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研究生對導師指導行為的評價與其心理健康的相關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10-01 19:22

  本文關鍵詞:研究生對導師指導行為的評價與其心理健康的相關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導師指導行為 心理健康 韌性 相關關系


【摘要】:研究目的 從研究生認知的角度,了解導師的指導行為及研究生心理健康狀況,分析導師指導行為對研究生心理健康的影響機制。并探討研究生人格、應對及心理韌性在導師指導行為和研究生心理健康中所起的作用路徑。 對象和方法 1.抽樣方法和研究對象 先按照全國東、西、南、北、中五個地區(qū)進行分層抽樣,盡量兼顧院校類型,取得28所高校為調查單位,擬每個地區(qū)抽取300名研究生。同時通過所在區(qū)域的調查者提供其他院校具有相同特征的研究生人群線索,聯(lián)系后進行調查。共抽取1500名研二、研三的研究生為調查對象,在2012年9月至2012年12月間進行現(xiàn)場調查。由于研一年級主要是課程學習,與導師接觸不多,故不作為被試對象。共發(fā)放問卷1500份,回收問卷1203份,回收率為80.2%。其中,有效問卷1168份,有效率為97.1%。調查樣本中,男性543名,占46.5%,女性625名占53.5%;被調查對象平均年齡為24.81±2.03歲。 2.評定工具 采用的問卷包括: (1)自編導師指導行為調查問卷。參考侯艷飛編制的高校教師指導行為問卷,并根據(jù)導師指導研究生行為特點編制初稿,共15個條目,采用五級評分。后采用CR值和題總相關的項目分析方法,經過三次探索性因素分析,最終確定問卷9個條目,提取工具性指導和情感性互動2個因子。工具性指導,即站在學生立場,期望導師傳授知識,提供學術支持,幫助其順利完成學業(yè);情感互動是指學生期望與導師建立亦師亦友的關系,得到導師肯定、包容和照顧。總量表的內部一致性a系數(shù)為0.821。工具性指導因子的a系數(shù)為0.791,情感性互動因子a系數(shù)為0.675。 (2)心理癥狀量表(SCL-90)、心理韌性量表(CD-RISC)、簡易應對方式量表、艾森克人格問卷簡式量表中國版(EPQ-RSC),這幾個量表經信效度檢驗都達到了心理測量學要求。 3統(tǒng)計方法 用Epidata3.1建立數(shù)據(jù)庫,用SPSS17.0、AMOS16.0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處理,統(tǒng)計方法包括:描述性分析、獨立樣本t檢驗和單因素方差分析,Pearson相關分析、多元逐步回歸分析、結構方程模型等。 結果 1.研究生階段壓力最大的事情比例前三位分別是:學習科研,經濟和工作選擇。43.2%的被試與導師每月僅有1-2次的交流。17.3%的被試曾與導師發(fā)生過沖突,其沖突原因中37.9%和26.6%是因為“科研課題”和“個人價值觀不同”引起。發(fā)生沖突時,51.7%的被試“選擇自我調節(jié)”,14.3%的研究生選擇“求助他人”。 2.導師在指導研究生的過程中,較容易出現(xiàn)的不合理行為有:“忽視研究生科研想法(44.7%)”、根據(jù)自身利益決定研究生發(fā)表論文署名(38.0%)、導師將自己的憤怒發(fā)泄到研究生身上(22.9%)、“對某個研究生表達過分親密的行為(16.8%)”。 3.研究生SCL-90結果顯示,研究生人群中心理問題陽性檢出率為31.1%。其中,檢出率排在前三位的因子是抑郁、強迫和焦慮。研究生SCL-90得分除抑郁因子分高于全國常模和青年常模外,其他因子得分均低于全國常模,且在各個因子上的差異都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是否獨生、碩博、年齡、是否有子女和是否有工作經歷的研究生心理健康狀況比較均沒有差異(P0.05)。不同性別的研究生心理健康除強迫和抑郁因子兩組間沒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5)外,其他各因子比較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男性在各個因子上的得分較女性要高。被試是否與導師發(fā)生沖突在心理健康各個因子上的比較,組間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與導師發(fā)生過沖突的研究生在各因子得分均高于較未發(fā)生沖突的研究生。 4.研究生CD-RISC量表結果顯示,心理韌性各個因子和總分與SCL-90總分呈顯著負相關(P0.01)。以研究生SCL-90總分為因變量,以心理韌性的三個因子得分為自變量,進行多元逐步回歸分析,僅有“力量因子”進入回歸方程,對“心理健康”有顯著預測力。 5.簡易應對方式問卷結果顯示,研究生積極應對因子得分與SCL-90總分呈負相關(P0.01),而消極應對與SCL-90呈正相關(P0.01)。以研究生SCL-90總分為因變量,以應對方式的兩個因子積極應對和消極應對為自變量,進行多元線性逐步回歸分析,顯示兩個預測變量對“心理健康”都有顯著預測力。 6. EPQ-RSC量表結果顯示,外向性和掩飾性因子得分與SCL-90總分呈負相關(P0.01),而神經質和精神質因子與SCL-90總分均呈正相關(P0.01)。以研究生SCL-90總分為因變量,以人格四個因子為自變量,進行多元線性逐步回歸分析,顯示神經質和外向性兩個變量對“心理健康”有顯著預測力。 7.以研究生SCL-90總分為因變量,以各影響因素為自變量,進行多元線性逐步回歸分析。顯示導師指導行為、心理韌性、神經質、積極應對、消極應對進入到方程中,都對“心理健康”有顯著預測力,對心理健康最具有預測力的為“神經質”。 8.導師對研究生指導不合理行為的各個因子和總分與SCL-90總分呈正相關(P0.01)。心理韌性、神經質、應對(積極應對和消極應對)在導師指導行為與研究生心理健康之間起到中介作用。得出模型適配度指標:x2=5.182,df=2,χ2/df=2.5915,RMSEA=0.0370.05。說明該模型的適配性很好,且各個指標指數(shù)均達到模型適配標準。 結論 1.研究生人群壓力主要來自學習和科研,經濟和工作選擇。由于科研和個人價值觀不一致導致師生沖突概率較高,研究生傾向于選擇自我調節(jié)或回避。導師在指導研究生過程中存在部分不合理行為。如忽視研究生的科研想法、根據(jù)自身利益決定發(fā)表論文署名、將自己的憤怒發(fā)泄到研究生身上等。 2.研究生人群中存在較多心理問題隱患,以抑郁、強迫和焦慮為主。但與其他人群比較,除抑郁高于一般人群外,其他心理問題較一般人群都低。 3.導師指導行為、心理韌性、神經質和應對方式對心理健康都有顯著的預測作用,其中,神經質對研究生心理健康的影響最為顯著。 4.導師指導行為能直接影響研究生心理健康。并通過應對方式、人格、韌性的中介,對研究生心理健康起作用。人格特質中的情緒穩(wěn)定性、積極的應對方式和心理韌性是研究生遠離心理疾病困擾,維護心理健康的關鍵。 研究的特色與創(chuàng)新之處 1.本研究編制的導師指導行為調查問卷,具有較好的信效度,符合心理測量學的基本要求。經探索性因素分析發(fā)現(xiàn),導師指導行為包括工具性指導和情感性互動兩個維度。量化反映了導師指導行為狀況及研究生心理健康狀況,并對如何影響研究生心理健康的機制進行了探討。 2.對全國范圍內研究生的心理健康狀況進行了系統(tǒng)全面的調查,探討了導師指導行為、心理韌性、人格和應對方式等因素與研究生心理健康的相互關系。 3.本研究嘗試將積極心理學中“心理韌性”引入到研究生心理健康研究中,尋找研究生心理健康過程中的積極資源。以減少危險因素(導師不合理行為、壓力應激等)的影響。 本研究需改進和深入的方面 1.在最終獲取的調查樣本中,受限于研究條件和時間限制,醫(yī)科類專業(yè)的研究生數(shù)量偏高,地區(qū)間無法完全做到樣本均衡。 2.量表應用方面,考察了導師指導行為、韌性、應對和人格與心理健康的關系和作用路徑,后續(xù)研究可以根據(jù)本研究的結論,設計心理干預方法,以檢驗這些影響因素是否穩(wěn)定影響到研究生心理健康水平。 3.為了使心理韌性在研究生中的適應性,需要根據(jù)心理韌性的相關理論和研究結果,制定干預計劃,評價對研究生心理健康的影響作用。
【關鍵詞】:導師指導行為 心理健康 韌性 相關關系
【學位授予單位】:南方醫(yī)科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3
【分類號】:G643;G444
【目錄】:
  • 摘要3-8
  • ABSTRACT8-15
  • 引言15-17
  • 第一部分 研究背景17-30
  • 一、文獻綜述17-29
  • 二、問題提出及本研究思路29-30
  • 三、研究假設30
  • 第二部分 研究設計30-35
  • 一、研究工具30-32
  • 二、研究樣本32-34
  • 三、研究內容34-35
  • 第三部分 結果及討論35-60
  • 第一節(jié) 研究生學習科研情況及導師指導行為狀況35-40
  • 第二節(jié) 研究生心理健康的狀況及影響因素研究40-52
  • 第三節(jié) 導師指導行為對研究生心理健康的作用路徑52-60
  • 全文總結60-64
  • 一、研究結果60
  • 二、對策建議60-63
  • 三、研究的特色與創(chuàng)新之處63
  • 四、本研究需改進和深入的方面63-64
  • 參考文獻64-73
  • 攻讀學位期間成果73-74
  • 附錄74-83
  • 致謝83-85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趙殿軍,孫慶祝,薛嵐,王章明,金賽英,沙繼斌;高校在讀碩士研究生身心健康狀況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3年06期

