文精神重建問題的反思[D];陜西師范大學;2000年
4 趙瀾波;現(xiàn)代化進程中的生活方式與人的全面發(fā)展[D];首都師范大學;2000年
5 孫文營;論當前中國社會轉型的趨勢、困境與出路[D];首都師范大學;2000年
6 張春玲;對我國經濟體制與經濟增長方式關系的歷史剖析[D];首都師范大學;2000年
7 李照修;鄧小平政治體制改革思想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00年
8 朱洪強;鄧小平對外開發(fā)思想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00年
9 游紅武;后冷戰(zhàn)時代國際沖突探源[D];暨南大學;2000年
10 廖秋紅;媒介的社會倫理角色定位[D];暨南大學;2000年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魏巍;;《南開研究生》雜志創(chuàng)刊[J];中國研究生;2011年04期
2 李東陽;;研究生誠信危機之我見[J];學理論;2011年18期
3 余斌;;試論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本質、原則和方法[J];中國高等教育;2011年07期
4 錢谷融;談談我對研究生的培養(yǎng)[J];教學與教材研究;1998年03期
5 周琴;;關于在讀研究生擔任輔導員助理的思考——基于高校德育工作需要的探析[J];學理論;2011年23期
6 劉桂民;;關于對免費師范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幾點認識[J];出國與就業(yè)(就業(yè)版);2010年17期
7 呂洛樂;端木凡昌;;淺談利用《感動中國》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J];青春歲月;2011年12期
8 湯向男;;在國外過年的研究生們[J];中國研究生;2011年04期
9 何清新;;研究生課程教學中的“面子文化”探析[J];大家;2011年17期
10 黃瑤;;研究生階段,我們該學些什么[J];中國研究生;2011年05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陳永福;;加強以人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是當前構建和諧校園的關鍵[A];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會2006年年會優(yōu)秀論文專輯(一)[C];2006年
2 郭焱;;對當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A];學習“十六大精神”哲學思考研討會論文集[C];2003年
3 邱子輝;;構建三級配套體系,提高大學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A];2009年全國高校學生工作年會論文集[C];2009年
4 左婷;;淺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與行政管理[A];科學發(fā)展觀與行政體制改革研究——湖北省行政管理學會2008年年會論文集[C];2008年
5 徐寧;;論經濟全球化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與時俱進的新思路[A];討論“三個代表”哲學思考研討會論文集[C];2003年
6 陳幼峰;陳明;;當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應著力把握的幾個問題[A];中國管理科學文獻[C];2008年
7 劉超;;大學生健全人格問題研究[A];吉林省行政管理學會“提高政府執(zhí)行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吉林政報》2009·理論?C];2009年
8 何偉綱;王國強;;論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在構建和諧校園中的主體作用[A];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新課程體系研究[C];2009年
9 丁娟;;論科學發(fā)展觀與中國傳統(tǒng)文化相結合下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A];第四屆第三次全國中西醫(yī)結合臨床教育會議論文集[C];2011年
10 林燕青;;論和諧校園視野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新路徑[A];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會2006年年會優(yōu)秀論文專輯(二)[C];2006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早報特約評論員 葛劍雄;研究生收費大勢所趨 獎學金制度亟待加強[N];東方早報;2005年
2 早報評論專欄 葛劍雄;再談研究生收學費問題[N];東方早報;2005年
3 錢夙偉;研究生收破爛成本太高[N];貴陽日報;2005年
4 郭韶明 楊芳;研究生秘密結婚為哪般[N];貴陽日報;2005年
5 本報記者 楊柯;就業(yè)需求引導研究生求變[N];人才市場報;2005年
6 胡榮X 胡虹婭;研究生招錄制度弊端亟待糾正[N];人民政協(xié)報;2005年
7 譚雄偉;“保送研究生”有損教育公平[N];社會科學報;2005年
8 本報記者 張曉亮 本報通訊員 孫寧華;研究生擇業(yè)缺“媒人”[N];蘇州日報;2005年
9 記者 馬躍華邋通訊員 李靜;廈門大學:讓學生成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角[N];光明日報;2008年
10 東海艦隊某觀通旅政委 李建海;要善于激發(fā)大學生士兵對思想政治教育的期待感[N];解放軍報;2008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劉立慧;高校隱性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中國礦業(yè)大學(北京);2011年
2 王金利;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合力論[D];天津師范大學;2007年
3 鄭自立;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大眾化視閾中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1年
4 王艷秋;高校隱性思想政治教育課程論[D];華中師范大學;2007年
5 吳丹;蔣南翔德育思想的理論與實踐研究[D];清華大學;2008年
6 廖運生;大、中學生正義感培育的困境與出路[D];南昌大學;2010年
7 宋志強;殘疾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中共中央黨校;2009年
8 徐麗曼;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實踐育人模式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09年
9 張紅霞;文化多元化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09年
10 劉順厚;研究生德育績效及其評價[D];復旦大學;2004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李娜;當前我國大學生社會心理傾向與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務[D];蘭州大學;2011年
2 郭沛霖;從傳播學角度探索增強大學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研究[D];太原科技大學;2011年
3 韋順國;新農村建設中廣西山區(qū)少數(shù)民族農民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10年
4 潘曉芩;心理學在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中的應用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5 李穎;現(xiàn)代思想政治教育視域下的《感動中國》[D];河南大學;2011年
6 張琳;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化建設研究[D];蘭州大學;2011年
7 張瑩;淺談高職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因材施教[D];山東師范大學;2010年
8 涂歡;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南昌大學;2010年
9 時濱;顯性與隱性教育相結合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的探索[D];大連外國語學院;2011年
10 亓燦新;大學生需求視閾下思想政治教育層次性研究[D];福建農林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95722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yjsjy/9572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