2 張磊;殷恒嬋;王茜;傅雪林;;應對策略在體育專業(yè)大學生領悟社會支持能力與壓力間的中介作用[J];首都體育學院學報;2010年06期

3 譚鳳娥;熊建練;彭萍;何秀梅;;影響研究生心理健康的因素分析[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02期

4 劉歡歡,張小遠,肖蓉,馮現(xiàn)剛;對專業(yè)不同滿意程度軍校醫(yī)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及個性特征研究[J];第一軍醫(yī)大學學報;2004年08期

5 張明明;佘建華;;研究生生活方式與心理健康的相關研究[J];大眾科技;2012年05期

6 王培艷,黃寧生,李林;閩南地區(qū)警察EPQ—RSC測查分析與建議[J];福建公安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4年06期

7 鐘向陽,李梅;女研究生心理健康及其與人格的相關研究[J];高等農業(yè)教育;2003年07期

8 鄭彩蓮;正確處理在新形勢下高校的師生關系[J];高等農業(yè)教育;2004年12期

9 廖濟忠,王敏;對新型導生關系的探討[J];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05年08期

10 李鵑;王宏;汪洋;李金;李巍;;重慶市碩士研究生心理健康狀況的定性研究[J];中國社會醫(yī)學雜志;2011年01期

,

本文編號:955224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yjsjy/955224.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All Rights Reserved | 網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18ffb***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